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去世了,真的有灵魂么?

人如果去世了,是不是真的有灵魂?是不是还能存在在另外一个世界?还是能生活,也许只是生活方式变了?或者还是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除了火化剩下的...,谁能告诉我???
那我想问问大家,你们小时候有没有见过什么东西?我小时候确实见过,很小的时候,我记事早,现在还能回忆起来。我想问大家,你们还有没有见过的?就是那种东西...不是都说小孩子容易见到么?是不是真的?

八 你没有灵魂吗?
——神体是不灭的

有些人领略了一点科学知识,就认为科学统帅一切,科学触及不到的,就是不存在的。他们认为在理化王国里,无非是物质。在解剖人体时,无论在心脏里,在大脑中或无论什么部位,都解剖不出个灵魂来,由此可见——他们说——灵魂是没有的。
但是说看不见,就没有,这是一种“唯直观论”。心理学上说:人的感官所感知的(这还不是认识)不过是事物的现象;只有理智对已感知的材料进行分析思考,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许多看不见的东西由实践和推理证明,他们是绝对存在的。
无论什么样的无神论者,口说不信神、不信灵魂,但总承认人是有精神生活的。我们要问:这种精神生活是从哪里来的呢?比如:人会说话、会思维、会欣赏艺术、会创造文明、会计划未来、认识真、善、美,有善恶道德观念……这种能力不但在无生物里找不到,就是在人以外其他任何高等动物身上也找不到。这种力量与物质本身所固有的物理化学力是有着天壤之别的。这不就很清楚地看出来,在人身上除物质之处,还有某种别的东西吗?
我们听见他们争论说: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或意识)是第二性的。又说,精神来自物质。这里我们分析一下,既然说有二性存在,也就等于说:物质与精神属于两个范畴,也就是说,物质以外,另有精神存在,精神不是物质。同时也应当说:物质生成的东西仍然是物质,而不是什么别的。氢和氧相遇,生成的是水,水也是物质。人造卫星,虽然进入了太空,但那也是运用了物理本身的性能。电子计算机纵然一秒计算几亿次,那也只是核子能。如果你说物质产生非物质的东西(精神),那不仅是违反科学的,而且自身也是矛盾的,可笑的。精神来自物质的说法显然是谬误的。
人和其它动物也有根本性的差别。一般人认为猴子是最聪明的,进化论者认为人和动物只有程度的差别,没有根本的差别。有人甚至说:“黑猩猩的智力大致和三岁和四岁的幼儿相等。”(见一本介绍北京动物园的小册子)说这话的人,大概忘记了普通常识,他们只是见到了猩猩灵敏的动作,如穿衣戴帽、拿壶斟茶等等(这些都是在模仿人的动作),而忘记了他家中的小孩能有的那些什么黑猩猩、白猩猩也做不来的行为。在《农村医生手册》里有一份儿童智力发育表,这里摘录几点,以资对照:
——新生儿两个月:“能微笑”。
——四个月:“能放声大笑”。
——九个月:“能了解成人的语言”,能有意识叫妈妈、爸爸,能复述成人的简单音节。
——一岁:“能用简单的词来表达意见”。如说:“再见。”
——一岁至一岁半:“有自己的主意,会用四五个字表达自己的意见”。
——一岁半至两岁,“能约束大小便”。
——二至三岁:“能拆叠纸张……认识画上的东西”,“能唱短歌,能和人交谈”。
——三至四岁:“能剪纸,能画简单的图形。”初步思考问题,能把字组成词,语言较有意义,好发问。
请聪明的先生们拿来和黑猩猩对比一下,上边列举幼儿的行为,有哪一样是黑猩猩能做到的呢?它们不但没有画过图、发过问、思考过问题,就是连二三个月婴儿的发笑它们也不曾有过。不到一岁的幼儿就已经喜欢穿花衣、爱美、喜欢别人夸奖,讨厌别人的斥责。他会装哭,会引逗人。十一个月,会拿他的玩具假装送给你,当你去拿时,他又把小手缩回来戏弄你,又报以得意的讪笑。你见过猩猩有这样的动作吗?哪里能说猩猩和三四岁的儿童相等?它们也并非缺乏相应的器官,它们本来有手可以写字画画,却从来也没有做过,他们有耳能听,有口能发音,但却没有真正的语言。而聋哑人可以用手势说话,没手的人可以用脚写字。这是什么问题呢?与动物之间的根本不同在哪里呢?
