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中,为什么有一座太监的陵墓

如题所述

明十三陵,是在明朝永乐皇帝朱棣开始的,然后明朝的各个皇帝(除了明代宗朱祁钰)皆葬在这里,这里因为一共埋葬了十三位明朝的帝王,所以被人们命名为明朝十三陵。一般十三陵中埋葬的大多是帝王,妃子以及继承了大统的直系皇室成员,所以说一些旁门偏支的皇族压根是进不去的。然而,在这样一个帝王级陵墓群中有一座太监的陵墓,这名太监,就是陪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的王承恩。

很多人对宦官有一个误解,那就是只要是宦官便都称为是太监,这种观点和称呼大多是错误的,因为太监这个宦官等级是一个较高的等级,只有是在宫中混了很久,且具有一定威望的大宦官才会被称呼为“太监”。毫无疑问的是王承恩便是这样的一个宦官。

王承恩是在崇祯皇帝时期的宦官,因为魏忠贤的倒台,其被作为宦官集团的替代平而被迅速发展起来。

宦官这个词我们在明朝的历史中是最常听见的名词,因为其区别于西方的“三权分立”使得宦官、文官和皇帝成为了明朝的三大政治集团,但如果要准确的来说明朝有三个阶层,但却只有两个集团,那就是皇权和文官的对立,而宦官是和皇权相同的联盟,所以直接并入捍卫皇权的序列中,所有如果您想要读懂明朝的政治,就一定要知道皇帝、宦官以及文官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他们之间的权力是怎么分割的。

所以说宦官只不过是皇帝的家奴,是为了捍卫皇权所产生的畸形产物。但历史上的魏忠贤便有了很多的争议,有人说:“魏忠贤正试图挣脱和皇权的关系,想要将宦权单独出来成为大明朝的又一巨头,不再受皇帝摆布。”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因为魏忠贤之所以会在明朝为所欲为还是因为天启皇帝的放纵,而其对于崇祯皇帝的阻拦就更加可笑,因为宦权在皇权面前就好比一个是太阳,一个是影子。

在说完了宦官的权力后,大家就应该懂得了宦官在明朝政治、历史中的重要性。而王承恩之所以能够入埋到明朝十三陵,那是因为其忠贞侍主的性格所致。

话说在李自成攻破了北京后,崇祯皇帝在看到这些匪徒在进入京城后的所作所为,心里是很痛心的,因为这大明的基业在他手里破了,这大明二百多年将近三百年的基业就这么被一群流民所攻破了,在他的心中有不甘心,有悔恨,也有委屈。于是再这样的一个时候,这个皇帝,这个年轻的皇帝慢慢来到了煤山,而此时此刻跟随在其身边的没有了往日的大臣,没有了往日的亲信,所有的只剩下这个叫做王承恩的太监了。在这个国破山河的时候,崇祯皇帝选择了自杀,选择了用自己的姓名来保护住天下的苍生。在看到自己的主子自杀后,这个有情有义的太监很是难过,(我在之前说过宦权是皇权的附属品,这就好像宦权是皇权的影子一样,当实体额定参照消失了,宦权也就消失了),所以其在看到自己的主子就这么死去后,他的心里即使也有万般的不舍,万般的悔恨,也不得不随着他的主子就这么去了。最后王承恩在煤山和崇祯一同自杀身亡,一起殉了国,一起去见了朱家和往日司礼监的列祖列宗、前辈。

