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庇隆主义”?

何谓“庇隆主义”?请介绍一下

庇隆主义(西班牙语:Peronismo),又称正义主义(Justicialismo),是阿根廷正义党创始人、前总统胡安·庇隆提出的一种属于“第三位置”的政治理念(主义),以国家复兴和民族解放为主要内容,同时主张中央集权。

当时阿根廷民族资产阶级趁帝国主义忙于大战之机,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要求有自己的理论主张。这一口号代表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工人群众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

庇隆主义的核心就是所谓“第三种立场学说”,即对外主张同美国和苏联保持等距离的“第三立场”。庇隆说:“我们反对共产主义,因为共产党人是宗派主义者;我们也反对资本主义,因为主张资本主义的人也是宗派主义者。

我们的第三种立场,并非中间立场,这是一种意识形态上的立场,可以根据各种具体环境而或中,或左,或右。”

影响

20世纪40年代正义党和庇隆主义诞生后,阿根廷左翼政治运动就拥有了强大的社会基础和广泛的民众支持。庇隆下台后,尽管他倡导的理论学说和政策实践受到严厉打压,但庇隆主义特有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始终是其他任何一种政治势力和政治思潮都无法比拟的。

可以说,庇隆主义不仅拥有众多坚定而忠实的追随者,而且已经深深根植于阿根廷的政治和社会文化中,成为国家的政治象征。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阿根廷存在着各种大大小小以正义党冠名或打着庇隆主义旗号的政党,有些是从正义党分裂出去重组的新党,有些则与正义党或传统的庇隆主义并无瓜葛,但只要打出庇隆主义这面屹立不倒的大旗,就能吸引不少选民的支持。

发展

庇隆在1938到1940年间在阿根廷驻意大利大使馆任武官,当时法西斯主义方兴未艾,墨索里尼正动员民众参与重建意大利社会。这一段经历“开阔了他的眼界”,对庇隆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庇隆在1946年上任后,采取有利于工人阶级的政策。他大规模扩大了加入工会的工人数量,帮助建立了劳工总同盟。他将此称为介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第三位置”,后被人称为“庇隆主义”。

他强烈地反对美国和英国,没收了这两个国家在阿根廷的大量资产,但同时也强烈反对苏联和共产主义。他致力于推进国家的工业化,于1947年颁布了旨在发展国有工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庇隆政府的特点就是混合了社团主义和社会福利措施。

庇隆认为:“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共产主义都是已经过时了的制度。资本主义通过资本剥削人,而共产主义是通过国家剥削人,两者通过不同的制度同样损害人。”“我们若选择其中的任何一种制度,都不能为我国人民带来应得的福利,因此我们决定创立一个第三立场”。

第三位置与社团主义并无必然的联系,但选择社团主义却必定是持第三位置立场的。尽管庇隆政权没有公开表明它是社团主义的,但意大利法西斯主义的社团主义制度对庇隆政权的影响是明确的。

庇隆本人也承认法西斯主义对他的影响,他说:“对我来说,一切都开始于1938年1月”, 在都灵所学的法西斯主义的政治经济课程,“为我指点了迷津”,法西斯意大利是“第一个国家社会主义,……这是一条在俄国社会主义和美国资本主义之间的第三条道路”。

庇隆主义认为,第三位置学说的目标是实现人类社会中人的幸福,而达到这一目标的方法是协调物质主义、理想主义、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这几种力量,并以基督教的精神珍视每一种力量。他的思想成为了阿根廷政党中的主流。

