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

如题所述

从孩子上三年级开始,我就在课堂上发现,孩子的发言积极性开始大大的降低了,课堂上,学生开始不愿意举手了,当老师提问后,只有寥寥无几的几只手举着。这样,学生的思维就受到了限制。当有人说出一种见解时,其他学生就会一窝蜂地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只有全盘的接受,没有思考与讨论,这有悖于合作学习的真谛。有的同学在等待别人的答案,让别人完成所有的工作,而他则懒洋洋地听,然后对观点、答案来一个生吞活剥,对于这样的同学则是毫无发展可言的,虽然他也想说,但却没有机会。 经过我们名师工作室的几位老师的讨论分析,得出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部分学困生由于基础较差,思维容易受到制约,不能形成开阔的思路,有的甚至担心自己的答案会受到别人的贬低与嘲笑。另外,他们一般都认为问题的“正确答案”是唯一的,认为最终还是由老师说了算,说不说没有关系。其实,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成功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如果掌握了这种艺术,就可以使课堂满堂生辉,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他们高涨的学习情绪。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欲的强大内在动力。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们结合自己教学心得,从教师自身总结出以下五方面。1.风趣的语言,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应体现出机智和俏皮。在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学生动风趣,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2、生动的肢体表演,能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既是一门语言艺术,也是一门形体艺术。在教学中,教师形象生动的肢体表演,也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学生学得愉快。3.授课时丰富的情感,能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的情感,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运用,也是教师道德情操的要求。一个教态自然的优秀教师,走进课堂应满脸笑容,每字每句都对学生有一种热情的期望。大多数学生的进步都是从任课教师的期望中产生的。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能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能增强他们的理智感,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能使他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4、渊博的学识和全新的教学理念,能使学生折服,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是教与学相长的过程,教师在学生面前,切忌不懂装懂。教师应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关注本学科及教育领域的前沿动向,避免出现太多的“一问三不知”。教师渊博的学识,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和敬佩,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也是所谓"爱屋及乌"的效应。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假如你的工作、学问和成绩都非常出色,那你尽管放心,他们会全站在你这一边,决不会背弃你。相反地,不论你是多么地亲切,你的话说的多么地动听,态度多么和蔼,不论你在日常生活中和休息的时候是多么可爱,但是如果你的工作总是一事无成,总是失败,假如处处都可以看出你不精通业务,假如你做出的成绩都是废品和‘一场空’,——那么除了蔑视之外,你永远不配得到什么。”5、特别评价激趣法。教师的评价往往起到神奇的效果。在小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言论和地位往往是至高无上的。他们相信教师的话是没错的。他们从来不会轻 易怀疑老师的话,所以,教师一旦表扬谁,那个孩子就会特别高兴、自豪,其余孩子就会向他学习,以求得教师的表扬和肯定。于是,这就很好的激发了多数孩子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们要认真钻研教材和组织教材,用课程本身的美去感染学生以提高兴趣,用巧妙的课堂教学安排去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学、乐学,从而提高学习地积极性。特别是后进生,教师要充分关注,哪怕只是一点点进步,都要给予足够地肯定,让他们感到,只要经过努力一定会获得成功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