后来,顺治皇帝知道了王承恩这样的事情,内心甚是感动,于是在为崇祯皇帝发丧的同时,也为这位殉国的太监修墓立碑,将他葬在崇祯的思陵门外,后来,康熙年间夜曾为王承恩竖碑立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6-13
在明十三陵中有一座很明显的太监陵墓,这座太监墓的主人是明末太监王承恩。在人们的印象中,太监通常弄权、狡诈、满腹坏水,但是王承恩并非如此。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后,崇祯皇帝被迫在景山上吊自缢,而陪同崇祯皇帝一同自缢的还有这位太监王承恩,当年李自成几万大军围困北京城时,明朝很多将领都卸甲归田,而王承恩却统领禁军,誓死抵抗。后来,清朝第一位皇帝顺治帝在为崇祯皇帝发丧时,还为王承恩修墓立碑,并将他安葬在崇祯皇帝的陵墓外,让他永远“守护”陵墓。
公元1644年,北京内城外响起了喊杀声,原来是李自成的军队已经攻了进来,在这个千钧一发的当口,还有一个太监在带领最后的亲兵在城墙杀敌,这个太监就是王承恩,据史书记载:“贼架飞梯攻西直、平则、德胜三门。承恩见贼坎墙,急发炮击之,连毙数人”说成白话文就是李自成的军队用云梯疯狂的进攻北京城的西直门,平则门,和德胜门,企图杀进紫禁城,王承恩临危不惧,指挥着禁军用火炮轰击乱匪,竟杀死数名叛军,然而寡不敌众,终于还是城破了。
第2个回答  2020-09-17

说起太监,大家对他们印象可能都不太好,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太监大部分时间都扮演着误国蛊君的角色。例如,秦朝时,著名太监赵高,联合丞相李斯,篡改秦始皇嬴政遗嘱,改立秦二世胡亥为储,接着杀害长公子扶苏,迫害蒙恬、蒙毅等大臣,在大权在握之后,肃清政敌,血洗朝政,就连曾经的盟友丞相李斯也没有幸免,最后死于赵高之手。

东汉末期,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权倾天下,搜刮百姓,致使民间民不聊生;唐朝安史之乱后,太监走上政治舞台,特别是唐朝末期,太监的权力已经超过皇帝,甚至可以决定谁来当皇帝;明朝时,宦官势力更加猖獗,刘瑾、魏忠贤等人都是著名的祸国殃民之人。刘瑾尽自己所能,讨好明武宗朱厚照,使其沉迷玩乐,不理朝政。而魏忠贤呢,在明熹宗朱由校时期,皇上称为“万岁”,魏忠贤自称九千九百岁,大权在握之后,干预朝政,排除异己,使得出现当时人们只知有忠贤,不知有皇上的荒唐景象。

在我国历代王朝中,太监大部分时间都是人们唾骂的对象。 但是太监也不只是只有祸害朝纲的害虫,当然了,也有因为对后世贡献巨大而名传千古的,例如蔡伦和郑和,以及今天要说的主人公—王承恩。

崇祯十七年时,明朝山河已经风雨飘摇,摇摇欲坠,紫禁城成为了最后一道防守线。李自成率领军队,在紫禁城外驻营,诺大的紫禁城,此刻被死亡笼罩着,李自成一声令下,将士们冲锋陷阵,大有不破此城不罢休之势。而城内呢,只有王承恩,带着寥寥数兵,死守紫禁城,与城外将士拼个鱼死网破。最终,因为人数上的绝对碾压,紫禁城破,王承恩跌跌撞撞的跑到崇祯面前,誓死保卫崇祯,崇祯在处理一切后事后,来到煤山,此时,只有王承恩依旧在他的身边。

崇祯看着紫禁城血流成河,满目苍夷,感觉愧对自己的老祖宗辛苦打下的江山,便在附近歪斜的老槐树上自尽了,王承恩在崇祯死后,也没有苟活,也吊死在旁边的海棠树上。在李自成被清军赶走之后,福临入关,将崇祯发丧之后,福临也为王承恩修墓立碑,并将王承恩葬在崇祯思陵的旁边,让他世代守护他的主人。而纵观历史在我国历代王朝中,因“忠贞”流传千古的大有人在。

但是因忠贞而出名的太监,仅有王承恩一个,他与赵高、魏忠贤等奸邪之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历史上对王承恩的评价也相当高,他的忠贞品质在清朝时期在流传甚广。他随君而伴,与君相从,无论生死的行为,也许就是后代记住他的原因吧。

第3个回答  2018-06-13
王承恩
就是陪崇祯皇帝吊死煤山的那个太监。李自成觉得他这个人是个护主忠臣,就把他葬在崇祯墓地“思陵”之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