尽管阿根廷种族偏见现象普遍,但庇隆主义并无种族偏见内容。庇隆主义支持直接民主,支持劳工和女性的权益以及对同性恋的宽容态度,也与法西斯主义者决然不同。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庇隆主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23
迄今为止,庇隆主义仍然在阿根廷乃至整个拉美仍然拥有广泛的影响,虽然这一现象令学者感到震惊和疑惑,但它本身说明了庇隆主义的产生自有其深刻的根源。 庇隆主义(也称正义主义)的核心特色其实就是所谓的“民粹主义”,在缺乏社会政治经验的拉美国家,激情的表白、对美好未来的简单勾勒和画饼充饥式的许诺很容易打动听惯了坏消息的普通民众,庇隆夫妇正是以此俘虏了阿根廷人民。庇隆主义将人民当作所有行为的唯一合法性源泉,以管理军队的方式治理国家,政治主张、经济主张直接诉诸大众,完全甩开议会,甩开了传统的行政官僚体系,将立法案交付全民复决,让人民感觉权力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其实,这种制度的核心是使庇隆分子处于一个完全不受监督的地位。 1943年8月25日,庇隆曾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商品交易所的一次公开演说中阐述过自己的劳工政策,这番说真话实质上说明了所谓庇隆主义的实质,就是欺骗和篡夺: 资本家先生们,不要害怕我的工会运动,资本主义从来不曾像今天这般稳固,我准备把全国的工人组织起来,让国家来领导他们,让国家给他们指出方向。通过这种办法,那些在战后可以威胁我国资本主义社会的思想潮流和革命潮流,就将在工人中间失去作用,工人的待遇应该略加改善,这样他们就会成为一支容易控制的力量。 庇隆主义的思想核心是1946年他本人提出的所谓“二十条真理”,在庇隆夫妇及其支持者们看来,只要“二十条真理”付之实施,阿根廷就成了一个真正有组织的正义社会。然而,所谓的“二十条真理”全是简单而教条化的抽象理论,虽然充满了动听的词语,但并不具有社会实践中的指导意义,它的实质是一种平衡哲学,在资产阶级和底层民众之间搞平衡,在世界大国的夹缝中搞平衡,保持所谓的“第三条路线”。在某些资产阶级政治家看来,充满调和色彩的庇隆主义学说,实质上成了“在阿根廷防止共产主义的篱笆”。 在一个经济欠发达、中产阶级不够强大的国家,庇隆主义成了迅速获得大众支持的政治策略模本,民粹主义可以在短期内迅速有效地动员大众,获得广泛的民意基础。由于得到下层大众和部分中产阶级的拥戴,庇隆式民粹主义有强大的社会心理惯性,很容易形成一种“路径依赖”。所谓的全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民主,反而破坏了民意,形成一种精英政治。 过分强调全民参与的政治活动,蛊惑人心的宣传,导致庇隆式民粹主义对阿根廷政治生活的严重破坏,普通民众政治意识淡薄,迷恋有超凡魅力的超人领袖,这也是拉美国家无法形成正常的现代政治体制,长时间陷入军阀掌权和文人威权领袖交替执政的根本因由。 表面上,庇隆主义给予广大人民“面包和娱乐”,以取得人民大众的直接拥戴,摆脱代议制民主程序、获得超越宪法的权力。在经济上,庇隆主义的特点是“经济民主”,强调以宏观政策手段实现收入的再分配,或以大多数人和抽象正义的名义,在破坏财产权确定性的基础上剥夺了少数人的财产。具体政策上则主张企业国有化、积极营造公共事业、不惜以庞大的预算赤字刺激需求,强制全民就业和推广市民的福利政策。此外,反对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实行积极的进口替代政策亦是拉丁美洲民粹主义的共性。 在具体政策方面,庇隆上台伊始,就发起了所谓的国有化运动。长期以来,外国资本控制了阿根廷的自然资源部门,这是主张经济独立的庇隆迫切要改变的现实,这一主要诉求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影响着阿根廷的内外政策。首先,庇隆将中央银行收归国有,该行原由经理委员会来管理,其成员多是外国银行的代表,接着,庇隆以3.1亿比索的高昂代价从美国垄断组织手中收回了电话网的经营权,又从美国手中购回了2.4万公里的铁路网。由于缺乏国际金融知识,加上官僚无能,阿根廷在收回英资铁路时遇到巨大挫折,英国通过在阿根廷的代理人蓄意提高了铁路的资产报价,按照当时交易所的行情,英资铁路公司价值9800万英镑,但当1948年2月,庇隆政府收回铁路时,却不得不付出22.29亿比索的高价,仅此一项,英国商人就从阿根廷手中多赚了5000万英镑,而不少阿根廷政府高官却大发横财。此后的四年时间,庇隆又花费了很大气力重振阿根廷的农业,首先是对付强大的“查卡雷罗”,政府从这些大农场主手中赎回了45万公顷的土地,使3000多户农民从中受益,这些政策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1946年,庇隆成立了所谓“阿根廷发展贸易研究所”,统筹制定农业的相关政策,拥有规定农产品价格、以及为了以高价售给世界市场而收购农产品的特权,由于这个研究机构是在世界行情对农产品销售有利的情况下成立的,因此它所制定的价格政策并不会使阿根廷的大型肉类加工企业或农场主受损,何况政府还有大量的补贴,不过对于那些成本较高的小生产者来说,僵化的价格政策却使他们付出了惨重代价,由于研究所收购农副产品的价格远低于市场价格,小生产者则面临要么全面停止生产经营活动,要么蚀本继续维持的窘迫局面。 