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数学能力的意义是什么?

如题所述

数学思维其实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数感,简单来说就是能够用数学的观点去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一种对模式的研究,而这种模式化的过程又具有实际的操作意义,有助于解决实际的问题。
数学思维,就是引导孩子根据数学素材进行具体化的数学构思,形成数学运算,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帮助孩子熟悉数学概念,从而全面开发孩子的左右脑潜力。
培养数学思维对孩子的好处
1. 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逻辑性和抽象性,通过数学思维的培养可以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什么小编要这么说呢?
因为数学思维是不同于且高于普通数学的教学内容范畴的,在求解思维数学题时,基本没有现成的公式可运用,它都是通过研究规律而求解,整个过程讲究的是分析判断,逻辑推理,环环相扣。墨守成规的照搬照做是完成不了的,也正是如此,数学思维才有助于开发孩子的大脑,激发孩子的左右脑潜能,提高和加强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2. 为未来掌握中高课程打基础
从小父母就培养和锻炼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对孩子的每个阶段学习和成长是有益的。都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那么等到孩子上了初中高中,每门课程难度都在加大,尤其是数理化,这三门课程尤为重要。
如果孩子在小学阶段通过锻炼数学思维让他的思维能力得以提高增强,那么对他后期学好数理化的帮助是很大的。科学研究表明,在小学里思维数学得好的孩子对中学阶段的数理化课程大都能轻松对付,因为孩子头脑比较活络,逻辑思维强。
3. 学习思维数学是对孩子的意志品质的一种锻炼
大部分孩子刚学思维数学时都是兴趣盎然,信心十足的,但随着课程的深入,难度越来越大,这时候对孩子的意志力是一种考验,因为少部分孩子凭借着天分和百折不挠的毅力坚持了下来,努力学习,并得到了一定的成效;而还有一部分孩子在家长的逼迫之下,硬着头皮熬下来,但是更多的孩子或因天资不,或因害怕困难打了退堂鼓,没有坚持下去。其实不管学的怎么样,贵在坚持,磨练了意志力,在孩子今后的学习生活也很有益处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02

有利于培养思维能力及好思维品质

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形式多样,渠道很多,采取数学教育是发展幼儿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途径。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注意到,最基本的数学结构和幼儿的运算思维结构之间有着非常直接、密切的联系。由于数学本身具有抽象性、逻辑性、辩证性以及广泛的应用性等特点,即使是让幼儿掌握初等数学概念和学习简单的运算,也需要他们把感知到的材料,经过一番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判断与推理的过程,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发展幼儿的智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注意力等),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

所以,幼儿数学培养能较大程度地满足幼儿思维发展的需要,起着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特殊作用,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特别是它的实用性,是其它任何东西无可取代的。

有利于激发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适于数学能力培养,就能产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幼儿自发主动地思考问题的主要动因,它是幼儿获得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发展思维能力的基本前提。幼儿数学教育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充分的数学教育内容,丰富、具体、形象的物质材料,生动有趣的互动形式,使幼儿在主动的探索、学习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养成对待智力活动的良好态度和主观愿望,并进而形成积极的思维模式。

有利于促进抽象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

数学的特殊意义决定了它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例如,自然数3,它可以代表3块积木、3只小鸡、3架飞机、3朵白云等一切数量为3的具体事物的集合。3就是从元素为3的具体物体集合中舍去了积木、白云等具体特点,仅抽象出它们数量关系的结果。幼儿可借此由初步感知上升到理性认识。例如,运用不同材料,通过各种活动形式,让幼儿反复多次感受同样数量的多种物体,在取得丰富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初步抽象出它们在数量方面的共同特征,会正确数数并说出总数,从而达到初步理解某数实际意义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使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且也通过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的发展,促进幼儿抽象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初步发展,并形成思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态势。

