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中的数词在用法上与现代汉语有哪方面的明显区别

如题所述

古汉语中的数词在用法上基本被现代汉语完全继承,如确数、概数(三五成群)、终极数(十全十美、九九归一),或形容词(多、少、不专一)等。明显区别是活用,文言文可以将数词活用为动词。如“二(贰)”作动词时,有改变、使其改变的意思。例如“二三其志”、“此心不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03

现代汉语很少将数词和量词独立使用,故一般合称为数量词。

 古代汉语中国数词常单用,用以修饰、限制名词或动词

作定语状语:

    名词+数词:《礼记·名堂位》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核舟记》通记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数词+名词:《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荀子·劝学》蟹六跪而二螯

    数词+动词:《许行》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左传·宣公二年》三进及溜,而后视之

    作谓语:《史记·秦始皇本纪》金人十二,各重千石;《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人车百乘

    除表示数量外,数词还常活用成动词、副词。

    《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统一);《诗经·氓》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第2个回答  2018-03-19
古汉语中,三一般指多。还要根据情况定,有时数词就表达多,不表达具体数量。
例如:木兰诗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他们不可能正好打了百战,十年归来。“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也是同理。关于三的就很多了~求采纳,谢谢
关于具体数量应该不必多说,相信您自己心里有AC数。2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