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秦国以前没有姓氏

如题所述

秦国君主既有姓也有氏,不知问题何因。
自汉代起,史界记载秦国君主的姓氏就是嬴姓、赵氏。
秦国君主的古姓是嬴,即秦为伯益的后代。而秦国君主的氏则是赵,因为秦国开国君主非子是赵氏始祖造父的后代(非子是造父的侄孙但投靠依附造父并认造父为祖)。司马迁在《史记》中专门特别强调:“秦之先为嬴姓……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赵城,为赵氏。”
秦国君主是伯益的后裔之一,故而为嬴姓。然而其赵氏却不是自己或祖上所创,却是随至亲同宗造父之氏。这是不太能被常人理解的,其实其中有一段缘由:非子的六世祖恶来是周朝的政治对立面,并且是直接被周武王所杀。所以在周代早、中期时,非子家族的社会地位非常低,境遇悲惨,属于奴隶阶层,故而无氏。为了能够安身立命,非子的父祖们不得不投奔恶来弟弟季胜(造父曾祖)的家族,认其为祖归于其宗,依靠这个已是周朝显贵的至亲同宗的庇荫护祐才得以生存繁衍。所以当造父家族蝶变为赵氏时,非子家族也随之成为赵氏成员。司马迁在《史记》中对此有详细记叙:“恶来革者,蜚廉子也,蚤死。有子曰女防。女防生旁皋,旁皋生太几,太几生大骆,大骆生非子。以造父之宠,皆蒙赵城,姓赵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2-26

    不是没有姓氏的

    上古姓氏和现在不一样,“姓”和“氏”的概念是不一样的。

    姓是从远古祖先那里继承的,只有宗主一族才能祭祀祖先,享用祖先的“姓”,换言之,只有秦国国君才能用“赢”姓。
    氏就不一样了,从宗族主支分出的分支,往往要改用“氏”,“氏”的来源很多,有的以国号或者地名为氏,如赵、魏、韩等等。有的以官名为氏,如:司马、司徒等等。还有其他一些来源。

    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所以中国的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如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中国上古时期著名的八姓:姬、姚、妫、姒、姜、嬴、姞、妘。

第2个回答  2015-04-14
不是没有姓氏,上古姓氏和现在不一样,“姓”和“氏”的概念是不一样的。姓是从远古祖先那里继承的,只有宗主一族才能祭祀祖先,享用祖先的“姓”,换言之,只有秦国国君才能用“赢”姓。
氏就不一样了,从宗族主支分出的分支,往往要改用“氏”,“氏”的来源很多,有的以国号或者地名为氏,如赵、魏、韩等等。有的以官名为氏,如:司马、司徒等等。还有其他一些来源。
  一般情况下,国君不需要用“氏”,只有“姓”,因此,国君的儿子,只叫“公子××”,国君的孙子,只叫“公孙××”,如果有了官职,往往称呼其“官名+名”,后来就可能用官名为氏。
  如果有了封地或者食邑,就以地名为氏,国君的后代,传了几代后,往往都要另立门户,都要有“氏”,以此和“姓”区别。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5-04-14
秦国以前也有姓氏的,不过是分开的姓以区别婚姻,同姓者不婚,像秦始皇 嬴政 嬴就是他的姓 氏是家族的号,身份的象徵,其实就是封建采邑制度的象徵之一,只有贵族 士大夫 官员有氏 普通人是没有的,氏一般以封地 官职为号 向秦始皇就是赵,秦国宗室被周天子最早封于赵地 赢驷的弟弟樗里疾 因为封地是樗里就以樗里为氏,秦始皇废止分封制后姓氏合一
第4个回答  2015-04-14
周朝以前,只有贵族有【氏】。为了区别阶级。
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定被迫害,性氏制定也被破坏。平民开始有了【氏】,地位上升。
秦朝将姓与氏的意义合并——【姓氏】,平民有了姓氏,从此有了【百姓】的说法。追答

延伸知识:
上古时代:
【姓】是同一女性繁衍的後代所共同拥有的。(母系社会)
【氏】是同一男性繁衍的後代。(父系社会)

後来父系社会,【姓】变成跟随父亲,通常一生不变。【氏】跟随国民名、邑名等,可能改变。

周朝以前,为了区别阶级,只有贵族有【氏】。平民有民无氏。

【氏】可以区别贵贱。【姓】可以区别婚姻,同姓不能通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