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血认亲有科学依据吗?

如题所述

提起亲子鉴定,很多人会想到古代小说上常常提到的滴血认亲。其实这种方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而在这种鉴定过程中,亲子关系的血液不一定能融合,而不是亲子关系的血液常常能融合。
宋提刑断案不全科学
滴骨认亲——假
《洗冤集录》:检滴骨亲法,谓如:某甲是父或母,有骸骨在,某乙来认亲生男或女何以验之?试令某乙就身刺一两点血,滴骸骨上,是亲生,则血沁入骨内,否则不入。俗云“滴骨亲”,盖谓此也。
剧情:玉娘的丈夫被人杀死。宋慈查出真相,玉娘的父亲和魁就是元凶,原来和魁并不是玉娘的亲生父亲。在公堂上,宋慈找来玉娘亲生父亲的骸骨,以滴骨法检验。玉娘刺破手指,指血很快渗入骸骨中,确认玉娘与死者有血缘关系。
庄明洁:这种“滴血认亲”的鉴定方式没有科学依据。无论是不是有血缘关系,血液滴在骨骼上都不会渗入。古代的滴血认亲是传说。到目前为止,血缘关系的准确认定还只能通过DNA鉴定。
纰漏二:滴血认亲有失科学性
观众熟悉的“李府连环案”是《大宋提刑官》中很精彩的一段,宋提刑运用“滴血认亲”的方法验证出了和魁父女并无血缘之亲的事实,进而破获了李府连环案使和魁伏法。石岩彬说,“滴血认亲”是古代的检验方法,但按现代医学的观点分析,这种方法缺乏科学性。但由于当时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和科学手段的缺乏,宋提刑将滴血认亲运用到法医勘验实践中已经很了不起,在宋提刑所处的时代仍不失为先进方法。
▲滴血验亲:亲子鉴定古代版
“亲子鉴定”的概念古已有之。宋代的法医名著《洗冤录》记载过将子女血液滴在父母尸骨上,以血液能否渗入骨中来认定亲子关系的案例。 《南史》中也记载着南朝梁武帝萧衍之子萧综滴骨认亲的故事……详情
"亲子鉴定"古已有之,最早出现于三国时代。其方式是“滴血认亲”,认为“血相溶者即为亲”。《南史》记载着南朝梁武帝萧衍之子萧综滴骨认亲的故事:萧综的母亲吴淑媛原来是齐宫东昏候的妃子,因其貌 美又有才学,被武帝看中,入宫后七月即生下萧综,宫中都怀疑非武帝亲生,萧综长大以后,去盗掘东昏候的坟墓,刨出尸骨,用自已的血液滴在尸骨上,见其果真能渗入尸骨中,萧综半信半疑,后又杀了自己的亲生儿子,用自己的血在儿子的尸骨进行试验,血液仍能渗入骨中;于是深信不疑。后来萧综投奔北魏 ,改名萧缵,并表示要为东昏候服丧三年。萧综是否为东昏候的亲生子,不再重要,现更已无法考证。但滴血认亲的不科学性,已为人之公认。
滴血验亲准确率是极低的
A+B----A,B,AB,O 准确率25%
A+A----A,O 准确率50%
A+O----A,O 准确率50%
O+O----O 准确率100%
由以上可见,滴血验亲基本上是不能作为鉴别手段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1-06

没有。

在电视里经常都会有滴血认亲的桥段,但是所谓的滴血认亲可不是子虚乌有的,在历史上最早在三国的时候就有了。那时的人们对滴血认亲这一说法从未有过质疑,可以说滴血认亲在古代就是最权威的亲子鉴定。

剧情:倩娘的丈夫被人杀死。宋慈查出真相,倩娘的父亲和魁就是元凶,原来和魁并不是倩娘的亲生父亲。在公堂上,宋慈找来倩娘亲生父亲的骸骨,以滴骨法检验。倩娘刺破手指,指血很快渗入骸骨中,确认倩娘与死者有血缘关系。详细内容见大宋提刑官第一部第16集。

这种“滴血认亲”的鉴定方式没有科学依据。无论是不是有血缘关系,血液滴在骨骼上都会渗入。古代的滴血认亲是传说。到目前为止,血缘关系的准确认定还只能通过DNA鉴定。

/iknow-pic.cdn.bcebos.com/359b033b5bb5c9ea31cf1032d839b6003af3b326"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359b033b5bb5c9ea31cf1032d839b6003af3b326?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359b033b5bb5c9ea31cf1032d839b6003af3b326"/>

扩展资料:

古代“滴血认亲”的方法,分为两种。一种叫滴骨法,另一种叫合血法。

滴骨验亲和合血法,按现代法医学理论分析,都缺乏科学依据。骨骼无论保存在露天地,还是埋藏在泥土中,经过较长时间,一般情况下软组织都会经过腐败完全溶解消失,毛发、指(趾)甲脱落,最后仅剩下白骨化骨骼。

白骨化了的骨骼,表层常腐蚀发酥,滴注任何人的血液都会浸入。而如果骨骼未干枯,结构完整、表面还存有软组织时,滴注任何人的血液都不会发生浸入的现象。对于活体,如果将几个人的血液共同滴注入同一器皿,不久都会凝合为一,不必尽系骨肉至亲。

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E6%BB%B4%E8%A1%80%E8%AE%A4%E4%BA%B2"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滴血认亲">百度百科-滴血认亲

第2个回答  2022-11-14
这种滴血认亲的鉴定方式是没有依据的。
不同血型的血液相混合时,会由于相同类型的抗原抗体结合而产生沉淀,而同血型的血则会“融合”。但是血型是否相同和是否亲生没关系。影视剧中常见的将血液直接滴入清水的方法,实际上会导致红细胞的细胞膜破裂而无法令抗体大量结合,无论如何都不会产生肉眼可见的沉淀的。
不同血型的血一旦被混合,可能会出现沉淀之类的情况。民间传说中的“非亲属关系血液不能相融”,说的就是发生这种沉淀的情况。
第3个回答  2013-10-06
滴血认亲 在一些武侠小说和电视剧里,常提到一种检验是否有亲生父子关系的方法,好象叫“滴血认亲”,这种方法有科学道理吗? 这种古法的滴血认亲在现代医学角度说是不科学的。 古代讲的滴血认亲,就是小孩的血跟大人的血如能够溶在一块,就是父母亲生的,否则就不是。据了解,我国宋代的法医著作里面就记载了古老的亲子认定办法,进入现代社会,滴血认亲这个老办法肯定用不上了。 提起亲子鉴定,很多人会想到古代小说上常常提到的滴血认亲。其实这种方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而在这种鉴定过程中,亲子关系的血液不一定能融合,而不是亲子关系的血液常常能融合。]
第4个回答  2013-10-05
有一点点科学道理,只一点点!滴血认亲其实说的就是“同型血相溶”.而亲子之间,同型血的概率要比非亲子之间大一些.这也是古代法医学中产生“滴血认亲”的原因.在当时的科学条件下,法医无法做出精确的亲子鉴定.“滴血认亲”不过是一种参考而已.只是后人以讹传讹,将它的作用夸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