为了发展本国的经济,庇隆制定了宏伟的五年计划,要求在阿根廷经济总量中投入66.6亿比索的资金,用于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政府大力发展电力、钢铁等基础产业,修建横贯安第斯山脉的铁路,以便于从智利进口铜矿,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也铺设了输油管。这一时期,阿根廷的经济发展相对提速,物价比较稳定,人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实惠。 军队和“无套裤汉”是庇隆统治的基础。为了笼络高级军官,国家机构中的肥缺将优先由其充任,军队支取优厚的薪饷,军费开支在国家预算中占到25%以上;以前,阿根廷政府只有8个部委,庇隆时期激增至20个,还有形形色色的委员会、秘书处,以安插大量的冗员;对劳工,庇隆也作了许多特殊安排,让他们进入政府、参众两院和市议会,有一个时期,阿根廷所有驻外使领馆中都安排有一些工人参赞,这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 1947年,庇隆政府成立了名为“埃娃-庇隆基金”的慈善组织,求助贫苦的下层民众,该组织以2000美元起家,经费来自职工工资的按期强制扣缴和企业的所谓自愿捐献,尽管基金会拥有巨额资金,年预算高达1亿美元,但埃娃却从不允许任何非官方机构评估它的开支情况,这就导致资金的使用和流向完全失去监督。1949年,庇隆分子在反对党议员拒绝出席的情况下,强行通过了新宪法,最大限度地强化了总统的权力。 当时,阿根廷著名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的发展主义理论对庇隆产生了很大影响,阿根廷信奉进口替代工业发展理论,积极构筑贸易壁垒,保护民族工业,长时间内向发展。但是高关税保护造成阿根廷“幼稚工业”在没有外来竞争的情况下缺乏进步动力,汽车、化工产品和一些非耐用消费品价格比国际市场高出几倍。过度保护使得国有企业竞争力脆弱、缺少活力,另方面,产品成本高昂却被政府人为压低价格,使得国企离不开政府的财政补贴。最后,国有化的进程在阿根廷的作用不过是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事实上它变成了一种福利事业。 为取悦大众,庇隆政府大力发展公共事业来提供就业机会,结果造成公共事业人员极度膨胀,效率低下,财政压力巨大。这一时期,庇隆将大量财政资金用于提高工人工资和福利,1947年和1948年,工人的工资分别增长了25%和24%。这种政策的直接恶果是,政府债务激增,任何将减少公众福利和就业机会的调整都将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 强烈偏好国有企业和福利政策的对立面,就是对富裕阶层的打压。庇隆政府制定了不得随意解雇、强制提高工资和福利的政策,使得阿根廷的富裕阶层和私营企业处于困难境地,此外,因私营企业被课以重税,同时在金融市场筹资成本高昂,令私营企业发展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在政治上造成的结果是,社会不同阶层的矛盾被强烈激化,富裕阶层极端憎恨左翼人士和工会组织;在经济上的结果是,私营企业普遍逃税和资本外流。

希望采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6-19

庇隆主义是20世纪40年代阿根廷前总统胡安·多明戈·庇隆(Juan Domingo Perón,1895—1974)提出了“政治主权、经济独立、社会正义”的口号,被称为庇隆主义。

当时阿根廷民族资产阶级趁帝国主义忙于大战之机,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要求有自己的理论主张。这一口号代表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工人群众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

影响

20世纪40年代正义党和庇隆主义诞生后,阿根廷左翼政治运动就拥有了强大的社会基础和广泛的民众支持。庇隆下台后,尽管他倡导的理论学说和政策实践受到严厉打压,但庇隆主义特有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始终是其他任何一种政治势力和政治思潮都无法比拟的。

可以说,庇隆主义不仅拥有众多坚定而忠实的追随者,而且已经深深根植于阿根廷的政治和社会文化中,成为国家的政治象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