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如题所述

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革命,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军事上的战略失误,领导集团政治上过早的封建化和不团结,军事上战略决策一再失误,以及外交上缺乏经验,最终导致失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3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太平天国起义带有旧式农民战争的烙印。农民阶级的分散性、守旧性,以及眼光短浅等毛病,在太平军中都有突出表现。许多太平军将士参加革命都是出于生活所迫,希望改变贫穷落后的经济地位。

为了达到这些不太清晰的目标,他们作战非常勇敢,作出很大的牺牲。他们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但最终总是归于失败,这是历史的规律,也是历史的局限。

第2个回答  2019-09-23
太平天国失败原因:

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他们提不出一个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广大将士参加革命的目的并不明确,大多迫于生计,希望改变贫穷的经济地位;在定都天京以后,领导者封建特权思想膨胀,争权夺利,贪图享乐,结果断送了革命前程。

2、农民阶级不是新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3、战略上的失误。从客观方面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绞杀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徘徊在紫荆山周围,缺乏进取。

起义之后,没有尽一切可能争取知识分子,不能把反孔和争取知识分子统一起来;定都天京后,孤军北伐,犯了兵家大忌。 北伐西征,形同流寇;后期作战,屡失良机。战略上存在重大失误。

4、《天朝田亩制度》的共产化。像分配时的有田同耕,有衣同穿,有饭同食,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原则只适用于下层的农民、商户、士兵。

对于上层领导人,每天是用几人共用的钱,吃几人共吃的东西,穿的、住的都比下层人民好许多。体制的不均等性也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第3个回答  2019-09-23
其一,小佛之前说过,1853年太平天国决定定都在天京的时候,就是在给自己挖坟墓。为什么这么说呢?罗大纲当初一直反对定都南京的理由是:“天下未定,乃欲安居此都,其能久乎?吾属无类矣!”如果在和平的年代,在封建时代来看,南京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长江边上,水路发达,离江南这样富裕的地方很近,京城可以有源源不断的钱粮,然而,在当时那样动荡的年代里,四处都是虎视眈眈的清军,南京除了依靠长江,没有其他的战略优势,而且选定这个地方,这无疑是在告诉别人:“我在这,老巢都在这。”最后不就是湘军集中干了天京好几年,天京就陷落了。

其二,洪秀全起家是依靠着宗教的力量,而且由于自己多年科举的不愉快经历,对孔孟之道恨之入骨,一旦得势就打压传统读书人心中孔子圣人的形象,烧毁孔庙之类的地方,将传统治国之道踩在脚底。一个政权想要长久,是必须要接受知识分子的加入、辅佐,看看历代开国皇帝,那个身边不是文臣武将云集?如果刘邦没有张亮、萧何、陈平,如果刘秀没有韩歆,如果李渊没有裴寂、唐俭,他们会成功吗?小佛觉得有点困难。


洪秀全们的种种做法,是自绝于知识分子,是非常让知识分子寒心,根本不能吸引优秀的知识分子加入(在太平天国留有名的”知识分子“,基本上是私塾教书先生居多)。

其三,太平天国创业之初,外国列强在保持中立态度的情况下,其实是有意愿接触太平天国,他们好奇太平天国这个信奉基督教的新政权是不是不同于清朝,是不是不会闭关锁国,是不是可以给他们带去更大的利益时,洪秀全一语惊人:“西洋番弟听朕诏,同顶爷哥灭臭虫……万事爷哥朕做作主,弟们踊跃建万功(感情就是要列强乖乖的听自己的,帮自己干掉清朝)”随后,太平天国高层直接拒绝承认列强和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此处应该点赞),列强们见这架势,还没有清政府好欺负,果断选择支持清政府。


列强选择支持清政府后,默许自己人去帮忙创办洋枪队,帮助清朝守上海,卖给清军大量先进的武器装备。
第4个回答  2019-09-23
太平天国领导人洪秀全深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他曾经参加四次科举都没有高中,后改信的天主教,但是在他的身上仍然留着封建性质的血液,行事上仍旧具有小农阶级的局限性。这也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