心理学家分析,归纳人和动物行动的性质不同,在于动物的行为是本能的,是无意识的,而人的行为(不是单纯的行动!)则是有意识的、自发的、自主的,他能控制物质、改造物质。很明显,这种能力是超物质的,那就是来自精神实体的,这个精神实体有个别称,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灵魂”。
当你否认人有灵魂时,这也正表现你是有灵魂的,因为无论是牛马或猿猴,既不会否认什么,也不会承认什么,因为“否认”或“承认”,都是理性行为,只有人才有这种理性行为。
你曾注意过你的“想象力”吗?我们的脑袋只有一个哈密瓜那么大,但是当我们合上眼睛默想的时候,那就到了一个无边无际的“大千世界”,那里真正是海阔天空,任你驰骋,无半点阻碍。你可以想身边的东西,也可以一下子跑到万里之外的南极去巡礼;你可以想象微观世界的原子核电子,也可以想象宏观世界的银河星系,连整个宇宙都被囊括在我们小小的头颅中,我们通常说的“脑海”,就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雨果在《悲惨世界》里说:“世界有一种比海洋更大的景象,那便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便是内心的活动。”我们的头脑还能设想出来不存在的东西,可以构思计划未来的东西,可以将已知的东西离解后重新组合成新的东西……这就是那些发明家、建筑家、画家、小说家发明创造的源泉,是人类改造世界、改造社会秩序的原动力。但是改造的对象是物质世界,那么能改造世界的原动力自然就是非物质高于物质的人。谁能说我们的想像力这样伟大力量是物理化学的力呢?
人有灵魂最明显的证据表现在人的理智和意志上,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不同于禽兽,总起来说,就在于人是有理智的,而禽兽是无理智的;人是有自由意志的,而禽兽只是本能地为冲动所驱使。这里要插入一句:动物的生命活动,也不是单纯物理化学的力,而是较高的能力,我们称之为“觉魂”,但和灵魂有着本质的差别。人是有理智的,动物就没有,人能由已知推未知,能计划未来的事,动物就不能。特别是人具有抽象的能力,哲学上叫“抽绎作用”。说个简单的比方,人们说的“圆”和“方”就是抽象的概念,我们见到圆的方的东西,都是具体的物品,铜的、木的、泥的……但能把它们抽出一个共同点来,而去掉所有具体的材料,成为一个单纯的概念,这种概念只存在于人的悟性中,这种由具体而变成抽象的作用是纯粹的精神作用。这种精神作用,只能来自精神实体,那就是“灵魂”。你可以想一想,我们时常说到的什么智慧、能力、爱情、道德、罪恶……这一类的东西你看得见摸得着吗?这些就是抽象概念。
如果理性证明人有灵魂,你还觉不清楚的话,那么人的自由意志证明人是有灵魂的,则是十分清楚、完全确定的了。对于人的自由意志你可能在理论上说不明白,但是在实际上完全能掌握运用。我们前面说的一岁多幼儿能约束大小便,就是他在运用自由意志了,这就是自由意志的表现方式。再比如你什么时候吃饭,吃什么饭,什么时候睡觉,选择什么色的衣服,想到什么地方去,等等,你都任意选择,不像动物那样被动,完全受环境所驱使。圣奥斯定说:“决定做与决定不做,是同一个我。”自由意志表现的最清楚的,莫过于人能相反自己本性的倾向而行事。绝食的人,虽然有强烈的食欲牵引和饥饿之苦,而对摆在面前的食物,仍然毫不为动。(你见过牛、羊绝食吗?)高尚的道德志士,能战胜各种私欲诱惑,而洁身自好。连《淮南子》书中还提到:“节欲之本,在于反性”。更有那为真理正义而牺牲自己最宝贵生命的无数英烈都表现了坚强的意志,那种反乎本性的能力,超物质的力量,和事物的本性能力,(更不用说物理上的力学!)是完全不相称的,是绝对相反的,只有承认有灵魂,才会有合理的解释。
