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13-10-27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运算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运算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题的正确与否。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而低年级是打基础的阶段,培养初步的审题能力尤为重要。
一、学会读懂题目要求。
做题首先要明确题目的要求,从一年级开始我就着力指导学生学会读懂每道题的要求,做到读——想、画——做。“读”就是认真读题,初步了解题意。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不认识的字很多,读题有一定的困难,可以先由老师范读,让学生跟读,逐步放手有学生自己读题。“想、画”每次学生读完题后,我都会让学生想一想:这道题让我们做几件事?是哪几件事?标画出来。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最后是做,即按照题目的要求一件事、一件事的完成。
二、学会看图。
由于低年级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非常缺乏,还须凭借具体事物或图象来进行逻辑推理。因此在教材上出现了图画应用题、表格应用题和图文结合的应用题,这就需要我们指导学生学会看懂图意,理解图的内容。
三、读懂应用题。
1、“读"就是认真读题,初步了解题意。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要培养学生反复、仔细、边读边想的读题习惯。读题时要训练学生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断句。可以采取指名读、轻声读、默读等方式,养成自觉通过默读理解题意的习惯。
2、“画"即找出数学信息,标出已知条件、问题、单位名称即重点句。其中重点句是指如相差问题中“几比几多(少)多少?”倍数问题中“谁是谁的几倍?”等句子。
3、“想” 仔细推敲字、词、句,准确理解题意,语言文字是应用题各种关系的纽带,也是解题的拦路虎。因此,审题教学要像语文教学一样,让学生理解应用题中每个字、词、句的意义,培养学生书面语言的阅读能力。
4“述”就是复述题意,进入情境,用自己的话复述题意,能促进学生进一步分析清楚应用题的情节,使题目内容转化为鲜明的表象,让学生真正进入角色。这样不仅对学生完整地理解题意大有帮助、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审题能力。
5、“摆、画” 就是模拟情景,展示数量关系,有些题目可通过指导学生摆一摆、列表、画图等方法模拟应用题的情景,使应用题的情节、数量关系直观全面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进而扫除理解题意的障碍。
最后是列式计算,检验答题。
实践证明,这些做法对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大有帮助,但还需要使学生意识的审题的重要性,坚持不解按照步骤进行审题、分析,特别是要关注那些学习上还有困难的学生,更要手把手,传帮带,逐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为将来的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