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瓜洲一水间,“间”的拼音读四声,还是一声呢?

有关“京口瓜州一水间”的“间”昨晚,孩子回家后背诵老师教的《泊船瓜州》(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jiàn)……”,我一愣,我记得从小背诵的都是“京口瓜洲一水间(jiān)啊,于是给孩子纠正说应该读一声。孩子不服气地强调:读jiàn,是老师告诉我的。我寻思了一下,如果读四声,很明显老师认为这里的“间”是“间隔”之意,从意思上似乎也能讲的通。但是从音韵上看,读起来会非常别扭,不符合古人作诗的习惯。

是读间(jiàn)因为京口瓜洲一水间的意思京口和瓜洲仅间隔一道长江水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6-09
的确是间(jiàn)你的老师说的没错,因为京口瓜洲一水间的意思京口和瓜洲仅间隔一道长江水 。
第2个回答  2010-06-11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仄⊙平平仄仄,

钟山只隔数重山 。 ⊙平⊙仄仄平平。(韵)

春风又绿江南岸, ⊙平⊙仄平平仄,

明月何时照我还? ⊙仄平平仄仄平。(韵)

所以该是读(Jiàn)吧,虽然从习惯的感觉上有点怪,但是习惯终归不如
古语发音规则来的更正统。
第3个回答  2010-06-09
这里要从古语发音和平仄来探讨的。
这首诗属于七绝,概括来说七绝的平仄有以下几种:
七绝仄起首句押韵
⊙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韵)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七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韵)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七绝平起首句押韵
⊙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出 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七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南游感兴
窦巩
伤心欲问前朝事,
惟见江流去不回。
日暮东风春草绿,
鹧鸪飞上越王台。

本诗平起,首句押韵,韵脚an;
故“间”应取平声。
第4个回答  2010-06-11
补充说明:

1)“⊙”是代表平仄不论,故此“京”起首不一定算平起。

2)再者,七绝平起式的原则是:首句第二字必为平声,
综上所述,“京口”不算平起,而为仄起。

再看回 :七绝仄起首 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必须押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 平 平仄仄平 (必须押韵)

七绝仄起首 句押韵

(仄) 仄 平 平仄仄平 (必须押韵)
(平) 平(仄)仄仄平平 (必须押韵)
(平) 平(仄)仄平平仄
(仄) 仄 平 平仄仄平 (必须押韵)

括号中的平仄可做参考,事实上写作时可以平仄不论,这样的表述其实
不与使用“⊙”符号的方法相冲突,在此只是表示可以自由置换平仄来帮助理解。按照此诗,如果置换下来,变成:

(平) 仄 平 平仄仄平 (必须押韵)
(平) 平(仄)仄仄平平 (必须押韵)
(平) 平(仄)仄平平仄
(平) 仄 平 平仄仄平 (必须押韵)

顺便提提古今有别的平仄读法,作为平仄声调的灵活参考:
现代汉语使用的声调是: :“阴平声、阳平声、上声、去声”这4种声调,阴平、阳平是平声,上声、去声是仄声;

古汉语是:是平、上、去、入;平声不分阴阳,仄声就包括上、去,入声。而入声是以拼音p、t或k收尾的短促音,总之,平声的特点是扬、朗、长,仄声沉、敛、促,因此,有时一些字的读法,与今各异。

最后的结论是:此诗看作 “七绝仄起首 句押韵”
更妥,故此,赞成longstick 的观点,应该读平声(jiān)比较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