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 属于心理活动吗?

如题所述

想象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想象能起到对机体的调节作用,还能起到预见未来的作用。
1.普通心理学中的解释: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想象与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都属于高级的认知过程,它们都产生于问题的情景,由个体的需要所推动,并能预见未来。
2.心理学上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也可理解为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设想。例如:不难想象/想象不出。
3.想象是人在脑子中凭借记忆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加工,从而产生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也就是人们将过去经验中已形成的一些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结合。它是人类特有的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达到"思接千载""神通万里"的境域。
含义:根据别人的描述或图样,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意义:使人能超越个人狭隘的经验范围和时空限制,获得更多的知识;使我们更好理解抽象的知识,使之变得具体、生动、易于掌握。
形成正确再造想象的基本条件:
一是能正确理解词与符号、图样标志的意义;
二是有丰富的表象储备。
(2)创造想象
不根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大脑中独立地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幻想:与个人生活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两个特点:体现了个人的憧憬或寄托,不与当前的行动直接联系而指向于未来。具有积极意义:积极的幻想是创造力实现的必要条件,是科学预见的一部分;是激励人们创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个人和社会存在与发展的精神支柱。
(3)理想与空想
理想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并可能实现的想象。
空想是不以客观规律为依据甚至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进程,不可能实现的想象。
相关词
争议
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的形象的能力。
“想象”和“想像”之争:
自从“像”字恢复使用后,象、像二字一度造成混乱,“想象”和“想像”至今纠缠不清。你认为用哪个xiàng字更合理?
1986年是分界线
不说历史,就现代汉语运用来说,“想象”和“想像”的纠缠是1986年以后出现的。1986年前是“想象”一统天下;1986年重新公布《简化字总表》,恢复了“像”字的使用,“想像”开始崛起。
它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工具书肯定了“想像”的地位。比如《现代汉语词典》,旧版只收“想象”,新版则两者兼收,但以“想像”为主条,释义后注:“也作想象。”“想象”后只注“同‘想像’”。编者的态度是显而易见的。同样,《辞海》1979年版只收“想象”,1999年版则反其道而行之,只收“想像”。
二是教材接受了“想像”的用法。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统编教材,一向只用“想象”,但现今出现了微妙的变化。比如2000年推广使用的“试验修订本”《语文》,第一、二、三册均用“想象”,至少出现了59次;而第四、五、六册则一律改为“想像”,至少出现了63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收入第五册的吴组缃的《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一文,文中两处出现“想像”,旧教材中均作“想象”,原文发表于1992年第1期《文史知识》,当时用的也是“想象”而不是“想像”。
用“想像”也许是大势所趋吧?
(吴华)
一桩历史公案[1]
“想象”和“想像”之争,其实并不自今日始,这是一桩历史公案。
工具书中,谈到“想像”,总以屈原《楚辞·远游》为书证:“思旧故以想像兮,长太息而掩涕。”其实不同版本用字并不一致,所以王逸特地加了个注:“像,一作象。”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典文化精华》丛书,选用的《楚辞》本子,便是用的“想象”。
又如曹植的名篇《洛神赋》:“遗情想像,顾望怀愁。”查《佩文韵府》,此句分明归于“想象”条下。在流行的各种选本中,“想像”和“想象”也是平分秋色。
对此,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有个解释。他认为最初有“象”无“像”,在表示“像”义时,“古书多假象为像”。后来“像”字出现,但该用“像”处,仍“皆从省作象”,于是“学者不能通矣”。他慨叹曰:“凡形像、图像、想像,字皆当从人,而学者多作‘象’,象行而像废矣。”
那么,我们今天是拨乱反正,还是将错就错呢?愿听高明裁夺。
(顾豪)
恢复
理应恢复“想像”
“五四”以后,《汉字简化方案》推出以前,在这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显然是“想像”更为流行。翻翻当时的文学作品,便可证明此言不虚。[2]
瞿秋白在《饿乡纪程》中写道:“我现在想像,他说这话时的笑容,还俨然如在目前呢。”杨朔在《迎志愿军归国》一文中,也有同样的用法:“你们想像中的祖国正应该是这样。”
正因为此,当时的工具书,无论是《辞源》《辞海》,还是《国语词典》《同音字典》,都是只收“想像”而不收“想象”。
既然“像”字已经恢复使用,那么“想像”理应恢复使用。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宋桂奇)
通用性
“想象”更有通用性[3]
毫无疑问,“想象”和“想像”是一组异形词。通用性是异形词整理的第一原则。那么,它们谁更具有通用性呢?
李行健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异形词规范词典》认为,“想象”和“想像”为全等异形词,“象”和“像”是古今字。根据词频统计,“想象”为2350,“想像”仅为22。为此,推荐“想象”为规范词形。
笔者也作了一次调查,调查对象包括鲁迅、老舍、张爱玲、苏曼殊、金庸等人的作品以及现代人编的部分史书,其中“想象”用了169次,“想像”用了30次。笔者还统计了1981~1998年《读者》的用字情况,结果大致相同,用“想象”的有155篇,用“想像”的仅4篇。可见,“想象”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想像”。
出现这种情况,可能和推行简化字有关。从1956年到1986年,“想象”已经用了30年。既然事实如此,本人倾向于用“想象”。
(萧模艳)
“象”实“像”虚
整理异形词,词频统计是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因为这种统计,既受制于对象,也受制于时间,不同的统计对象,不同的统计时段,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相比之下,构词的理据分析显得更为重要。
“想象”和“想像”,区别在于“象”和“像”。在甲骨文、金文中,有“象”无“像”,“像”是后起的区别字。“象”的本义是指哺乳动物大象,也可泛指事物的情状和样子。“像”则指比照人物创造或制造出来的形象,如塑像、画像。由此观之,“象”是实的,“像”是虚的;“象”是本体,“像”是造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19
想象 属于心理活动吗?

想象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们对头脑里已经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后所形成的新形象的一种心理过程。想象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表象进行联想,并在此前提下应用个人的价值观、是非观对事物进行定性分析。想象能起到对机体的调节作用,还能起到预见未来的作用。
想象的概念:
1.想象是人们对头脑里过去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想象与思维具有紧密的联系,皆属于人类的高级认知过程,想象与思维都产生于事物的情景,由个体意识的需要所推动,能够预见未来。
2.从心理学理论上来解释:想象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亦可理解为:人们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
3.想象是人们在头脑中依据记忆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加工后所产生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也是人们将过去经验中已形成的一些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结合。想象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特有的一种反映形式。想象能够超越时、空环境的限制,置身于“秦时明汉时关"、"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境界中。
综上所述,想象是人脑对过去储藏的表象材料以联想形式进行事后加工的一种心理过程,而这一过程是一种跨越时、空运动的心理过程,既然是运动的那么必然是一种活动,具体来说就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1-23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是高度有组织的物质脑的特性,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它是通过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想象、思维、感情和意志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所以想象是属于心理活动的一种。
第3个回答  2014-01-22
你自己控制的想象属于心理活动,自己不能控制的属于生理活动。。。
第4个回答  2014-01-22
那要看你的想像符不符合逻辑,若果是胡思乱想,那只是一种大脑的正常状态,就像心脏不断地跳动一样,大脑也是不断地工作的,只不过这种工作是想象罢了,心里活动就是你分析事情的过程,只不过没用语言表达而已!!!追问

那要是符合逻辑呢?

追答

符合逻辑,符合生活实际就属于心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