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语误饭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求大神帮助

如题所述

讲述了陈太丘家中来了客人,他让元方和季方去做饭,但二人听大人讲话而忘了捞米,把米饭做成了粥,陈太丘听了二人复述的话,原谅了二人。

听语误饭,典故出自《世说新语》夙惠第十二。

相关古文:

原文:

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箸箅,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元方、季方长跪曰:

“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箅,饭今成糜。”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志之。”二子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译文:

陈太丘家简贫无仆役,有客人来了,太丘和他们做彻夜畅谈,命大儿子元方二儿子季方去给客人煮饭。小兄弟两个把米放到锅里,就去听大人们谈讲,听到入神,竟忘记了继续捞米蒸饭,将本来要做的干米饭煮成了稀粥。

太丘来问,就老老实实地回答,只顾着听大人们谈讲了。太丘于是问他们:“那你们说说,都听到什么了?”两兄弟很快将所得到的感受全部复述了一回,要点中心全都记得清清楚楚,太丘听了非常满意,就说:“稀粥就稀粥吧,何必非得是蒸饭呢?”

出处分析:

《世说新语》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先分上,中,下三卷),每类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有一千二百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

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是都符合史实。此书中相当多的篇幅杂采众书而成。如《规箴》《贤媛》等篇所载个别西汉人物的故事,采自《史记》和《汉书》。其他部分也多采自于前人的记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4

听语误饭,典故出自《世说新语》夙惠第十二。讲述了陈太丘家中来了客人,他让元方和季方去做饭,但二人听大人讲话而忘了捞米,把米饭做成了粥,陈太丘听了二人复述的话,原谅了二人。

原文

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箸箅,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箅,饭今成糜。”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

对曰:“仿佛志之。”二子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扩展资料:

译文

陈太丘家简贫无仆役,有客人来了,太丘和他们作彻夜畅谈,命大儿子元方二儿子季方去给客人煮饭。小兄弟两个把米放到锅里,就去听大人们谈讲,听到入神,竟忘记了继续捞米蒸饭,将本来要作的干米饭煮成了稀粥。太丘来问,就老老实实地回答,只顾着听大人们谈讲了。

太丘于是问他们:“那你们说说,都听到什么了?”两兄弟很快将所得到的感受全部复述了一回,要点中心全都记得清清楚楚,太丘听了非常满意,就说:“稀粥就稀粥吧,何必非得是蒸饭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听语误饭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4-24
原文: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 而窃听。炊忘箸箪,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元方、季方长跪曰: “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箪,饭今成糜。”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 对曰:“仿佛志之。”二子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 可,何必饭也?” 译文:陈太丘家简贫无仆役,有客人来了,陈老爷子和他们作彻夜畅谈,命大儿子元方二儿子季方去给客人煮饭。小兄弟两个把米放到锅里,就去听大人们谈讲,听到入神,竟忘记了继续捞米蒸饭,将本来要作的干米饭煮成了稀粥。陈老爷子来问,就老老实实地回答,只顾着听大人们谈讲了。陈老爷子于是问他们:“那你们说说,都听到什么了?”两兄弟很快讲所得到的感受全部复述了一回,要点中心全都记得清清楚楚,陈老爷子听了非常满意,就说:“稀粥就稀粥吧,何必非得是蒸饭呢。”
第3个回答  2014-04-25
主要讲了陈寔(shi)家中来了客人,让元方和季方做饭,但二人因听大人谈话而忘记捞米,做成了粥。陈寔听了二人所复述的话,原谅了二人。
第4个回答  2014-04-25
陈太丘家中来了客人,让元方、季方做饭,但二人因听大人谈话而忘记捞米,做成了粥。陈太丘听了二人所复述的话,原谅了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