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室内的湿度与相对湿度都应该多少最合适

如题所述

冬天温度为18摄氏度至25摄氏度,湿度为30%至70%;夏天温度为23摄氏度至28摄氏度,湿度为30%至60%;

在此范围内感到舒适的人占95%以上。在装有空调的室内,室温为度19摄氏度至24摄氏度,湿度为40%至50%时,人感到最舒适。有加湿器的家庭注意经常调节室内湿度,为自己和家人营造一个舒适的家庭环境。

扩展资料:

冬天,湿度大时,会加速热传导,使人觉得阴冷。室内湿度过低时,因上呼吸道粘膜的水分大量散失,人会感到口干舌燥,甚至咽喉肿痛、鼻出血等,并易患感冒。夏天,室内湿度过大时,会抑制人体散热,使人感到十分闷热、烦躁。

对于需要频繁外出的人来说,室温过高,使室内外温差变大,会让他们抵抗能力下降,会使室内空气异常干燥,破坏体内的温湿环境,影响到他们的体液分泌,不仅让人感到浑身燥热,还会有呼吸困难,眼、耳、目、口、鼻、喉、皮肤等处异常干涩的感觉。

如果室内温度过低,则会使人体代谢功能下降,脉搏呼吸减慢,皮下血管收缩,皮肤过度紧张,呼吸道抵抗力减弱,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提示朋友要适当开窗通风,以确保居住的舒适性,而且最好在室内放盆水或使用加湿器,以增加室内湿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温湿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1
空气湿度是指空气潮湿的程度,可用相对湿度(RH)表不。相对湿度是指空气实际所含水蒸气密度和同温下饱和水蒸气密度的百分比值。人体在室内感觉舒适的最佳相对湿度是,49%~5l%,相对湿度过低或过高,对人体都不适甚至有害。在冬天,我国北方采用火炉或暖气取暖,室内空气被加热会导致室内相对湿度降低。特别是北京等大城市一些集中供暖的住宅,由于室温较高,相对湿度常常低至.10%以下。在这种环境中居住,人易患呼吸道疾病和出现口干、唇裂、流鼻血等现象。这是因为,鼻子内部、呼吸道、肺部连同网状肺泡是由支撑发状纤毛的黏膜覆盖,当空气相对湿度低于40%时,纤毛的运动就会变得十分缓慢,于是灰尘易粘在粘膜上,刺激咳嗽,不利于排除病菌,从而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另外,由于相对湿底低,人体表皮水分大量散失,导致人的皮肤弹性下降,另外,由于相对湿度低,人体表皮水分大量散失,导致人的皮肤弹性下降,加速皮肤衰老,出现表皮粗糙、细胞脱落等现象,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皮肤抵抗病菌的能力。我国南方妇女皮肤细嫩、光润,主要原因之一是南方相对湿度高。相对湿度过低,还会导致木材水分散失,引起家具或木质地板变形、开裂和损坏;钢琴、提琴等对湿度要求高的乐器不能正常使用;文物、档案和图书脆化、变形。相对湿度过高,又易使室内家具、衣物、地毯等织物生霉,铁器生锈,电子器件短路,地毯、壁纸发生静电现象,对人体有刺激,甚至诱发火灾。经测定,专家认为室内最佳湿度如下:居室环境:40%-70%RH(相对湿度)最有利的防病、治病环境:40%~55%RH图书、文物保管环境:40%-60%RH棉毛织品存放:40%-60%RH糖果、点心存放:50%~60%RH蔬菜、水果存放:50%~70%RH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