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

如题所述

根据强制性规定对合同效力影响的不同,可以分为效力性规定和管理性规定,即取缔性规定,只有违反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才无效。
法律分析
效力性强制性规定,应当采取正反两个标准,一是肯定性识别,首先的判断标准是该强制性规定是否明确规定了违反的后果是合同无效,如果规定了违反的后果是导致合同无效,该规定便属于效力性强制性规定;其次,法律、行政法规虽然没有规定违反将导致合同无效的,但违反该规定如使合同继续有效将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也应当认定该规定是效力性强制性规定。二是否定性识别,首先,如果强制性规定的立法目的系为了实现管理的需要而设置,并非针对行为内容本身,则可认为并不属于效力性强制性规定,如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五十四条有关租赁合同应签订书面合同的规定以及租赁合同需备案的规定;其次,可以从强制性规定的调整对象来判断,效力性强制性规定一般针对的都是行为内容,而管理性强制性规定很多时候单纯限制的是主体的行为资格,如公务员法第五十三条对公务员禁止从事营利性活动的限制,并不妨碍其违反资格限制签订的合同的效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06

    《合同法》第52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此处强制性规定应作“效力性强制规定”理解,也就是说,并非所有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都无效。

    此处的合同无效并不导致整个合同无效,只是合同中涉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部分无效。

    根据最高法《合同法解释一》第4条,法律和行政法规应理解为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和国务院制定的性质法规,地方法规和行政规章不会导致合同无效。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1-08
下列强制性规定,应当认定为“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相对的是“管理性强制性规定”):

(1)强制性规定涉及金融安全、市场秩序、国家宏观政策等公序良俗的;

(2)交易标的禁止买卖的,如禁止人体器官、毒品、枪支等买卖;

(3)违反特许经营规定的,如场外配资合同;

(4)交易方式严重违法的,如违反招投标等竞争性缔约方式订立的合同;

(5)交易场所违法的,如在批准的交易场所之外进行期货交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