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高考最新政策

如题所述

艺术类高考最新政策如下:

1.与社会脱节专业面临减招停招

根据政策要求,高校将根据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及学校办学定位,综合考虑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毕业生就业状况等,调整优化艺术类专业布局,

合理安排招生计划,对社会需求不足、培养质量不高的专业予以调减或停止招生。艺考生可重点关注高校艺术类专业设置及招生计划方面的调整变化。

2.艺术专业将分三类进行招录

2024年起,艺术类将实施分类录取的招生办法,具体分为三类进行录取:

1.不进行专业考试的艺术类专业,如艺术史论、戏剧影视文学等,直接依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参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2.使用省级统考成绩作为专业考试成绩的艺术类专业,在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和省级统考成绩都达到所在省(区、市)艺术类专业的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基础上,

依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和省级统考成绩按比例合成的综合成绩进行平行志愿择优录取,其中,高考文化课成绩所占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

3.少数组织校考的高校的艺术类专业,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达到所在省(区、市)普通类专业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省级统考成绩合格且达到学校划定的最低成绩要求基础上,依据考生校考成绩择优录取。

3.2024年基本实现省级统考全覆盖

据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答记者问,目前美术与设计学类专业已实现31个省(区、市)省级统考全覆盖,音乐、舞蹈、表演、美术、设计等其他艺术类专业,将进一步大力推进省级统考,同时严格控制校考范围和规模。

《指导意见》也明确提出:到2024年基本实现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全覆盖。统考在艺考招生中发挥的作用增强,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在未来将不断提高。

对于艺考生来说,需更加重视省统考,江苏考生应及时关注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当年艺术类专业招生政策(一般年底前向社会公布),按要求备考。

4.2024年起不再跨省设置校考考点

为缓解校考组考和规范管理方面的压力,从2024年起,不再跨省设置校考考点,所有高校艺术类专业校考工作均在学校所在地组织。

校考将严格控制现场考试规模,现场校考人数不超过相关专业招生计划的6—8倍,线上考试或使用省级统考成绩进行初选等方式将成为校考主要考试形式。

校考考试方式的改进,对考生来说是一大利好,不仅减少了考生参加考试的次数,而且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更多的线上初选形式为考生节约了时间同时也守护了考生的安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4-14
首先原有的编导类统考改为了表导类统考。其中包含表演、服装表演和导演三个大类的考试,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报考。其中戏剧影视导演(编导升级版)对原有的考察内容文学常识、故事编创、影评写作等也做出了调整。主要为文学作品面试朗诵(50分)、面试命题即兴表演(50分)和叙事作品写作(200分)。
2⃣️其次导演专业的开设也意味着导演人才的招生变得更加精准专业化,对以后未来的职业发展会有更有帮助。原编导统考的取消其实是刷掉了一部分单纯想靠编导专业低分上大学的学生。给更多热爱编导、喜欢电影行业的学生更多的报考机会。
3⃣️导演专业的开设增加了对专业内容的考察,同时也让该专业的文化课成绩比原先略有降低,一个是执行的安徽省最低的那条文化课控制线——C线,另一个从录取方式上说也从原先的文化课占比70%降低为现在的50%,对于这一类艺术生来说,在文化课上的压力不会像原先那么大。可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专业课的精进上。
4⃣️随着编导专业的取消,导演统考的设立,势必会影响招生院校招生计划的大变动。艺术类院校会将原先广编、戏文、制片等专业招生名额向戏剧影视导演专业转移。同时近年来各类传媒学院、电影学院的转设和相继筹建,也为导演专业的同学提供了更多的升学机会。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