人有灵魂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证据:就是每个人有一个统一的意识,哲学上称为“神我”。如果你感到这些名词不好理解,那就请你自己问问自己,你时时不断的说;我吃饭、我睡觉、我看、我听、我爱、我思想……究竟这个“我”在那儿?你解剖你的任何一部分,都解剖不出个“我”来。可是这个“我”却是全身的主人,“我”支配整个人的行为。生理学家说主管思想的是大脑,但是大脑也不能说是“我”,因为人的大脑是由一百多亿细胞组成的,它们之中并没有一个“领袖细胞”来指挥和协调大脑的行动。大脑至多可以说是身体的司令部,但那个“司令”在哪里呢?而这个“司令”(也就是那个“我”)看来他本身没有轻重大小,也没颜色形态,也没有驻扎某个定居点,因此哲学家称它为“神我”。人的一生经过婴儿期、儿童期、少年、青年、壮年和老年,身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有的细胞,经过新陈代谢,不知更换了多少次,但是“我”始终不变。这个无形的“神我”控制着有形的各个器官。也控制着心灵活动,正像一个人驾驶着一部汽车一样。如果不承认人有个无形的而具体的,单纯的而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灵魂,则这些现象就无从解释了。只要你以真理为依归,只要你有勇气,你必然会追认这一古老的真理——人有灵魂。
我国古代庄子就曾指出:“百骸、九窍、六脏、赅而存焉。”但是指挥它们的是谁呢?他得出结论说:“其有真君存焉。”“真君”就是灵魂。
因为人具有理智的灵魂,才能掌握世界,改造世界,创造灿烂的文化,他用巧妙方法来种植庄稼,来捕获野兽,他建起了精确复杂的摩天高楼,几十万吨的大海轮,制造了精密仪器、汽车、飞机、电子计算机、宇宙火箭、人造卫星,因为人有理智,人类才能用语言、文字表达意见,聋哑人有手语,瞎子有盲文;人类对过去有回忆的历史,对未来有预计的蓝图(这些在现实中都是不存在的!)这只是几个例子,别的你自己观察好了。
除此以外,还有许多证据,证明人有灵魂。
·人的道德观念和良心证明人是有灵魂的。谁都知道。人是有道德和良心的,人都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知道善当做,恶当戒。无论什么民族,无论什么时代,都讲良心和道德,就是无神论者不是也讲剥削穷人、欺负孤儿寡妇是罪恶吗?这种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你能说它是来自人身体的细胞吗?它和分子运动或血液循环,或人脑皮质的活动毫无关系。它是来自灵魂处的警钟,与物理无缘。我们钦佩一个人的伟大,钦佩他的高尚人格,绝不是尊敬佩服他那一百斤肉,而是敬佩他的高尚伟大的灵魂,你说不是吗?
·人有永福的愿望证明人有灵魂。人都有追求幸福的希望,而且人所要求的幸福越大越好,一直到圆满无缺。人也都想活得长久,到什么时候呢?——长生不死,万寿无疆。但这二者在现世是找不到的,俗话说:“欲壑难填”,你的幸福越提高,你的欲望也越大,人生的苦恼也有增无减,只有来世的永远幸福才是圆满的。这便是不死不灭的灵魂所享的天福。这种希求是合理的,出自人本性的。如果说人追求永远的幸福是虚妄,就整个否定了人性,人生就是漆黑一团,陷入混沌之中,什么也谈不上了。(千万别自暴自弃!)
·人类对灵魂的信念,证明了人有灵魂。古今中外普遍地坚信人有灵魂,《礼:郊特牲》上说:“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所以要祭祖。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和思想家黄宗羲曾纠正旧医家的说法,“肾藏精与志,非也……神与意与志,皆魂之所为也……”昭昭灵灵者是魂;运动作为者,是魄……死而不亡。”(破邪论)。中国人的烧纸、送寒衣,是承认人的灵魂不死。古埃及人的木乃伊,更说明他们相信不死的灵魂将来和肉体复活起来。不但所有宗教教徒信有灵魂,就是自称不信神的人也隐隐约约地承认人有个灵魂,如他们说:“脏污的灵魂,触及人的灵魂”……又说心灵,灵明,建设人心,精神不死等等,那是指什么?难道是指人的骨骼和肌肉吗?人的这种灵魂不死的信念是不可能虚构的,如果在这上边错了,那人什么真理也不能认识了。
