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小学中高段学生简便计算的能力

如题所述

新课改的实施,使小学生实际计算能力和课堂表现不符的情况得到有效解决。尽管小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思维活跃,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并且能主动探究问题。但事实上,其基本的计算能力却出现了滑坡,不仅明显减慢了计算速度,同时也明显降低了计算正确率。如何才能真正提高高段小学生数学简便运算能力呢?本文提出了以下建议和措施,与同行之间交流和学习。
一、掌握基础知识,保证简便运算的准确率
要想学好数学,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充分掌握和理解数学基本知识是学好数学的前提。例如,学习小数的运算法则,必须先了解什么是小数,小数的数位是如何排列的,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小数的四则运算。小学高段学好数学的关键,是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对数学基本知识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如123.456这个数,首先要引导学生对小数点前后的数准确分清。个位、十位、百位依次是小数点之前的排列,其中1在百位上,2在十位上,3在个位上。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依次是小数点之后的排列,其中6在千分位上、5在百分位上、4在十分位上。分数的学习也是这个道理,首先应对分数的性质和意义充分了解,对真分数与假分数、通分与约分的含义真正掌握,只有熟悉这些基本知识,才能保证简便运算的准确率,这对于学好小学数学,灵活运用简便运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强化口算能力,提高学生简便运算速度
计算的基础是口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组织学生进行口算练习,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怎样才能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呢?教师可通过制作口算小卡片,在游戏中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让小学生随机挑选回答问题。通过温故而知新,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加深记忆。这样既能够培养小学生的记忆能力,加深对一些常见数据的掌握,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简便运算速度。如12.5%=0.125,50%=0.5,1/4=0.25,同时,还可让小学生对20以内的平方数进行背诵,如16×16=256,15×15=225等,这样不仅能提升小学生简便运算能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简便运算速度,使学生的运算质量大幅提升。
三、密切联系生活,熟练掌握简便运算技巧
“联系实际、注重生活”是新课程数学所倡导的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合理启发,在实际生活中,寻找知识的原型。帮助学生寻找规律,并学会总结规律,这样才能使数学学习效果达到最佳。例如,教师在教学生乘法结合律时,结合实际生活,对知识模型进行构建,在教学中对下面的题目进行设置:星期天,小刚和小伟去文具店买文具,他们准备买8支铅笔、8本作业本,每支铅笔3角钱,每本作业本6角钱,这样他们共需要支付售货员阿姨多少钱?对于他们所花的钱数,你能以最快的速度算出来吗?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会很快得出两种解题思路:一是分别求出8支铅笔和8本作业本的总价,再相加二者的得数,即 3×8+6×8=72(角);二是根据题目发现,两个人买的是相同数量的作业本和铅笔的,数量都是8,可通过相加二者的单价,再乘以数量,也就是(3+6)×8=9×8=72(角)。这时候,教师可适当地对学生进行运算规律的启发,然后告诉学生这种关系就叫做乘法结合律。通过对这个数学模型的形象构建,帮助学生对乘法结合律的含义更快地理解,同时也能对简便运算的技巧更好地掌握。
四、培养运算能力,逐步灵活运用简便运算
首先,应加强“简便习题”训练。简便运算对原来的运算顺序进行了突破,同时颠覆了四则运算。结合运算定律,对运算顺序进行重组。简便运算是对学生的创新性和灵活性进行考验,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没有一定的练习量,对于简便运算的各种方法就很难掌握和理解,所以加强练习对学好数学非常关键。而加强计算练习需要讲究方法,并非是搞题海战术,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小学生的特点是,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具有较弱的记忆力,容易形成模糊和错误的记忆。目前小学生具有较重的学习负担和较多的学习科目,无法保证其记忆品质。所以,在数学中对简便运算的强化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可集中各种简便运算的习题,通过反复不断的练习,而巩固记忆,加深认识。
其次,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对于同一问题找出不同的解决办法,比较分析哪种更简便,使更多学生相互借鉴,共同进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对同一道数学题采用多解的方法。通过分析和比较,找到更为简便的运算方法。可在班级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开展简便算法大赛,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将全部学生的思路进行汇集,使数学学习变得更为生动有趣。例如,在计算12×4×5=240时,可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先计算12×4=48,最后48×5=240。而思维敏捷的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另一种算法,即运用乘法结合律,先计算4×5=20,再用20×12,口算得出结果240。这两种方法相比较,显而易见,后一种方法更为方便和快捷。对于这些简便算法,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多运用,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进一步提升。教师传授基本的数学知识,是提高小学生简便计算能力的基础,同时,教师还应帮助小学高段的学生更好地掌握那些运算定律。对学生特殊数据背诵、口算能力和运算能力逐步进行培养,使小学生能快速和正确地掌握小学数学运算的简便方法。
五、教学方法多样,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处于小学高年段的学生,往往具有强烈的参与环境竞争的欲望,同时追求形式的变化多样。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限时训练、听算训练等多种多样的计算形式,让学生自己主动寻找解题技巧,不断提升高段数学简便运算的能力。在运算过程中,教师只是给予适时的激励和指导,并给予合理的评价,通过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促进其数学运算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六、优化教学方法,传授教学技巧
1.加深理解,自主探究
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对运算律进行理解和探索,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简便计算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初步感知和尝试计算一种新的简便方法,对计算的过程和方法进行了解。再引导学生对算式进行比较和分析,从中发现规律,对法则进行归纳和总结。最后再运用法则进行计算,加深学生的理解,对学生的演绎和归纳推理能力进行培养。例如,在“乘法交换律”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结合交换律的特点,猜想什么是交换律,举例子说明什么是交换律,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达。例如,有的学生喜欢这样的表达,86×68=68×86。通过研究体验,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乘法交换律,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出来。同时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表达,能让枯燥的法则和概念深入浅出。
2.辅助掌握,传授技巧
由于简便运算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所以要在短时间内灵活运用和快速掌握,并非易事。学生不仅要掌握一定的计算理论知识,也需要掌握必要的预算技巧。能够真正地化繁为简,是简便运算的宗旨。因此,教师在简便运算教学中,应传授学生必备的口算原则。例如,在进行152×48的计算时,很多学生习惯将152拆解成100+52,再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教师可适当启发学生,52×48,能够口算出乘机吗?答案一定是否定的,这样在点拨学生去拆52,运用另一种方式来求解。通过对这个原则的强化,促进学生在运算过程中,选择最优方案,对不同的计算方式进行尝试,进而真正提高简便运算能力。
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能进一步培养小学高段数学简便运算的能力,并且使小学生计算能力进一步提高,使数学计算枯燥变为有趣,由有趣变神奇。在提高小学生数学成绩的同时,也能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幅提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