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去世后,一般守孝多久

如题所述

三年。

在古时,父母亡故了,子女要守孝, 当官的儿子离任守孝三年,谓之“丁忧”。如果国家有急事,急需返职,还得皇帝亲自下旨,做臣子还可讨价还价。明代宰相张居正因父母去世没有守孝三年,因而身败名裂。

一种说法是:父母亲去世要在灵堂停放少则七天,多则过“五七”(三十五天)后下葬,下葬后其儿子要住在墓旁守孝三年。防止墓中亲人复活,以便及时解救。

另一种说法是:“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人生下来一般要由父母怀抱两年才能生活自理。加上在娘胎中的一年,共三年。儿女要报答这三年的怀抱之恩。

扩展资料

儒家的实际守孝时间为27个月,因为母亲用母乳哺育孩子要27个月。

孔子认为,守丧三年并不是礼的要求,而是个人之仁心的要求。君子在父母去世的时候,心情是悲痛的,而吃美味的食物,穿华丽的衣服追求的是快乐,这与悲痛的心情相矛盾,因此在守丧期间追求快乐,心不会安,而只有痛哭悲伤,内心才会安宁,才能满足幸福。

参考资料来源:平顶山新闻网(平顶山市委宣传部主管、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主办)-古代父母亡故后要守孝三年的来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守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5-11
按现在一般做法是按守“七”来确定。现在工作生活节奏很快,没有很多时间来做孝,所以有很多只守五七的,守足是七七。不论是做五七还是七七,做完“七”就可以恢复正常活动了(包括去除黑纱)。至于上班工作,一般大殓后就成。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5-11
守夜守夜,当然是守一晚了
第3个回答  2020-10-23

为什么亲人去世,后代要守孝“3年”?看完终于明白背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