·许多大科学家都相信人有灵魂,更可以使你放心大胆地去信从。前面提到了许多有宗教信仰的科学家都相信有灵魂,近代著名的生理学家,英国的谢灵顿、德国的缪勒和费留格等,只承认动物的非随意动作是反射,而随意运动则是由灵魂主宰的。现代的脑神经生理解剖学的专家中,像澳大利亚的艾克尔司(J.Eccles)、英国的哲学家波普尔(K.Popper)都宣扬二元论,认为精神还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和物质不一样,认为精神或意识不能用物质来解释。前苏联的一个心理学家抱怨说:英美的心理学家越来越后退了,因为他们说,人的许多心理活动,没有灵魂便无法解释。
·善恶报应须要有个灵魂,俗语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欧阳修也说:“为善无不报,而迟速有时,此理之常也。”(《泷冈阡表》)。立功受赏,犯罪受罚,不但理所当然,也是制裁人行为的有效方法。你说国家法律给了人制裁,用不着死后再用赏罚了。请看以下事实:历史上有无数冤死的好人,又有许多作恶多端而寿终正寝,他们在哪里得到了应有的报应?俗话说:“好人不常寿,坏人活千年”。《镜花缘》的作者李汝珍借小春之口说:“世上每每有许多好人倒得不到善终,那些坏人倒得好结果。”(第九十回)。而且世上的事如此颠倒,常使人抱怨上天不公,比如有人说:“清廉的命穷,贪图的运通,方正的行不动”(见薛论道《朝天子;不平》)。这可以说是普遍现象。又有人说:“越是高尚,就越不幸福”(契诃夫)。古语也说:“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你也许说:他们已名留千古,这就是赏报。可是那没留下名的又如何呢?所以吴渔山作诗说:“若非死后权衡在(赏罚),取义成仁枉圣贤”(冤枉了行善的)。比如像岳飞、文天祥等,为国家民族鞠躬尽瘁,最后落了个酷刑冤死,公理正义在那里去找呢?再有世间的赏罚,多有不称其功过,杀了一个人被判死刑,杀了一百个人的,也是一死了之。因此必须有赏罚公平合理的地方才能服人之心。而且为矫正人心,安定社会,讲来世的赏罚也是必要的。 否定人有灵魂,不但荒谬悖理,而且降低了人的身份与地位,毁灭了人的前途、理想和希望,丧失了道德标准,根除了社会秩序的基础,减弱了人类进步的动力,便人感到前途茫然,漆黑一团,失去了社会指南和奋斗目标。人既和猪狗一样,活个几十年,一死百了,那就吃点喝点,“今朝有酒今朝醉”,还干什么自找苦吃,去发展文化呢?现代社会的紊乱,不能不说是自私自立,损人利已的“享乐主义”造成的,而享乐主义又是否认或漠视灵魂存在的结果。
不!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立于物质,高于物质不死不灭的灵魂。因此每个人都有着无限远大的理想和希望,纵使到人被人遗弃的地步,到了年老体衰或绝症不治的地步,还是有所作为,还是有奋斗目标,还是有光明前途等待着我们。这样的生活才有意义,而且每个行为都有它永久的价值!
最后我们引证一位对“北京猿人”颇有研究的古生物学专家、天主教神父德日进对世界进化的最终目标的言论。他说:“一种在完全的死亡上断然停止的进化,是毫无意义的。因此完全的死亡并不存在。进化要求精灵不死。人类的前进,只能通过爱情而终止于天主。”(见他著的《地质学概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9-09
科学家经过实验证明是有的。

