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中常有形容某男子身高八尺有余,那古时的人平均身高有多高呢?

如题所述

因为此外,有学者研究认为,中国最早记载身高的是《灵枢经》。《古都灵枢经》第十四篇提到古人身高“七尺五寸”,并以此身高为基础,给出了古人身体各部位的骨架长度。

然而,在《灵枢经净水》第十二卷中,有一个古人常见的身高数据:“八尺人”,这是后世小说中普遍使用“八尺高”的第一个原因。

根据唐代以后的学位制度,七尺高的人身高将超过2米,这是不可能的。但根据南北朝以前的比例尺制度,所谓的七尺男的身高只有1.7米左右,与今天的平均身高几乎持平。所以,一个七英尺高的人的身高应该在1.7米左右。

按照这个标准,有许多七英尺高的人。当然。除非你编造历史,那是另一回事。在古代,一英尺大约是24厘米,所以一个七英尺的人几乎等于一米七。即使单位不同,古代的脚和我们现在的脚也不一样,因为古代的脚和现代的脚是不同的。

据说一尺是根据当时皇帝的肘长来决定的(没有史料记载),所以不一样。商朝时,一尺为16.95厘米,按此比例,人的身高约一丈,故称为“夫”;周朝时,一尺为23.1厘米;秦朝时,一尺约为23.1厘米;汉朝时,一尺约为21.35-23.75厘米;三国时,一尺为24.2厘米;南朝时,一尺约25.8厘米;北魏一尺30.9厘米;隋朝一尺29.6厘米;唐代一尺30.7厘米;宋元一尺31.68厘米;明清一尺31.1厘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0

大家都知道现代人的身高与其所处的地域也有关,一般来说是北高南低,古人的身高也遵循着这一规律而且除了地域原因外,在古代的不同时期,古人的身高也有所不同。

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没有数据的记录,所以只能拿他们成年的标准身高来估测他们的标准身高。据《吕氏春秋》记载,当时秦国标志男子成年的标准是身高达到7尺,而当时的一尺约合现在的23厘米,也就是说当时秦国男性的平均身高最起码应该在161厘米以上。

而再根据对秦国人骨架的分析可知,秦国男性的平均身高大约在1米68左右,女性平均身高在1米54左右。

而汉代是紧接着秦朝的,所以男性的平均身高与秦朝时的相差不大,也应该是一米七左右。据记载当时著名的宰相霍光的身高为7尺3寸,也就是现代的1米68,而《汉书》形容他是中等身材。所以说秦汉时期的男性平均身高大约在1米7左右。

而等到了隋唐时期,古人的平均身高不增反减,出现了下降趋势。根据记载和后世出土尸骨的分析,隋唐时期男性的平均身高为1米66,女性的身高则为1米56,反而出现了下降。而对于下降的缘由,有人认为是因为西晋末年民族大融合的原因。

除了古人的平均身高在下降之外,他们北高南低的地域差异也变得十分明显。在秦汉时期,南北方人之间的平均身高差距大约在6厘米左右,当然那时的南方只到达长江流域。

但是等到宋朝南方开发以后,南北方的平均身高差异也越来越大,有的时候平均身高甚至相差10厘米,可以说南北身高差距明显。当然这是在古代,现代南北方平均身高的差距并不是很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9-21
根据对秦国人骨架的分析可知,秦国男性的平均身高大约在1米68左右,女性平均身高在1米54左右。
第3个回答  2019-09-27
不知道你是否学过《邹忌讽齐王纳谏》其中第一句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行貌昳丽 选自战国策 战国时一尺相当于现在23.1cm 换算过来就是184cm
第4个回答  2019-09-20
古代1尺约合现代23.1厘米。古代身高八尺约合现代184.8厘米. 典籍中明确记载的有: 项羽,身高八尺二寸,就是1.89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