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修行须依持哪三个纲要?大乘必须以小乘作基础,小乘的佛法如何修呢? 哪个法门最易成就

学佛修行须依持哪三个纲要?大乘必须以小乘作基础,小乘的佛法如何修呢?
哪个法门最易成就呢?修持只为得定吗?定是什么?如何得定呢?修行中会有哪些情
况与歧路呢?------屈原有《天问》,请大神回答七问。

问的到位,所以不敢答的恍惚。

1.三个纲要是:信、愿、行,“信”里面有六个内容,依照藕益大师要解所说,信自、信他、信事、信理、信因、信果,依照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而立所愿,能以真诚、清静、平等、正觉、慈悲面对一切众生,能以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来要求自己,就是行为准则,所修必得成就!

2.自唐末以来,中国无人再修小乘佛法,原因是儒学和道家的思想与小乘契机,古人所尊崇的做人原则基本含摄小乘佛法的内容,所以,如能依靠弟子规的准则去完全落实做人标准,就是行小乘。

3.自古以来,净土宗的念佛法门就被众多的祖师大德推崇为最便捷、最容易、普被三根、当生成就的唯一法门,佛说:正法时期戒律成就、相法时期禅定成就、末法时期净土成就。

4.修持的目的是放下执着,能放下执着,得定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为了得定而修是不能得定的。

5.内不动心视为禅,外不着相视为定,能依教奉行必然就要持戒,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慧开得悟。(你的几个问题一并回答了)

6.修行讲求一个老师、一部经典、一门深入、一心专用,能依此而行,直路通达彼岸!

7.当代大善知识净空老法师讲授的《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也称《大经解讲义》是我辈学人所要依指的,如能努力修学,今生必定成就!

阿弥陀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2-06
1. 看大乘佛经,以尽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严经》,都看文言文 、白话文对照的:《金刚经》《大般涅磐经》《法华经》《圆觉经》《楞伽经》《净土诸经》,四部《阿含经》等。

2. 看修行的书,明理不求实证,则无意义。目前时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净土宗和藏区的大圆满法。大圆满法,天赐众生福泽,能修习,当累世修的机缘,甚难得!修习大圆满法,能即生开悟的。
六祖以后,禅宗已不适合人的根性,能度脱现代人的,最佳的就是大圆满法了。正如莲华士大师所预言:铁鸟(飞机)飞翔时,大圆满法将传遍世界。

推荐修行的两本书:元音老人著《大手印浅释》。
丹贝旺旭仁波切著《金刚密乘大圆满》。
修习大圆满法,须拜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为师,灌顶修行。
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不仅仅是开悟,且证量足,能够灌顶加持,并非是普通意义上的活佛摩顶。
青海省果洛洲久治县的德合隆寺
或 四川省甘孜洲白玉县阿宗寺
都是修习大圆满法的好去处。

3.所谓念念修行,就是终生念一佛名,念到一心不乱。从而能往生极乐世界。
(念佛名:一是消业障;二是佛力感应加持)
(当然要持戒、行善、发愿、生菩提心)
(生真信,发切愿,志诚恳切,念佛名号。勿用观心念法,当用摄心念法。楞严经大势至菩萨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念佛时,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听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摄于佛号,则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嗅别种气味,身也不会懒惰懈怠,名为都摄六根。都摄六根而念,虽不能全无妄念,校彼不摄者,则心中清净多矣,故名净念。净念若能常常相继,无有间断,自可心归一处。

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著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须知此之十念,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用功大异。晨朝十念,仅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较彼掐珠记数者,利益天殊。彼则身劳而神动,此则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时,或难记数,则恳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复摄心记数。则憧憧往来者,服从于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则不须论。若吾辈之钝根,舍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但当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见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兹中丧,不能究竟亲获实益,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若静坐养神,由手动故,神不能安,久则受病。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卧时只宜默念,不可出声。若出声,一则不恭,二则伤气,切记切记。——净土宗念佛法门)

而开悟、明心见性,也就是在念念修行中:
前念已灭,后念未起,一念不生,回光返照,了了分明,当下抓住,觉性显前——《大手印浅释》

《金刚密乘大圆满》:有所谓:“内观心性,向内观!”之口诀。
如是不散以自心自观。
此偈诵的意思是说:使能想、能念之心识,向它自己稍微地内转;稍微地内向;轻微地内收,这样便能认识本觉。华智仁波切说由此不能认识的话,便再也没有其他办法可以认识了。当以自心稍许向内轻微地观于它自身的时候,会有一种远离一切散乱分别的赤裸明清,这就是觉性。

念:
南无(音:那摩)阿(音:a) 弥陀佛
南无(音:那摩)观世音菩萨
第2个回答  2014-02-06
法无高下。一切法平等清净。
声闻乘。辟支佛乘。大乘。仅仅只是学佛的人。各自发心不同而已。
-----------------------------------
《妙法莲华经》(节选)

舍利弗。若有众生。内有智性。
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慇懃精进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名声闻乘。
如彼诸子为求羊车出於火宅。

若有众生。
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慇懃精进求自然慧。
乐独善寂深知诸法因缘。是名辟支佛乘。
如彼诸子为求鹿车出於火宅。

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
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
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
菩萨求此乘故名为摩诃萨。
如彼诸子为求牛车出於火宅。
-----------------------------------
南无阿弥陀佛。祝大家吉祥如意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