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沙漠化面积在逐年减少吗?

如题所述

是的。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沙化土地面积从上世纪末年均扩展348平方公里,到2019年止年均减少114平方公里。

从当年“风沙逼近北京城”,到绿色屏障不断加固,防沙治沙取得了历史性的转变。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全国沙化面积以每年3436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到2004年出现缩减以来,连续10年保持净减少,第五次监测期内年均减少达1980平方公里。

宁夏是全国唯一一个省级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十二五”期间,全区治沙造林0.27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由“十一五”的11.9%提高到最新的12.63%。形成了“植被恢复与重建—草地畜牧业—节水生态农业”协调发展的综合治沙技术体系,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誉为“中国治沙奇迹”。

在内蒙古,通过全面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多项重点生态建设和保护项目,2004年至今已完成林业生态建设面积0.67万平方公里,草原建设2.67万平方公里。

在陕西,沙化面积较2009年减少593平方公里,平均植被覆盖率达60%,较2009年提高22%,为“一带一路”建设创造良好生态条件。

扩展资料:

中国沙漠化防治的的生态建设工程:

1、是“三北”防护林、长江珠江流域及沿海防护林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正在稳步推进。

2、是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实施的“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天保工程”一期、二期已经搞了十几年,退耕还林从90年代末期一直到2007年停下来,去年第二轮退耕还林又开始了。

3、是义务植树,发动全社会力量参与林业生态建设。所以这块的成就确实是非常之大,特别是人工林,我国的人工林面积现在近10亿亩,占世界50以上。

生态建设与自然保护涉及到林业部门的主要是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即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以及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等生物多样性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通俗讲就是植树造林,就是生态工程建设。我们每年的造林任务稳定在9000万亩。造林包括人工造林、飞机播种造林和封山育林三种形式,依靠自然修复和人工促进来恢复生态。每年造林稳定在9000万亩,到现在全国森林面积是31亿亩,森林覆盖率是21.63%,森林蓄积量是151亿立方米。

参考资料来源:新华网-生命之色,在黄沙中浸染——我国防沙治沙成效综述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林业局:中国荒漠化土地年均减少2491平方公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24

是的。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沙化土地面积从上世纪末年均扩展348平方公里,到2019年止年均减少114平方公里。

从当年“风沙逼近北京城”,到绿色屏障不断加固,防沙治沙取得了历史性的转变。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全国沙化面积以每年3436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到2004年出现缩减以来,连续10年保持净减少,第五次监测期内年均减少达1980平方公里。

宁夏是全国唯一一个省级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十二五”期间,全区治沙造林0.27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由“十一五”的11.9%提高到最新的12.63%。形成了“植被恢复与重建—草地畜牧业—节水生态农业”协调发展的综合治沙技术体系,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誉为“中国治沙奇迹”。

在内蒙古,通过全面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多项重点生态建设和保护项目,2004年至今已完成林业生态建设面积0.67万平方公里,草原建设2.67万平方公里。

在陕西,沙化面积较2009年减少593平方公里,平均植被覆盖率达60%,较2009年提高22%,为“一带一路”建设创造良好生态条件。

扩展资料:

沙漠化的原因:

1、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干旱(基本条件)、地表松散物质(物质基础)、大风吹扬(动力),没有植被(保护)等。

以风力作用下的荒漠化过程为例,包括发生、发展和形成3个阶段:

①发生阶段。仅存在发生荒漠化的条件,如气候干燥、地表植被开始被破坏等,即潜在荒漠化。

②发展阶段。地面植被已被破坏,出现风蚀、粗化、斑点状流沙和低矮灌丛沙堆。随风沙活动加剧,进一步出现流动沙丘或吹扬的灌丛沙堆,包括发展中的荒漠化(荒漠化土地占土地面积20%以下)和强烈发展的荒漠化(荒漠化土地占土地面积20~50%)。