资料:“他们说,每个人死的时候都会失去21克的重量,这裏有多少个21克...21克,不过是一堆五分钱硬币的重量,或是一只蜂鸟,或是一小块巧克力,也是我们灵魂的重量,到底生命的重量是多少?”这句话出子一部名叫《21GRAMS》电影。那麼灵魂是否真的存在那?

首先我们要去了解一个名词,那就是什麼叫做灵魂。在灵学研究上泛指死后的生命或继续存在於灵界各高低层面的知觉生命(活的意识体),而在神秘学上的说法则泛指生前及死后脱离肉体活动的知觉生命。比较科学的说法是,灵魂是脑波活动所构成的意识体,本质上是一组具有生命能量的电磁波,在脱离肉体的状态下仍可以凭藉其自身的能量进行思考等活动!

为了证明灵魂的存在,很多科学家便开始对其进行研究!有的科学家对许多死而复生的人进行调查,要求受调查者描述他们死亡时的心理体验,结果所有人的体验大致相同。比如一位被手术救活的人说,当时他飘飘忽忽的,发现自己上到了天花板上,停留在那儿看著大夫们做对自己动手术,当他们使用电击器时,他的身体弹了起来,这时他从天花板上重重地朝自己的身体摔了下去,之后就恢复了知觉,发现自己仍然是倒在手术床上!有的科学家利用特殊的光学仪器跟踪怀孕的妇女,发现几乎都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裏,会有一团白白亮亮的东西飘落到母体的小腹上,然后就消失了。科学家认为这就是人的灵魂注入到胎儿身体中的证据。这些事情听来让人觉得太不可思意了,但是在科学家的努力下,他们竟然称出了灵魂的重量。

古代埃及人确信灵魂的存在,而且认为灵魂是有重量的。灵魂之重确切到可以用一根羽毛作为象徵;羽毛作为秤盘上的矽码用以测量灵魂。这一轻轻的羽毛叫做马特(Maat),也就是天平女神!

1900年麻塞诸塞州的医生麦克特嘉。他著迷的研究死亡并且花费大量的时间搜寻灵魂存在的迹象。他相信如果人类有灵魂,它必然是身体的某部分组织,并且这个组织是有重量的。

麦克特嘉 开始测试他的理论,在美国的杂志发布了他的发现。“灵魂会在死亡的瞬间离开身体,它能在人的身体停留足够的时间。我们的实验证明在死亡的时候,有一些物质从身体离开。”

麦克特嘉博士在邓肯大学获得一种成功的实验,就是在人断气的一刹那,竟能称出灵魂的重量至少一个盎斯,通常超过两个盎斯。他的实验乃是这样:

事先商请六个垂死的病人,自愿来作实验,特制精密计重床一架,灵敏程度能够显示十分之一盎斯的差别。他对病人的选择非常小心,必须静静死去,才合标准。如因痛苦毕命,常有波动,不足为据。

