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莲湖瓦雪坝

能详细给我介绍一下,当年鄱阳莲湖瓦雪坝[现名瓦雪岭]历史是什么样的~?如人口大概多少,地方条件如何?

历史: 江西饶镇瓦屑坝,也有称瓦碣坝,还有称瓦西坝。其实就是现在的鄱阳县,莲湖乡,瓦雪岭村。为什么老谱上所称叫瓦屑坝呢?是因当时浮梁[也就是现在的景德镇]烧瑶烧了很多瓦片。堆积成了坝,为什么堆成坝呢?因鄱阳湖水泛滥,筑成此坝,瓦片太多。因它的瓦片都是白色的,所以今又称瓦雪岭。因明初朱元璋和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十八年,所以很多姓氏为了逃避战争的烟火,牵住他乡,因此老辈只记的自己的居住地有很多瓦片所以就叫瓦西坝或瓦碣坝或瓦屑坝或瓦子坝
人口:根据居吕田的安政公登房文炳支后裔族谱记载:三世节公(1189-1265),妣张氏九三娘,卒于1227年4月。合葬案枱恭山坟形“仙鹤衔书”立坐戍辰兼辛乙,生三子,长子秀连、次子秀绵、三子梓连。秀连是节公长子,妣巢氏,分支江下村后移居长宁县(新丰)梅坑李家坊 ,葬在旱塘村围背,土名客子塘,山形黄蛇抢蛤。生三子,宗一、宗二、宗三;秀绵是节公次子,分支广州、从化吕田,葬联丰邓村背客子塘,山形叫牛眠春草,妣黄氏、干(邓)氏七安人,生三子,文炳、文灿、文焕;梓连是节公三子,当时分居松柏塘住,后迁移江西龙南苦桕坝
地方条件:beautifu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5-23
"瓦屑坝"--安徽、湖北人的根

  前面我们说过,明朝初年曾经有过多次大规模的移民潮,并形成了所谓的"山西洪洞大槐树"和"江西鄱阳瓦屑坝"两大移民的集散地--或者再包括"南京杨柳巷"和客家人之源"福建宁化"并称为我国明代四大移民的集散地。

  在元末至正(1341~1370年)至明初永乐(1403~1424年)前后近一个世纪,来自赣东北和徽州府的移民或避战乱,或由明政府组织,聚集在鄱阳湖畔的瓦屑坝。这是一个古老的渡口,移民们在此乘船驶入茫茫湖水,驶向长江,也驶向了一个未知的远方。瓦屑坝是这些移民们对于故乡陆地的最后记忆,对于丧失了家谱和祖先记忆的移民后代来说,江西鄱阳瓦屑坝就是他们的根。

  1991年冬,出生在南昌的学者曹树基与他的复旦大学同事葛剑雄在由安庆去桐城的路上,随便问一位正在翻晒棉秸的老人祖籍何处,老人说是江西瓦屑坝,并说"我们这里的人差不多都是从瓦屑坝迁来的,前前后后的村庄都是瓦屑坝老祖宗的后代。"之所以了解得这么清楚,一是因为口口相传,一是宗谱的言之凿凿。

  安徽一位移民的后代,写了一篇寻根的文章《故乡是一首摇篮曲--江西寻根之旅》,作者叙述了2007年暑假的一次找寻瓦屑坝之旅。他从九江取道鄱阳,再到莲湖瓦燮坽,接着又感到有一种莫名的冲动从心中升起,因为,这瓷片散落的瓦屑坝,那古老的帆船,永远地留在移民后代的记忆里,作为一种传说流传在异乡的人群中。

  我们的问题在于,为什么明朝初年会形成多次大规模的移民潮,这些移民潮与张英和张廷玉父子的祖先到底有哪些关系呢?

  我们先来看看明朝初年多次移民潮形成的原因。

  4"瓦屑坝"与明初饶州移民

  在我国历史上,几乎每次改朝换代都发生战争。由于战火蹂躏以及自然灾害频发,造成社会剧烈动荡,引发了人口的不断迁徙。历史上为避乱、逃荒,中原百姓曾多次被迫向外大规模流徙,主要是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和更偏远的南方移居。其它因做官、经商、求学、避害等原因而零星迁徙者更是不计其数。这种不断迁移的直接后果,就是造成了华夏姓氏的广泛播迁。后来,由于年深日久,历次移民后裔难以确知其祖籍所在,往往把先祖迁徙最初的集散地作为先人的祖籍,手传口授,记入家谱,传给子孙后代。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0-19
安徽定远县蒋集乡蒋氏家族、公元221年也是从江西瓦家坝现莲湖乡、家父方曹四队蒋学道是民间修谱艺人、所修作品五十多部、我们的家谱辈分排列是家父一手继承与编排的、克宏阿上允、存思交齐正、大学华帮国、光照耀门庭、、时光流逝、峰会路转、本人华子辈子孙现投资鄱阳、事事顺心如意、、也是感谢祖籍的保佑、现在这地方人口不多、交通不好、条件一般小康吧、民风朴实、悠哉生活、作者蒋华兵
第3个回答  2013-10-19
清(.乾隆二十五年)的[鄱阳县志]。中记载 如下;

瓦屑岭 ---后易名-瓦燮岭;位置在慕礼东 偏南。瓦燮岭.又名 瓦屑坝。

境内5 个自然村;高.相.朱.何.黄. 家。另有朱氏家谱,何氏家谱,均有记载,此处古时有砖瓦窑,砖.瓦屑堆积成坝,村民在

坝上挖岭引水。故名。瓦屑岭 后屑字错写成燮,成二名。 (原文,抄自[鄱阳县志])

现在瓦屑坝;在太阳山(现名太阳埠)和凤凰山(现名凰岗)以南。在景德镇以北。境内一门刘姓,约有万人。另遗有一座洪家桥。

据当地一 位90高龄的老者说,他听老人们说过;老早当地最多时共有18姓同居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