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虹口区四校2007-2008学年度高三语文联考试卷

帮我找下这份考卷的题目和答案,谢谢!!!!!!!!!!急需啊!!!!!!!!!!!!!

一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7分)
错不得与错亦得
古书的传钞、坊刻,或凭记忆的援引,或因选本入选时的误改,“鱼”“鲁”混淆,“豕”“亥”误用之类的形近错字现象,实所难免,所以目录版本和校勘之学不能不讲。我们曾经指出,李白的《静夜思》,原文是:“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一般人都不读《李太白全集》,只根据选本,错“看”作“明”、错“山”作“明”。又如王维的《相思》,原文是:“红豆生南国,秋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摘,此物最相思。”一般人都不读《王右丞集》,只根据选本,错“秋”作“春”。当然,还有些异文,如“多”作“休”之类,从全诗来看,倒相反而相通,实无关紧要,但把季节弄错,就不是儿戏了,那是千万错不得的。
然而也有些诗,虽传钞错了,却另有所得,和“郢书燕说”的故事,竟是异曲同工。略举三例为证。
一是《沈亚之文集》卷四《异梦录》,记其友王炎在梦中应吴王诏作《葬西施挽歌》云:“西望吴王国,云书凤字碑。连江起珠帐,择土葬金钗。满地红心草,三层碧玉阶。春风无处所,凄恨不胜哀。”有些选本及小说选载,“择土”错作“择水”,读起来也别有一番风味,因为这不仅是有如贾宝玉所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要让她回归于水,何况自晋朝以后讲究“勘舆”(即讲风水),都要择水定穴。且前人根据《吴越春秋•逸篇 》和《墨子•亲士》等书的考证,西施实被沉于水。至于西施的“五湖随范蠡”,只是后来的传说和杜牧的误解。唐代皮日休《馆娃宫怀古》诗即云:“不知水葬归何处,溪月弯弯欲效颦。”李商隐《景阳井》诗亦云:“肠断吴王宫外水,浊泥犹得葬西施。”所咏亦如此。故说“择土”,不仅不符合实际,且还显得平淡无奇;说“择水”,似更切其诗梦境中的朦胧之美,能让读者更增几分想象的幽情。
二是《红楼梦》七十六回的中秋联句,最精警的一联是:“寒塘渡鹤影(湘云),冷月葬花魂(黛玉)。”如今大家都已知道,下句是从明代才女叶小鸾的“戏捐粉盒葬花魂”句脱化出来的。庚辰本《红楼梦》钞“花”讹作“死”,自然不通;甲辰本、程乙本或以为系音讹而错改为“诗”,虽非作者原文,却似仍有可取之道。按唐杜甫《梦李白》诗,已写到诗人之魂。明朝丘睿《过采石吊李谪仙》诗,开端即云:“蛾眉亭下吊诗魂,千古才名世共闻。”“诗魂”二字合用成词始此,也最与林妹妹情意相合。清初成永健《读晚村先生梅花诗跋后》有云:“梅花香土葬诗魂”。又孙原湘《扫花篇》有云:“只有青天冷月魂,斜挂一钩香冢上。”又《孤亭》云:“流萤如鬼趣,初月是诗魂。”其妻席佩兰《次外韵题苏甘渔耐梅集》之二云:“残冬风雪易黄昏,耐尽清寒独闭门。如此高情断烟火,梅花才得比诗魂。”另一女诗人金逸《题吴兰雪拜梅图》末首亦云:“埋骨青山后望奢,种千梅树当生涯。孤坟三尺能来否,记取诗魂是此花。”可见“诗魂”二字,一直通行,并非生造。且“诗魂”之葬,出自林妹妹之慧舌灵心,似比“花魂”还要内涵广宽,更具绵缈的情怀。再就对仗而言,不会因太切而转形笨拙,也正合宋后诗律森严之训。所以我们认为,传钞者虽改错了,亦未尝无得也。
三是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之一的开头几句话:“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作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定非知诗人”一语,自《王直方诗话》(见《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引错作“定知非诗人”而后,明杨慎《丹铅总录》卷二十一《论诗画》、李贽《焚书》卷四《诗画》、清袁枚《随园诗画》卷七、赵翼《瓯北集》卷四十六《论诗》等都一一沿袭其误。似乎这许多大诗人、大学者,都不曾翻检过《东坡七集》或《东坡诗集》等书。
苏轼此诗的立论,自有其卓越之见。但后来诸公的错记或误引,虽系各抒己见,而生发开去,倒也能转进一层,不可磨灭,其中特别是赵翼,竟要一翻其错引之案,以申述“作诗必此诗,始是真诗人”之理。然而这里却恰好有如庄子所说:“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彼此各明一边之义,原是可以各存其异的。
1.文中提到《李太白全集》、《王右丞集》,这两本文集命名方式不同:前者是以 命名,后者是以 命名。(2分)
2.作者下面所举古诗错记误引的案例中属于“错亦得”的一项是( )(2分)
A.《静夜思》:错“看”作“明”、错“山”作“明”。
B.《相思》:错“秋”作“春”。
C.《葬西施挽歌》:“择土”错作“择水”。
D. 庚辰本《红楼梦》:把《中秋联句》钞“花”讹作“死”。
3.下列说法与文章原意不符的一项是( )(2分)
A.皮日休《馆娃宫怀古》诗可资佐证:有些选本将“择土”错作“择水”倒别有风味。
B.明朝丘睿《过采石吊李谪仙》诗,可见“诗魂”二字合用成词,前人即已有之。
C.作者对袁枚等大诗人、大学者不曾翻检《东坡诗集》而沿袭前人错误,颇有微词。
D.古书传钞中出现的某些异文,如“多”作“休”之类,若诗意能通倒也可各存其异。
4. 第二段中说有些诗与“郢书燕说”的故事,竟是异曲同工。这里的“异曲”是指
;“同工”是指 。(4分)
5. 请你把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表达得更简约一些(字数不超出所给空格)。(3分)
苏轼此诗的立论,自有其卓越之见。但后来诸公的错记或误引,虽系各抒己见,而生发开去,倒也能转进一层,不可磨灭,其中特别是赵翼,竟要一翻其错引之案,以申述“作诗必此诗,始是真诗人”之理。然而这里却恰好有如庄子所说:“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彼此各明一边之义,原是可以各存其异的。
6.其实,社会生活或文艺作品中也常有“错亦得”之类的情形,试举一例作简要说明。(4分)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1分)
迷津处一片蒹葭
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305篇,最爱就是这首《蒹葭》。蒹葭二字似乎天生就是给诗歌作题目的,在纸上写,耳边听,嘴中念,心里想,都那么美,那么可思而不可言。这两个带草头的汉字也特别像身段娇好的美人,还带着那么点山野气,露水味儿。
②《蒹葭》是那种很彻底也很孤绝的诗,“诗无达诂”、“诗不可译”之类的话仿佛是为这类诗量身定做的。谓予不信,可试着改动或删除它一个字,你会发现,一整首诗都会喊“疼”!这样的诗注定是一个谜,公然挑战我们的情商和智力。古往今来,对这诗的解读早已成为一大悬案。譬如《毛诗序》认为这诗是讥刺秦襄公“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也”。《诗本义》的解释更有趣:“所谓伊人者,斥襄公也,谓彼襄公如水旁之人不知所适,欲逆流而上则道远而不能达;欲顺流而下则不免困于水中,以兴襄公虽得进列诸侯而不知所为,欲慕中国之礼义,既邈不能及;退循其

参考资料:http://www.ht88.com/downinfo/164392.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