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刘备伐吴诸葛亮不带兵?

如题所述

诸葛亮为什么不跟着刘备一起伐吴呢?
1.伐吴的后果。
伐吴,会使蜀国元气大伤,国力衰减,加速蜀国的灭亡。
伐吴,会逼迫吴国和魏国联合,蜀国要面对的是魏国的乘虚而入和吴国的正面反击。魏国的国力最为强盛,兵强将广,乘虚而入的魏国可以轻易灭掉空虚的蜀国(诸葛亮死后,魏国灭蜀只用了两路兵)。吴国的正面反击是保家卫国之战,可谓关系到国家存亡,吴国的将士必定死战,蜀国将会受到吴国最猛烈的反击(吴国先前一把火烧跑了曹操,之后又一把火烧跑了刘备,都是保家卫国的战争)。
另一方面,蜀国刚刚建立(刘备夺刘璋和张鲁的地盘,人心是否臣服是个问题),政权不稳固,久经战事,百废待兴,诸葛亮需要留在蜀国搞建设。
2.吴国能被蜀国吞掉吗?
答案是不能,蜀国的实力很弱小(小说里“拥刘反曹”,把蜀国的国力描写的很强大,其实不是这样的),刘备起兵伐吴,就算顺利的话,最多也就只能收回来个荆州,而且能不能守住还是问题,根本无法撼动吴国的根基,这跟蜀国的兵力关系不大,而跟蜀国的综合国力关系很大,蜀国的综合国力在三个国家中是最弱小最落后的。
就算刘备没有被“火烧连营七百里”,挺过了火计,那么刘备能打持久战吗?偌大的东吴,岂是一朝一夕能灭掉的?持久战是必须的,但是蜀国的国力不如吴国,打持久战对于蜀国来说等于是慢性*。最终蜀国会被吴国拖垮。
诸葛亮心里知道,起兵伐吴只是浪费而已(之后的伐魏也是),只是没有想到刘备会浪费的这么彻底,把蜀国本来就不多的“资本”浪费殆尽。结局猜到了,但是没猜到竟然会这么惨,诸葛亮以为刘备“碰钉子”后就会回来,结果却是这个“钉子”直接让刘备全军覆没。
3.伐吴能避免吗?
答案是不能,关羽是刘备的义兄弟,刘、关、张结拜时候的誓言是“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这三个人同生死共命运,在乱世中结下了比亲兄弟还要深的情谊。关羽的死让刘备疯癫了,什么都不顾了,于是就把蜀国的全部家底拉出去攻打吴国。诸葛亮死劝,不管用,赵云劝谏,不管用,刘备的举动可以理解,但是不应该是一个政治家,一个掌管国家大权的人应该有的举动。
既然伐吴不能避免,伐了又伐不过,诸葛亮去不去已经不重要了,伐吴的结果是必定失败,诸葛亮还不如呆在家里防范魏国。
4.蜀国的战略
诸葛亮的战略主张是“联吴伐魏”,关羽守护荆州的时候,诸葛亮曾经下达过“八字方针”,即为:东和孙权,北据曹操。如果关羽遵循这“八字方针”,荆州可保无虞,但是关羽却让自大冲毁了理智,关键时刻忘记了“八字方针”,与吴国为敌,失去了外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25
刘备伐吴是因为关张二人被东吴所害,念及桃园结义之情,玄德肝肠寸断,愤而发兵,却被孔明制止,心中一时恼怒,加之魏曹丕在旁虎视眈眈,蜀中乃后方大本营,需人守护,孔明无疑是最佳人选。这点从后来曹丕封孙权为王,加九锡,可见,魏曹丕虎视眈眈,伺机而动,有句“蜀胜则吞吴,吴胜则吞蜀”为例。
第2个回答  2013-10-25
当时刘备为关羽的死想打东吴时,百官劝阻,刘备犹豫了,但张飞前来质问刘备是否忘了昔日桃园之誓,若刘备不去他亲自去。刘备同意同张飞同去,并叫张飞少饮酒少鞭挞健儿。次日,刘备整兵,学士秦宓苦谏,刘备大怒曰:“朕欲兴兵,尔何出此不利之言!”,随让武士推出斩首。孔明闻知,即上表救秦宓。刘备看完抛于地,隧命诸葛亮保太子守两川,马超和马岱助魏延守汉中,赵云为后应,监督粮草。就这样刘备没有带孔明,最后导致大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