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的时候为什么希特勒要进攻苏联呢?双方已经签了和平条约了,从当时苏联的行动来看、苏联遵守了条约、

我觉得苏联也是诚意满满。当时法国也沦陷了,德国周围大多数国家也都不能构成太大的危险了,德国完全可以联合意大利这个猪队友一同去攻打英国。可是偏偏要打苏联、是因为美国那方面还是什么呀?

首先,这里我要告诉你:二战德国是否和英法开战,是偶然的,但跟苏联开战却是必然的。
1、希特勒上台的时候,就是以反对当时德国共产党为名,国会纵火案就是针对的当时德国共产党;
2、轴心国的结盟基础,是当时的《反共产国际协定》,而当时共产国际的后盾就是苏联;
其次,这里我还要告诉你:德国打不下英国,除非它有那个本事连英国带美国一起打。
1、美国的态度从战争一开始就相当明确,站在英国一方,需要英国取胜,但是不在意英国受到多大损失;
2、从《租借法案》的谈判进度就能看出来,美国在英国有危险的时候就已经在准备出手了;
3、你还可以看看陈纳德飞行中队(飞虎队),那实际上就是美国版的“志愿军”,不信你想想看,我们国家如果现在想要一批美国“退役的”F-16和“退役的”飞行员,我们出4倍的工资和成本价,你看美国人给不给?
4、从美国二战的收益来看,它想要的是亚太(事实上这也是它二战最大的收益,只不过雅尔塔协定上没明写而已,各方其实心知肚明),从这点上美国日本就不可能调和;
5、美国还是一战的最大受益国,它必然会维护自己在一战获得的利益,凡尔赛条约倒下美国英国受损都很大,但凡能赢就绝对不会跟德国妥协;
6、日本宣战其实在美国计划之内,美国冻结日本账户并切断日本石油供应后,日本当时占领区一滴石油都不产,想不对美国动手都不行;
7、美国一战的动员兵力高达445万,二战人口更多动员能力只会更强,德国哪来自信顶着美国搞定英国……
综上所述,二战时期德国打下英国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最后,二战时苏联从来都没指望跟德国和平,就算德国不发动战争,苏联准备好了也会主动挑起战争的,而且苏联将必然能拉拢到英美,意识形态之争事小,且可以和解,《凡尔赛条约》倒下造成的直接损失事大,且不可能和解。
注:
A)从战绩来看,陈纳德飞行中队战绩非常好,可见是一批经验丰富的老飞行员,临战状态那个“退役”跟朝战我国全军副总司令“志愿”过去性质差不多;
B)从战绩甚至能看出来,陈纳德飞行中队的飞机质量也不差,美国空军可是到了太平洋战争中后期才能跟日本0式机同数量拼成平手,陈纳德飞行中队面对的对手再二流,战绩也不是一堆老旧飞机能打出来的;
C)《凡尔赛条约》以那个被一嘴巴抽到脸上的屈辱形式倒下,对于英美的冒犯就好比你被一堆男人绿了,而且还搞得全世界人都知道,这种事情上妥协,那真的就是大乌龟了。
D)我们倒推二战的过程的话,德国早在波兰战役开始就已经输定了,那个时候就注定同时面对英美苏三家,而且这三家加起来无论人口还是工业能力都至少在德国的5倍以上,剩下的就是德国能造成多大破坏的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20
1、苏德双方都没有诚意,签订这个条约都是各自心怀鬼胎,为了各自的侵略利益,双方都心知肚明。
2、如果德国不进攻苏联,苏联在羽翼丰满之后,也会进攻德国,而且最主要的是,苏联有两亿人口,工业化已经完成,石油储量丰富。而德国严重缺乏石油。即使不进攻苏联,白白养着一支700多万人大军,光飞机坦克的训练用油都会在半年内作用把储备的石油消耗光。
3、因此,1941年是打击苏联的最佳时机,苏联红军刚经历了大清洗,营长以上基本上都被枪毙了,指挥系统一塌糊涂,完全没有准备好!国防工程也没有建设好。德军犯的错误就是把战争的目标定位闪电战,而不是做长期战争的准备,以为半年之内,冬季来临以前就能打败苏联,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苏联实在是太大了!结果战争拖到冬天,零下40度,莫斯科前线的德军还穿着夏天的衣服,冬衣的供应根本跟不上,结果一夜之间就在驻地活活冻死了14万人!这仗还怎么打得下去!
第2个回答  2019-02-19
苏联占领了部分波兰,力量进入中欧,触动了德国的神经。当然,因为英法的威胁,所以开始保持了表面的和平。等法国投降,英国退守海岛后,德国认为自己已经有了足够的力量,西边的地盘都属于自己了,那么东边的地盘呢?
得陇望蜀,希特勒以为德国陆军的闪击战,是无敌的。加上之前苏联和芬兰的战争,苏军的表现太差了,让希特勒感觉灭苏联,就是分分钟的事情啦。
德军甚至没有准备冬季用的润滑油,天可怜见,斯大林最主要的情报之一,就是看德军有没有准备冬季装备,可德军居然木有准备,就对苏联进攻!
希特勒一再胜利,太骄傲自负了!
结果就是精锐的德军,在冰天雪地冻成冰棍·····
第3个回答  2019-02-19
意识形态论,是错的,因为至今美国都能跟世界上最专制的沙特结盟。
野心膨胀论,也是错的,因为这些人都是顶级的战略家,不是小孩子。
德国闪击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原因是一样的。
没有战争资源了,如果耗下去,德国、日本很快就会陷入劣势!
试想一下,如果日本没有了战争资源,在亚洲大陆上用步枪跟几百万国军对射?日本还有活路吗?对德国的漫长战线来说,也是一样。
所以,德国必须拿下苏联的巴库油田!但如果不对苏联的纵深进攻,苏联随时可能反击。
所以,日本必须拿下东南亚的油田!但那里是美英的殖民地,珍珠港里的美国海军虎视眈眈。
现在你明白了吗?
他们是被对手逼上了豪赌之路!
第4个回答  2019-02-20
第一点:在希特勒看来,令其恨之入骨的死敌便是苏联。就意识形态而言,社会主义的苏联是德国绝对不能认同的异类,对于希特勒而言,消灭苏联只是迟早的事。希特勒认为斯大林这个家伙和自己一样,会使用各种手段,在对自己有利时会背弃任何的条约。说不定,苏联的主动进攻德国也是有可能的事情。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希特勒对斯大林的感觉越来越明显
第二点:德国的经济命脉和工业命脉都掌握在苏联手中。由于德国战争规模不断扩大 ,德国对于原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对于原材料的依赖越来越大 。其中很大一部分原料是由苏联提供,像:石油 、橡胶、锌、铜、石棉、铅 、黄麻和鸽等 ,这些原材料对于战争的胜负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三点:对苏联来说,强大的德国对苏联是个致命威胁,苏联与德国必有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