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流调报告只提地点不提人,这为何会得到人民日报的点赞?

如题所述

只提及地点而不是人消除了公众先前对信息流的担忧,在确保公众充分了解流行病信息的同时,还减轻了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压力,进一步完善了流行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只提位置不提人的流量报告方法,掌握了信息公开的规模,值得赞扬和推广,但是从以往的流行病信息泄漏案例来看,一种是完善个人隐私信息收集范围,现在仅约20%的被调查网民知道数据存储期以及在流行之后如何处理数据。尽管许多媒体和专家呼吁在防疫数据收集中强调最低限度的原则,但许多网民仍然报告说,面对防疫和控制以及住宅物业,个人信息获得的渠道得太容易了。

如此详细的信息收集显然超出了防疫的必要限制

违反了“最小范围”原则,也增加了不必要的个人信息暴露风险,所以流调报告完善个人隐私信息存储链接,流行病的预防和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的团结。特别是要求相关人员与流行病学调查紧密合作,以找到密切的联系并追踪传播链,但是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大部分信息泄露案件都归因于流通报告和相关调查文件的泄露,例如由某公司员工散发初步流通报告而造成的信息泄露,成都确诊女童的轨迹图泄露可能是由于行程调查文件的曝光,所以需要完善对个人隐私信息的脱敏。

由于需要联合防控工作,因此必须降低个人信息的敏感性

尽管规定很明确,但是在实施时会遇到困难,公众对个人信息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了更清晰的了解。但是在流行病的预防和控制的特殊背景下,公众在披露他人隐私方面存在分歧甚至是误解,例如一些相关的工作人员和网民对“必要的”和“非必要的”信息有误解,认为最大程度地公开患者信息将有助于预防和控制该流行病。

完善个人隐私保护

在防疫工作中,数据的处理和使用应遵循法定目的原则,最低限度必要性原则和始终如一的权力和责任原则。但是当前的法律仍然不适用于预防和控制该流行病的个人隐私保护,我国现行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规更多地集中在互联网,现行法律上,不能完全适用于在与该流行病作斗争时出现的信息保护问题,随着大量个人信息的收集,隐私保护不规范和不足的现象日益突出,信息泄漏案件的通知无疑给公众敲响了警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5
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人的隐私,没有将人的姓名,隐私的泄露出来。
第2个回答  2021-01-25
因为从这份上海流调报告中可以看出,上海政府充分顾及到人民的感受,不提他们的名字,充分保护了他们的隐私权。
第3个回答  2021-01-25
可以保护人的隐私,这一点做的非常棒,不用担心出现问题个人被网暴
第4个回答  2021-01-25
现在的网友特别激进,他们对于爆出来的人会进行人肉搜索,甚至网暴,而现在只报地点,不报人可以更好的保护这个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