在此六人之中,五人是肺病,一人是患糖尿。临死之时,可说消耗殆尽,身体不能稍为动弹。第一名受试验者是一男性病人,等待八个小时又五十分钟之后,似乎停止呼吸,但是眼睫,口唇仍然微微颤动,断续十五分钟之久,才行停止,这时尚无减重现象。但是突然之间,他的面部肌肉作了极其细微的颅动数下,忽又停止,这时计重表上立刻显出减轻了21.26克,此时经医学诊断,病人物理死亡。这证明有一种物质突然消失,我们姑且称之为“灵魂”。他的灵魂就在这个眨眼之间,离开躯壳而去。麦克特嘉博士一连做了六次同样的试验后,才将实验经过、内容连同自己的见解,发表在美国心灵研究协会杂志上。这一篇文章令世人为之震惊,在当时引起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十年后,美国另一位心灵学研究专家卡特博士读了麦克特嘉博士早年的报告,以及告尔诺博士关於“透过名叫迪亚西宁染料染过的布幕看人体,可看到发自人体的如雾发光体”论之后,他做了有关灵魂的另一个实验。他依照上述两篇论文所述,制作一个布幕及体重计,果真看到发自病人身上如雾般微发光体映在布幕上,不久,它就缓慢变成如躺在床上的病人形体,接著缓慢地飘浮起来,飞向窗外,然后神秘地消失。

另外,据《生活》杂志创刊号介绍,民主德国2名医生曾对200多名弥留之际的人的体重和死后的体重,进行过测量。结果发现这些人的体重都轻了0.285克,他们认为这就是人类灵魂的重量。

灵魂自古以来都被认为是非物质的,如果麦克特嘉博士称出的的确是灵魂的重量,人们就不禁要问:灵魂既然是物质的,它又是以什麼形态存在的呢?难道物质除了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以外还有第四存在形式?麦克特嘉博士说:“灵魂并非虚渺,它有一些‘实质。’”

灵魂到底存在与否,还待科学的进一步研究中。最后我想给大家留一个我一直都在想,却怎麼也想不明白的问题:

灵魂最后的归属是哪里那??
是爱人的怀抱
是永恒的泥土
是空传说的天堂
还是无处不在的空气?
参考资料:http://bbs.shbear.com/index.php?showtopic=13859
第2个回答  2008-09-09
除了已经解脱生死(如小乘的阿罗汉)或已经自主生死(如大乘的圣位菩萨)的圣者之外,一切的众生,都不能不受轮回的限制。

所谓轮回,实际上是上下浮沉的生死流转,并不真的像轮子一般地回环。轮回的范围共有六大流类,佛教称为六道,那就是由上而下的:天道、人道、修罗(神)道、傍生道、鬼

道、地狱道,这都是由于五戒十善及十恶五逆(十善的反面是十恶,杀父、杀母、杀罗汉、破坏僧团的和合、出佛陀的身血,称为五逆)而有的类别,五戒十善分为上中下三品,

感生天、人、修罗的三道,十恶五逆分为下中上三品,感生傍生、鬼、地狱的三道。作善业,生于上三道,作恶业,生于下三道。在每一类别中的福报享尽或罪报受完,便是一期生死的终结,便又是另一期生死的开始,就这样在六道之中,生来死去,死去生来,便称为轮回生死。

在一般人的观念中,除了他是唯物论者,往住都会相信人人都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灵魂,晚近欧美倡行的“灵智学会”,他们研究的对象,也就是灵魂。基督教、回教、印度

