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

如题所述

译文

苏城有南园、北园两个处所,菜花黄的时候,苦于没有酒家小饮;要是带酒盒去,对花冷饮,又殊无意味。有说就近找个酒家的,有说看好花回来再饮的,但是终不如对花热饮为快事。大家议论不定。芸姊笑道:“明天大家只需带好酒钱,我自能担炉火来。”大家笑道:“好!”众人走了,我问道:“你果真自己带去?”芸姊道:“非也。我看见市内卖馄饨的,担子锅灶全都齐备,何不雇他前往。我先烹调齐整,到那里再一下锅,茶酒两便。”我说:“酒菜是方便了,但是缺少烹茶的器具。”芸姊说:“带一只砂罐去,用铁叉串住罐柄,拿掉铁锅,把砂罐悬在行灶中,加柴火煎茶,不是很方便吗?”我拍手说好。街头有个姓鲍的,卖馄饨为业,花百文钱雇他的担子,约定明天午后。鲍欣然答应。明天看花的人都来了,我告诉他们这个办法,一致叹服。午饭后出发,还带了席垫。到南园,选择在柳阴下团坐。先煮茶吃,然后暖起酒热起菜。那天风和日丽,遍地黄金,青衫红袖,越阡度陌,蝶蜂乱飞,令人不饮自醉。不久酒暖了菜热了,坐地大嚼。挑馄饨担的人也不俗,拉他一同饮酒。游人见了无不羡慕我们想得别致。吃得杯盘狼藉,大家陶陶然的,或坐或卧,或歌或啸。红日将尽,我想吃粥,挑担的就去买米煮起,吃得饱饱的回来。芸姊问道:“今日之游乐乎?”大家齐说:“不是夫人之力办不到啊!”大笑而散。
如果是这一道题:18.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2分)
红日将颓余思粥担者即为买米煮之果腹而归。
19.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殊无意味(很,非常) B.或议就近觅饮者(寻找)
C.择柳阴下团坐(围坐在一起) D.各已陶然(熏陶)
20.根据文中画线的句子,用现代汉语描绘你眼前所呈现的画面。(2分)
21.你从文中感受到了哪些生活情趣?(2分)

18.红日将颓/余思粥担者即为买米煮之/果腹而归。(2分,对三处2分,两处1分,一处不得分)
19.D(2分)
20.【示例】这是一个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日子,油菜花一片金黄,蝴蝶蜜蜂到处飞,男男女女穿着漂亮衣服,纷纷出来游玩赏春。面对美好春光,人们深深陶醉。(2分,表达流畅,意思符合即可)
21.热爱自然,喜欢和朋友相处,自由自在,闲适快乐(2分,答出两点即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02
第2个回答  2015-05-24
苏州城有南园、北园二处,油菜花开时我们要去游玩欢聚。苦于附近没有酒家饮店,只好携带食品盒而去。对花冷饮,极无趣味。有的商量在就近寻找饮酒地方,有的建议看完花返回来饮酒,但是都觉得不如对着花趁热饮酒痛快。(省略号)

街头有个姓鲍的人,靠卖馄饨为业,我们用一百钱雇佣他,约定明日午后在油菜地见面,姓鲍的答应了。第二天,看花者都到齐了,我将事情缘由告诉了他们,大家都表示叹服。饭后共同赶去,并带上坐垫,在南园选择柳荫下团团围坐。先是烹茶,喝完之后再暖酒做菜。当时风和日丽,遍地油菜花一片金黄,看花者青衫红袖,行走于田间小路上;蜂蝶乱飞,令人不饮自醉。继而酒肴皆熟,大家便坐地大嚼起来。过了片刻,喝过酒吃过饭的杯子,盘子杂乱的摆放着.而喝酒的人都以经微醉了,有的人坐着有人的躺着,有的人大声歌唱有的人仰天长啸。红日将要落山时,我又想吃粥了,姓鲍的立即去买米来煮,吃饱了才回去。
第3个回答  2015-05-24
苏城有南园、北园两个处所,菜花黄的时候,苦于没有酒家小饮;要是带酒盒去,对花冷饮,又殊无意味。有说就近找个酒家的,有说看好花回来再饮的,但是终不如对花热饮为快事。大家议论不定。芸姊笑道:“明天大家只需带好酒钱,我自能担炉火来。”大家笑道:“好!”众人走了,我问道:“你果真自己带去?”芸姊道:“非也。我看见市内卖馄饨的,担子锅灶全都齐备,何不雇他前往。我先烹调齐整,到那里再一下锅,茶酒两便。”我说:“酒菜是方便了,但是缺少烹茶的器具。”芸姊说:“带一只砂罐去,用铁叉串住罐柄,拿掉铁锅,把砂罐悬在行灶中,加柴火煎茶,不是很方便吗?”我拍手说好。街头有个姓鲍的,卖馄饨为业,花百文钱雇他的担子,约定明天午后。鲍欣然答应。明天看花的人都来了,我告诉他们这个办法,一致叹服。午饭后出发,还带了席垫。到南园,选择在柳阴下团坐。先煮茶吃,然后暖起酒热起菜。那天风和日丽,遍地黄金,青衫红袖,越阡度陌,蝶蜂乱飞,令人不饮自醉。不久酒暖了菜热了,坐地大嚼。挑馄饨担的人也不俗,拉他一同饮酒。游人见了无不羡慕我们想得别致。吃得杯盘狼藉,大家陶陶然的,或坐或卧,或歌或啸。红日将尽,我想吃粥,挑担的就去买米煮起,吃得饱饱的回来。芸姊问道:“今日之游乐乎?”大家齐说:“不是夫人之力办不到啊!”大笑而散。
第4个回答  2018-05-24
(原文)琰访知盗杀,卒辞不食
(译文大意)崔琰访知此乃是盗杀,终究推辞不吃
(原文)年余耳顺,而孝思弥笃
(译文大意)过完年以后就六十岁了,而孝亲之思念更加严重了。
此文出自《魏书•孝感传•赵琰》:「年馀耳顺,而孝思弥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