有利于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学龄前儿童的数学教育形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有许多活动内容可以体现出对幼儿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培养。例如,让幼儿根据物体的某一特征(颜色、大小、形状或其他不同特征)进行多种角度的分类;10以内的加减运算等等。这些活动均要求幼儿改变思维方向,对同一对象从不同方面进行观察、思考,加快思维的速度,这样就提高了幼儿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是促进其它思维的催化剂。

仅管幼儿数学培养所能接受的数学知识是很有限的,但是在幼儿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对其思维能力及品质的培养对幼儿日后的学习和成长能起到长期而积极的作用。

有利于培养好奇心和对数学的兴趣

幼儿从出生看到的就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这种好奇心促使他们去观察思索,了解周围事物和环境。它是幼儿学习的内驱力,是幼儿学习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这种好奇心和探究欲往往需要通过某些活动方式,如观察、操作、提问等表现出来。例如,在和幼儿玩二进制猜数游戏时,他们会被一个个神奇的二进制猜数所吸引,会对老师或同伴猜中的数字或物品产生很大的好奇,会提示急切地提问:“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在这样的认数活动中,幼儿的好奇心得到了展现。正是这种好奇心和探究欲,引发了孩子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并由此形成对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随时运用数学知识为自己服务。

培养幼儿的数学是多种形式的,这这不仅保护了幼儿的好奇心,并促使其发展,同时也避免了从现实物质世界中抽象出来的“数学”知识的枯燥化和模式化。这样不仅可以使他们得以轻松愉快,感受到心理的满足,对学数学产生积极的态度,同时还能为幼儿成长后正确对待生活、对待周围事物产生良好的影响。所以,有目的、有计划的数学启蒙培养,为幼儿亲自参与各种数学活动并从中得到积极的反馈提供了良好的机会,能够诱发幼儿主动学习、探索数学的天赋能力和创造能力,进而逐渐产生对数学的持久兴趣,这是学好数学的主要因素和动力。

有利于日后的小学数学学习

数学是普通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是一门必须学习的功课,所以在儿童期进行必要的数学教育无疑将有利于他们在小学学习数学,为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并提高数学学习的水平。

通过做有数学内容的游戏活动,让幼儿接触和认识一些粗浅的数学基本知识,逐渐积累数学的感性经验,同时运用数学与其他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形象化地让幼儿感知数学的美(科学美、抽象美、创造美),数学的真实、正确、新奇、普遍和有用,能够为幼儿以后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念和概念打下基础。

入学前受过学前启蒙教育的儿童在语文、数学两门主要学科的成绩上要远远高于未受过学前启蒙教育的孩子。另外,如果对学龄前幼儿进行过初步的数学启蒙和训练,这些孩子到了十三四岁,其数学成绩比未受过学前训练的同龄人要好。由此可见,学龄前的幼儿数学启蒙教育不仅可以使幼儿掌握一些有关数的粗浅知识,发展其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而且更能对幼儿进入小学、甚至中学后的数学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创造有利的条件。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向更高、更深、更精的数学领域发展。

有利于生活和正确认识周围世界

婴幼儿从出生开始就不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而是同外界有各种各样的联系,特别是生活的环境逐步扩大,从家庭、邻里到托儿所、幼儿园、公园、商店、街道等等。在幼儿生活的世界中,每样东西都以一定的形状、大小、数量和位置呈现在幼儿面前,如幼儿见到自己母亲的脸是圆圆的,两只眼睛是大大的;幼儿自己的一只小手有五个手指,粗细、长短各不一样;玩具皮球是圆的,积木盒是长方形的;知道小白兔有两只长长的耳朵、两只红眼睛、三瓣嘴唇、四条腿,还有一条短短的尾巴等等。幼儿在自己生活的环境中,不断感知着数、量、形、类别、次序、空间、时间等数学知识,在认识客观事物、与人交往、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有关问题时都不可避免地要和数学打交道。