教、道教等的各宗教,多多少少也是属于灵魂信仰的一类,以为人的作善作恶,死后的灵魂,便会受着上帝或阎王的审判,好者上天堂,坏者下地狱。

在中国的民间,对于灵魂的迷信,更是根深蒂固,并且还有一个最大的错误,以为人死之后的灵魂就是鬼,灵魂与鬼,在中国民间的信仰中,乃是一个纠缠不清分割不开的大问题

。更可笑的,由于鬼类有些小神通,又以为灵魂是“三魂六魄”组成的集合体了。

其实,鬼是六道众生之一,正像我们人类也是六道众生之一一样。生为人,固然有生有死;生为鬼,同样有生有死(人是胎生,鬼是化生)。何况人死之后不一定就生为鬼,这在

下一节中另予说明。

关于灵魂,中国民间的传说很多,往往把人的生死之间,用灵魂作为桥梁,生是灵魂的投胎,死是灵魂脱离了肉体,把灵魂与肉体的关系,看同房子与屋主一样,老房子坏了,搬

进新的房子,房子经常在汰旧换新地搬进搬出,住房子的人,却是永恒不变地来来去去。这也就是说,人是灵魂套上了肉体的东西,肉体可以换了又换,灵魂是一成不变的,以为

灵魂就是我们生死之流中的主体。

事实上,正信的佛教,并不接受这一套灵魂的观念,因为这在缘起缘灭的理论上不能成立,站在“生灭无常”的立足点上,看一切事物都是生灭无常的,物质界是如此,精神界亦

复如此。用肉眼看事物,往往会发生“成而不变”的错觉,若用精密的仪器去看任何事物,无不都在刹那变化之中,易经所说的“生生”,其实在生生的背后,也包含着死死,也

就是变变或化化。

物质界的物理现象,既然是生生不息的,再看精神界的心理现象,那就更容易觉察出来了,因为心理现象的产生,就是由于精神的变动而来。心理现象的变动,促成了我人行为的

或善或恶,善恶的行为,又会反转身来影响到心理现象的倾向,我们的前程远景,便是靠着这种心理促成行为,行为影响心理的循环作用而定。

那么试问:灵魂的不变性,灵魂的永恒性,那是可能的吗?当然是不可能的,不要说死后没有固定的灵魂,纵然活着的时候,我们的身心也都是活在刹那不停地变了又变而变变不

已之中。照这样说,佛教既不相信灵魂,那末,佛教所说六道轮回与超凡入圣的本体,究竟又是甚么呢?

这就是佛教特殊优胜的地方,既不看重自我的永久价值,却又更加地肯定了自性的升拔价值。

佛教主张“因缘生法”“自性本空”,佛教看物质界是因缘生法,看精神界也是因缘生法。因缘聚合即生,因缘分散即灭,大至一个星球一个天体乃至整个的宇宙,小至一茎小草

一粒微尘一个原子,无一不是假藉了内因与外缘的聚集而存在,除去了因与缘的要素,一物也不可能存在,所以,从根本上看,是空无一物的。这在研究物理化学的科学家们,可以给我们正确而正面的答案。
第3个回答  2008-09-09
灵魂,是一定有的
只是以我们还不可知的方式存在
这不是迷信
不是说看不见就没有
那科学物理中的电场、磁场,我们也看不见,难道可以否认它的存在吗?
现在也有灵异学这一说,只不过很多人乱传使它变得不科学了,事实上这是一门正在进行的科学研究,与迷信是有差别的
就像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一样
都是以整个世界作为研究对象
但二者却有很大的差别。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8-09-09
上面那些人复制一大堆网上的东西有什么用?所借用的参考居然是一些电影情节,还有借鉴圣经的,真是好笑

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恐怕没有活人能知道,我只说说我个人见解。

我觉得人死之后感觉就好像睡着了一样,就这样直到永恒,实际上就等于什么也没有了

我所以这样想,是因为我实在不相信人死后灵魂会上天堂或下地狱,人已经死了,什么东西上天堂?灵魂吗?我不觉得人有灵魂,说灵魂出窍,投胎之类的的说法,我觉得更是莫名其妙,人的思维就是来自于人大脑的活动,人死后大脑也停止工作,慢慢腐烂,思维自然停止,没了思维,自然没了想法,也没了感觉,想想只有睡觉没做梦的时候,才没有思维,没有感觉,没有时间意识,所以我觉得死后就跟睡觉后的感觉一样。

宗教道理矛盾太多,让我无法相信是真的,大部分宗教都说善进天堂,恶下地狱,可是善恶评判的标准又是什么?假设我一生都做善事,但我不信宗教,难道我就上不了天堂?
反正宗教所说的死后上天堂下地狱的说法我是不会相信的

这都是我自己的想法,错还是对,也只有死后的一瞬间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