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如题所述

本次活动一共有四节展示课,两节小学书法指导课,两节初中诵读指导课。其中一节阅读课上指导学生朗读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课堂上,老师展示了扎实的诵读基本功,学生的朗读领会也很到位。在“啊,她的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这句指导时,老师鼓励学生有不同的理解,结果这些孩子,倒也会别出心裁,一个孩子把“啊”字读成了第三声,表达了一种愕然和意外。在座的老师全都捧腹,老师还让学生带领全班学生读了一遍这种诧异的感觉。有了这个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另一个学生站起来,把“啊”字读成了第二声,学生的理解是一种惊讶。然后老师不置可否,也让这个学生带领全班学生学着他的方式读了一遍。在徐志摩的诗中,爱情诗是他全部诗作中最有特色的部分,这些爱情诗抒唱了他对爱与美的追求。他有时以自己的感情为基础,有时则以假想的异性为对象。而在《雪花的快乐》中,诗人把它作了升华,既把对爱情的追求与改变现实社会的理想联系在一起,包含着反封建伦理道德、要求个体解放的积极因素,热烈而清新,真挚而自然,真切地表达了诗人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诗分四节,与其说这四节韵律铿锵的诗具有启承转合的章法结构之美,不如说它体现了诗人激情起伏的思路之奇。清醒的诗人避开现实藩篱,把一切展开建筑在“假如”之上。“假如”使这首诗定下了柔美、朦胧的格调,使其中的热烈和自由无不笼罩于淡淡的忧伤的光环里。与阅读相反,写作时的诗人或许面对窗外飞扬的雪花热泪盈眶,或许独自漫步于雪花漫舞的天地间。他的灵魂正在深受囚禁之苦。现实和肉身的沉重正在折磨他。当“星月的光辉与人类的希望”令他唱出《雪花的快乐》,可以说,诗的过程本身就是灵魂飞扬的过程。  《雪花的快乐》是一首纯诗(即瓦雷里所提出的“纯诗”)。在这里,现实的“我”被彻底抽空,雪花代替“我”出场,那雪花在半空中“翩翩”的“潇洒”,“娟娟的飞舞”,直奔向“清幽的住处”,会见“花园”里的“她”,直到溶入“她柔波似的心胸”。诗人以“雪花”自比,运用了借代的手法,以那潇洒飞扬的雪花为意象,“她”是诗人想象中的情人,更是升华了的神圣的爱情,巧妙地传达了诗人执着追求爱情和美好理想的心声。但这是被诗人意念填充的雪花,被灵魂穿着的雪花。这是灵性的雪花,他是人的精灵,他要为美而死。值得回味的是,他在追求美的过程丝毫不感痛苦、绝望,恰恰相反,他充分享受着选择的自由、热爱的快乐。雪花“飞扬,飞扬,飞扬”,这是十分坚定、欢快和轻松自由的执著,是诗人自明和自觉的结果。实际上,诗人是穿越现实去获取内心的清白、坚守理想的高贵。而这个美的她,住在清幽之地,出入雪中花园,浑身散发朱砂梅的清香,心胸恰似万缕柔波的湖泊。她是现代美学时期永恒的幻像。雪花的旋转、延宕和最终归宿完全吻合诗人优美灵魂的自由、坚定和执着。对于诗人徐志摩而言,或许隐含着很深的个人对象因素,但身处其中而加入新世纪的曙光找寻,正是诗人选择“她”而不是“他”的内驱力。(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诗中的“她”是一种象征,可以是诗人幻想中的情人,可以是诗人追求的理想和自由,所以“啊,她的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应该是对“她”的由衷的赞美。学生由于不了解写作背景,不理解诗中的意象特点,因此才出现了课堂上种种奇怪的“个性化理解”。作为教师,在鼓励学生个性化理解的同时,还要起好引导的作用,不能一味的肯定,对学生的错误理解不予置评,甚至还让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这是一种不正确的方向引导。就这首诗来说,三个“飞扬”的出现,应该怎么读好,倒是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谈谈自己的看法,是渐强,还是第二个强,第三个“飞扬”稍弱一点,同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这里可以体现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在车上,我和同去的一位初中老师进行了交流,现在的初中教学本来很紧张,几门学科教学任务都很重,如果严格按照规定的作息时间上课,根本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哪有时间再去搞什么“书法、诵读”的指导呢?从这次的两节展示课上来看,用一节课的时间去指导学生读好一首现代诗,这样的设计初衷固然无可厚非,对于学生的朗读水平、文学素养的提高都很有帮助,但是在高考这根指挥棒前,谁又来看重你的书法、你的诵读水平呢?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怎样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提高成绩上取得平衡,上好日常的诵读指导课,可能还需要深思。个人认为,课堂的容量可以更大,不应只涉及一首诗的教学,对诗人,诗人生活的年代,创作背景都要有很详细的介绍,注重教给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通过查找资料、讨论交流等多种途径自学,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钻研,保证学习的时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