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月亮看地球

我出生在地球,从小就看着月亮。看着月亮从弧到圆,又从圆转变成弧。今天在美国发布的17000张从月球拍摄的照片,也看到了在月球往地球看也是一样的?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太阳吗?除光之外还有什么因素呢?如果没有光,宇宙是不是就是一片黑?
在月球的人们,当你们在月球看到自己出生的地球。你们的内心是一种什么感觉?
从我的眼所看到的月亮,很美。从月球用眼睛看着地球是什么样的?

月球的盈亏称之为月相,高中地理课上这一知识点,恐怕让不少人费了不少脑力吧?不少人应当还能依稀记得月相变化的规律吧,不过问到考纲之外月相的成因,恐怕又会让不少朋友噤声了。

因为月球绕地球的公转,相对于地球的位置不断变化,继而导致在地球上看到的月面和照射到阳光的月面周期性的变化。推而广之,只要某个天体相对于光源和相对于观测者不同,就能够发现并非圆满的相位。

这是一张娥眉月的照片?非也,它是望远镜中的金星,从向上的亮面就能发现这是望远镜特有的倒像。此刻的金星已经过了大距,太阳-金星-地球构成了一个钝角,因此就能看到月牙状的金星了。

同样道理,在月球上遥望地球,可以能够看到地圆地亏,应该不难理解吧?此外,地球上的月相同地球上的地相是互补的,也请楼主仔细搜索其中的端倪。


遥望地球的感受,有着非常强的主观性,流传至今的诗篇,也赋予了完全不同的内涵:

对亲人的思念:“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弟兄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白居易

对故乡的留恋:“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杜甫

对理想的追寻:“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对情人的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苏轼

对生命的思考:“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当然,时代的发展赋予望月全新的含义,12月14日玉兔号成功着陆月球,那一颗洒满神州的月光,是否包含着中华儿女无限的自豪?

同样道理,从月球眺望地球,也会有因人而异的主观感受,然而在众多个性也会归纳出共性,那颗蓝色的星球有多美丽,我们的家园又多么美好?除此之外,也应当有“可上九天揽月……谈笑凯歌还”的豪迈吧?

天文学的意义,除了作为基础研究的长期回报之外,更重要的是用理性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其它的科学不同,天文学后者所占的比重大得多,正如同一位天文学家所云,天文学教予人们“学会谦卑,追求上进”。将坐标缩小到当下的时间和空间,畅想在月球上的心情,不也是一种享受么?

追问

那,什么是天体?
以月亮为中心,以地球到月亮的距离。如果以360度来观察月亮能看到圆到弧吗?

追答

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即为天体:

    大气层之外

    有确定的运行轨迹

前者比较好理解,后者对于气体分子,它们会进行布朗运动,没有确定的轨道,同样不能称之为天体。


非常抱歉,第二问没有看懂。如果楼主的意思是围绕着月球中心旋转,当然可以看到相位的变化。就像人造卫星看地球的晨昏线一般。

追问

第二问就是您回答的那般。
当我看到盯着照片里的金星看时,心里第一个疑问就是:“那是月亮吗?”(因为没看到过弧形从上往下的月亮)看到照片和您叫我理解时好像让我有一种新的理解观念,我也说不清是什么?
除了从位置-光射-角度将看到不同
星体的
不同时间、不同季节、不同的宇宙气候
天文学是不是从固定的位置观察不同时间、不同光射、不同季节、不同角度、不同的宇宙气候来研究宇宙规律与变化?再到未来?

追答

韦应物在《郡斋雨中寄山中道士》诗中有云:“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楼主此刻是不是有类似的感慨?在我求学的道路中,也隐隐感受到,科学其实就是一门艺术。
第二问还请楼主参考百度百科天文学的定义:“天文学(Astronomy)是研究宇宙空间天体、宇宙的结构和发展的学科。内容包括天体的构造、性质和运行规律等。主要通过观测天体发射到地球的辐射,发现并测量它们的位置、探索它们的运动规律、研究它们的物理性质、化学组成、内部结构、能量来源及其演化规律。”
楼主的理解和标准额定义还是有一些契合之处的,个人理解,把普通天文学的范畴给扩展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31
看到的明暗之差别,自然是来自光。

而太阳系内,主要的光源就是太阳。

如果没有光,宇宙确实会一片黑。

会突然把一些曾经理所当然的事情,重新认识和感受,比如认识到自己曾经出生的大地,曾经在那里上学,所经过的道路,等等那些曾经认为稳固的大地,不过是在一个球体上。看到自己的有限。

而又接着认识到,这个球体是多么的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