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王朝主要灭亡原因是什么?

你们如果不回答,那我自己回答

西晋的统一只是昙花一现,皇帝的昏庸无能,使得国家矛盾重重,八王之乱后,统治更是虚弱。由于对北方少数民族的高压政策,激起了少数民族的反抗,匈奴贵族刘渊自称汉王,不久又称帝。刘渊死后,晋怀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刘渊子刘聪攻陷洛阳,俘虏了晋怀帝,史称“永嘉之乱”,北方百姓为躲避战乱,大量南迁。五年后,匈奴兵攻入长安,俘了晋愍帝,西晋正式灭亡。一年后,镇守建康的晋宗室司马睿在江南重建晋室,史称东晋,从此开始了更加混乱的东晋十六国时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2-23
就是因为过分依赖仕族了~!当初夺得天下也是依靠这些人~!而仕族帮助他正是因为想夺得更多的权利所以必然会灭亡
第2个回答  2014-02-23
司马姓是复姓
第3个回答  2018-06-24
根源在于汉文化自西汉由巅峰开始走向没落 至东汉末年已不足以维系天下一统 至晋虽短暂统一然而文化上并没有发展反而愈加腐朽 以至于最终五胡乱华 后来的隋唐文化已经融合了了其他民族的文化因而一度中兴 但其后不可避免走向衰亡 汉人建立的政权皆亡于异族
第4个回答  2017-11-17
灭吴后,西晋举国沉浸在奢侈腐败的气象之中,晋武帝出身世族,其家族经过长期发展,早就形成庞大的权贵集团。因此自西晋建立,政风十分黑暗,贪赃枉法,贿赂风行。
太熙元年(290年)晋武帝去世,晋惠帝继位,外戚杨骏辅政,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愈演愈烈,终于爆发了“八王之乱”。八王之乱中,参战诸王多相继败亡,人民被杀害者众多,社会经济严重破坏,西晋统治集团的力量消耗殆尽,隐伏着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便迅速爆发。
西晋一大特色是大量游牧部落内迁。自东汉光武帝允许边民内迁以来,大量游牧民族被迁入,到西晋时关中和凉州的外族已占当地人口一半。这些外族被世族收作奴婢。由于迁入人口数目相当多,与关中一带晋人相差不远。为西晋亡国和五胡十六国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