③形成阶段。地表广泛分布流动沙丘或吹扬的灌丛沙堆,其面积占土地面积50%以上,为严重荒漠化。

2、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既包括来自人口激增对环境的压力,又包括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以及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人类的不当活动。

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地作用于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植被破坏,荒漠化现象开始出现和发展。荒漠化程度及其在空间扩展受干旱程度和人畜对土地压力强度的影响。

荒漠化也存在着逆转和自我恢复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的大小及荒漠化逆转时间进程的长短受不同的自然条件(特别是水分条件)、地表情况和人为活动强度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林业局:中国荒漠化土地年均减少2491平方公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6-05

是的。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沙化土地面积从上世纪末年均扩展348平方公里,到2019年止年均减少114平方公里。

从当年“风沙逼近北京城”,到绿色屏障不断加固,防沙治沙取得了历史性的转变。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全国沙化面积以每年3436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到2004年出现缩减以来,连续10年保持净减少,第五次监测期内年均减少达1980平方公里。

宁夏是全国唯一一个省级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十二五”期间,全区治沙造林0.27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由“十一五”的11.9%提高到最新的12.63%。形成了“植被恢复与重建—草地畜牧业—节水生态农业”协调发展的综合治沙技术体系,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誉为“中国治沙奇迹”。

在内蒙古,通过全面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多项重点生态建设和保护项目,2004年至今已完成林业生态建设面积0.67万平方公里,草原建设2.67万平方公里。

在陕西,沙化面积较2009年减少593平方公里,平均植被覆盖率达60%,较2009年提高22%,为“一带一路”建设创造良好生态条件。

扩展资料:

中国有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土壤盐渍化等4种类型的荒漠化土地。

1、风蚀

中国风蚀荒漠化土地面积160.7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于旱、半干旱地区,在各类型荒漠化土地中是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一种。其中,干旱地区约有87.6万平方公里,大体分布在内蒙古狼山以西,腾格里沙漠和龙首山以北包括河西走廊以北、柴达木盆地及其以北、以西到西藏北部。

半干旱地区约有49.2万平方公里,大体分布在内蒙古狼山以东向南,穿杭锦后旗、橙口县、乌海市,然后向西纵贯河西走廊的中一东部直到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呈连续大片分布。亚湿润干旱地区约23.9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毛乌素沙漠东部至内蒙右东部和东经106度。 

2、水蚀

中国水蚀荒漠化总面积为20.5万平方公里,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7.8%。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北部的无定河、窟野河、秃尾河等流域,在东北地区主要分布在西辽河的中上游及大凌河的上游。 

3、冻融

中国冻融荒漠化地的面积共36.6万平方公里,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13.8%。冻融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地区。

4、土壤盐渍

中国盐渍化土地总面积为23.3万平方公里,占荒漠化总面积的8.9%。土壤盐渍化比较集中连片分布的地区有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周边绿洲以及天山北麓山前冲积平原地带、河套平原、银川平原、华北平原及黄河三角洲。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林业局:中国荒漠化土地年均减少2491平方公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8

是的,中国沙漠化面积在逐年减少。

现状:

2017年1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荒漠化防治有关情况。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在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我国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荒漠化防治,取得了巨大成效。监测结果显示,2014年与2009年相比,全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分别减少12120平方公里和9902平方公里;荒漠化和沙化程度均呈现由极重度向轻度转变的良好趋势,中国荒漠化防治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根治荒漠化开出了“中国药方”

土地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了退化,即土地退化,也叫“沙漠化”。在人类诸多的环境问题中,荒漠化是最为严重的灾难之一。它给人类带来贫困和社会不稳定。

沙漠化:

沙漠化(desertification)是由于干旱少雨、植被破坏、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因素造成的大片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的自然(非自然)现象。荒漠化最终结果大多是沙漠化,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

治理措施:

    合理利用水资源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控制人口增长

    铺设草方格沙障

参考资料

人民网:http://nm.people.com.cn/n2/2017/0905/c382846-30696688.html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