山东露头区

如题所述

不同地区,古新统有不同命名的岩石地层单位,有的是跨时代的。

1.胶州组(K2-Ej)

胶州组中部的介形类组合和孢粉组合显示其时代属新生代古近系古新世,因此其年代地层应属古新统。区域上胶州组年代地层可能为上白垩统—古新统—始新统。胶州组为一跨时岩石地层单位,下部属晚白垩世(相当于金刚口组层位),上部属古近系古新世,以胶州城周围最发育,在昌邑市太公堂及丈岭一带有零星出露。

胶州市附近胶州组厚1172m,下与红土崖组断层或整合接触,顶被第四系覆盖。下部为一套灰绿色、灰紫色泥岩,厚136.2m,产晚白垩世介形类、腹足类生物组合;中上部为砖红、紫红色粉砂岩、泥岩与灰绿色、黄绿色泥岩、粉砂岩为主,夹少量砾岩及含砾砂岩和泥灰岩,厚1035.8m,中部的黄绿色泥质粉砂岩中产古新世孢粉组合。昌邑太公堂发育上部层位,厚约600m,岩性为浅灰红色砂岩夹灰绿、黄绿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灰白色砾岩,含古近纪介形类组合。下与红土崖组整合接触,顶部被断层破坏。丈岭一带厚约750m,岩性为灰绿色、黄绿色泥岩、粉砂质泥岩、紫红色细砂岩、粉砂岩、砾岩和含砾砂岩(《山东省区域地质》,2003)。

2.五图组(Ew)

五图组主要发育在平度洼陷,时代为古新世。地震反射剖面资料显示,在平度洼陷区厚度100~700m,沉积面积达220km2;在胶县洼陷厚约600m。平度洼陷五图组岩性为浅紫灰色,深灰色细砂岩夹灰紫色细砂岩,中粒砂岩,分选差,搬运快,沉降也快,为温和半干燥气候下的沉积。

3.黄县组(Eh)

黄县组主要分布于黄县盆地龙口—蓬莱一带,总体上为一套湖泊沼泽相的含煤、油页岩的碎屑沉积。时代归属于始新世。在胶莱盆地中仅分布在平度附近,厚度小,范围局限,与下伏王氏组平行不整合或整合接触。

黄县西北5km处洼里地区煤田地质勘探报告资料显示,黄县组可以分为四段,自下而上为:

第一段(Eh1):由紫红色砂砾岩夹页岩组成,砂砾岩的砾石成分主要为石英、花岗岩、片麻岩、片岩、板岩等,分选性和磨圆度都不好,由含氧化铁的泥质胶结,质地松软,厚度大于350m,在本区的第四系与新近系之下无隐伏露头。

第二段(Eh2):本段是煤系,主要由砂岩、页岩、泥灰岩、碳质页岩、煤层及油页岩等组成,富含动、植物化石。其中共有七层有机质沉积。依据这些有机质地层的集中或组合情况将其划分为下煤系(Eh2-1)和上煤系(Eh2-2):下煤系(Eh2-1):在本区是次要煤系,而在龙口区则为主要煤系。自下而上的主要岩性是褐红色泥质砂岩、页岩,灰色泥质砂岩、页岩,炭质页岩、油页岩或煤层,即本区的第七层有机沉积,煤以下仍然是灰色泥质砂岩和页岩。下煤系厚60~120m,其中有机沉积层厚1~20m,顶部以其褐红色岩层顶面与上煤系分界,底部则以出现紫红色岩层与Eh1为界;上煤系(Eh2-2):是次区主要煤系。自下而上主要岩层为灰白色泥灰岩、页岩,灰色泥质砂岩等,其中每隔10~20m就有一层有机质沉积层,共有六层。在本区,自上而下第一至第三层有机质主要是炭质页岩,有时夹煤线或薄层煤,但一般达不到可采厚度。第四层、第五层和第六层是褐煤,有机质最大厚度39m。

第三段(Eh3):上部以灰绿色粘土页岩为主,夹褐红色粘土页岩及褐红色粉砂岩,页理不发育;下部主要是绿灰色钙质页岩,性脆、断口贝壳状页理不发育,含星点状黄铁矿,局部含介形类、螺化石,底部往往夹泥灰岩。厚180.75~281.33m。上与Eh4下与Eh2均为过渡接触关系,分布于本区的中南部。

第四段(Eh4):仅见褐红色砂岩与页岩互层。砂岩粗细变化剧烈,常含砾石,泥质胶结,质地松软。厚度大于43.16m。分布于本区柳海断层以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