所以,向幼儿进行初步数学培养既是孩子生活的需要,又是其认识事物的要求,更是幼儿成长的基础。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0-24
数学思维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存在。
相信大多数家长在陪小孩做作业的时候最头疼的事就是做数学了,现在的数学题想对于我们那时候更是难了很多,有些应用题绕来绕去,自己都想半天,孩子早就不知道绕哪去了。
其实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只是现在学生的数学题目的变难,主要的还是孩子没有很好的数学思维逻辑和数学词汇概念,小学数学中有大量的题目,实际上考的都不是数学,而是对词汇的理解。
研究表明,3-8岁是儿童数学思维培养黄金期,千万不要错过!抓住这个时期去培养,不仅可以让孩子利用数学思维锻炼生活自理能力,还有表达能力呢,重要的是数学好,智商高啊!
但是想要培养孩子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父母需要把握一个原则:一定要读懂孩子。读懂孩子的思维发展过程,快不得,不能操之过急。然后要知道,自己的孩子处在哪个年龄段,不同的年龄段培养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毕竟对症下药才能起效啊~
0-3岁:对这阶段的孩子的数和形的教育,让孩子先从自身的身体感受数,可以切身的读以下绘本,很多绘本当中都会有一些算数的问题,家长可以适当的去引导孩子去学习。
比如,宝宝有两个鼻子,两只手等,让孩子了解身体上也有数;
其次就是让孩子了解生活中的数,原来这些数就在生活中,比如孩子乘电梯时,都喜欢按电梯,可以让孩子按自己家住的层数;
还有就是让孩子在游戏或玩中感受数和形,比如搭积木时,让孩子感觉不同的形状,做纸牌游戏等。此外,还可以在大自然中感受数和形,比如花朵的个数,树叶的形状等。
3-6岁:这阶段的孩子该上幼儿园了,那么数学的启蒙教育就要比0-3岁时应该往前提一步。
根据国家3—6岁的教育标准,是要求孩子学习10之内的数,可以让孩子进一步感觉到数和形就在生活中。比如老师在黑板上写了1 2 3 4 5 6 7 8 9 10,一般孩子都认识。重要的是老师如何提问题,如何出题。比如老师可以问,小朋友们都知道这些数字,那我们生活当中没有这些数可以吗?小朋友们就会说:老师不可以的,没有这些数,我乘电梯不知道按,回不到家了;没有这些数,妈妈不知道怎么买鞋了;如果没有这些数,我不知道是低烧还是高烧,生活当中不能没有数的。
6-12岁:6-12岁处于基础教育阶段,此阶段的教育非常重要。
基础不好,往上走就很困难。就像盖楼,根基不牢,就无法盖高楼。6-12岁,小学阶段的数学主要是学习整数、分数、简单的平面图形和方程。
所谓的数学智能,就是发现数字的内在含义,并能把“具体事物”转变为“抽象符号”,再进行抽象事物的处理。孩子数学智能的培养,有助于孩子在今后数学计算、逻辑思维等方面具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对数字的敏感:平时在生活中,父母要刻意加强孩子对数的敏感性。比如,当孩子吃苹果时,你可以告诉他:“妈妈一共买了6个苹果,宝宝今天吃1个,在说到数字时可加强语气,来激发孩子对数的敏感。

学数数:生活中有许多教孩子数数的机会。比如,和孩子一起整理玩具时启发他:“宝宝今天玩了几样玩具?我们来数一数”。

玩数字游戏:可以经常和孩子玩数字游戏,比如,你说“一二三”,让孩子接“四五六”。

运用比数法教孩子计数:将颜色或形状不同的两种教具从左到右,上下对应排成两行,让孩子观察每一种教具的数量,并点数一下一共有几个,再比较两组物体是否一样多。

所以家长你们看,思维和逻辑有了质的飞跃,数学也会如此,因为它们就好比是一个圆,是循环的。孩子数学不好,不一定就是笨,而是一开始没有掌握数学中的奥秘
第3个回答  202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