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无相生,前后相随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意思是有与无相互对立而产生,前与后相互对立而出现。

相生:是相互产生。相随:是相互伴随而存在。

出自:春秋老子《道德经·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扩展资料

老子哲学中包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指出,万事万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是在对比、对立中存在的。

老子认为,有无、难易、高下、声音、前后,是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既相比较而存在,又相辅相成、互相依存。音声也是这样,没有唱出的声音,就不会有感知到的回音;没有感知到的回音,也就没有唱出的声音,两者同样是相互依存、相互应和的。这些矛盾对立的双方,常常体现出一种统一的和谐之美。

更为可贵的是,老子还看到了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他在第四十章中说,“反者道之动”,就深刻地认识到事物对立的一方总要走向它的反面。并认为,这是世间事物永恒不变的规律。

老子证明世间万物对立统一,互为存在条件,不可分离,目的是希望人们在对立双方之间不能有所偏执、破坏事物的统一性。因为破坏了事物的统一性,实际上就破坏了事物本身。

老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够达到这样的深度,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事实上,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中,老子最先谈到相对事物之间的这种辩证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有无相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4

这两句话十分工整,“有无”对“前后“,”相生“对”相随“,即:有和无是一起存在的,前后也是一起存在的。没有”有“这个概念,也就没有”无“这个概念。没有”前“做参照,也就没有”后“了。

文章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二章》。

扩展资料:

全文是: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是: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这跟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联系十分紧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老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9
是指有伴随着无,无伴随着有,有生无,无生有,前后相随,意思差不多.主要体现矛盾的对立统一,也就是矛盾统一性。是政治题吗?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3-19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①;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②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注】

①已:有完成、完毕之义,引申为诞生。

②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无阴阳不生,无阳阴不存。

③形:王本原作“较”,其余传世本均作“形”(帛书本作“刑”,借为“形”)。毕沅云:“古无‘较’字。”据改。

【译】

世人都认为美好的事物是美好的,丑陋便诞生了;都认为善良的人是善良的,邪恶便诞生了。

因此,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反衍阴阳,虽相克却互化,虽对立却互存。

【释】

     1、无美不丑,无善不恶。好美必滋丑,扬善必长恶。

第4个回答  2014-05-21
“有”和“无”,“前”和“后”其实是相生相克、伴随始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