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草的产生有横纵两方面的渊源,其一是什么书体的草写,其二是二王草的演

如题所述

草书的源流及与字体、其它书体的关系

这个题目比较大,涵盖面比较宽,内容很丰富。现在先谈谈我的学习体会,但愿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何谓草书

我们研究草书,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草书。

陆锡兴先生在《汉代简牍草字编》中说:“只有形成一定书写法则的草写才被看作是草书。”

我很赞同他的这个观点。当有文字以来,在对文字的书写上就存在着正写与草写两种书体。当草写达到一定书写法则时才能称作草书,否则只能叫草写(草化)。

二,草书的宗旨

赵壹在《非草书》中指出:“示简易之指”,“ 草本简而速”,“ 贵删难省烦,损复为单,务取易为易知”。即是说草书的宗旨是“简而速”。 简易是为了“速”
就是快捷。草书的简易,不是书家可以随意为之,而是按约定俗成(亦即书写法则)去书写。陆先生说:“作为一种草体,社会约定性是非常重要的。约定性表现为使用上的稳定性与统一性。”

三草书的起源

自有文字以来就有书写的草化,即草写,这是从广义上而言。陆锡兴先生指出:“事实可以证明,草书是在秦末西汉之间产生” 的。

赵壹说:“盖秦之末,刑峻网密,官书烦冗,战攻并作,军书交驰,羽檄纷飞,故为隶草。”

他在此指出了隶草产生的时间是“秦之末” 以及草书产生的历史背景。

不少书论家也具有相同观点。

四,草书的起源与演进

关于草书的起源有两种看法。先说第一种,也就是多数人的看法,也可以说是传统的看法。我就这种看法谈谈我的初浅认识。

陆先生认为:古隶书就是篆书的草体,叫篆草或草篆。

其实古隶在先秦(战国时)就出现了,到秦始皇时,程邈在狱中“覃思十年,损益大小篆方、圆笔法,成隶书三千字……”我认为,程邈的隶书是在先秦古隶的基础上加以整理和充实的,它是八分隶及章草之前的字体,其实质仍属古隶之列。

草篆(古隶)实质上是隶变,从文字学角度来讲,隶变使汉字由古文字(即大小篆)演变为今文字,把象形变为符号,把篆体的曲线变为直线、圆转变为方折。由于笔画的改变,导致字形的变化,这是一场文字史上的大变革。

古隶(草篆)形成后,朝两个方向演进,一个是古隶的正写化,后来演变为八分隶书;另一个是古隶的草写,称为隶草,后来演变为章草。但陆先生没有谈到章草与八分隶书的关系。而事实上,章草的草法源于古隶的草写,但在字法上我认为应源于八分隶书,也就是说章草是八分隶书的草写,把古人写的章草与八分隶书相比较,就不难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而章草是西汉时史游写的《急就章》,使章草典型化,它标志着章草的成熟。东汉的杜度(操)、崔瑗书学史游,三国吴人皇象又师承杜度。皇象的松江石刻临摹本相对明朝的宋克及元朝的赵子昂临摹本来说更具有章草的代表性。

五,楷(真)书的形成与章草的关系

陆锡兴先生说:楷书的主要源头不是八分隶书而是章草。其理由是:“八分书尚未成熟之时楷书已具雏形,八分书正在兴盛之时,楷书已经作为一种字体被人重视。”其理由之二,认为:“楷书的永字八法所代表的基本笔画,都可以在汉代草书中找到。……因此,楷书笔画是出於草书”。甚至认为连字形也更接近楷书。

若按陆先生的论述则应是:篆书——古隶(草篆)——草隶(古隶的草写)——章草

——楷书。

而另一条演变途径则应是:篆书——古隶(草篆)——古隶的正写——八分隶书。

现在我们把以上古隶演化的这两条线连接起来,则应是:

草隶(古隶的草写)章草——今草——狂草

篆书——古隶(草篆)

正书古隶——八分隶书 楷(真)书

若是这样的话,就不难看出章草与八分隶书无关系;而八分隶书与楷书的形成也无关系;今草和狂草与楷书也无关系。这难道合乎汉字演进的规律吗?

而事实上,自有文字以来,其书体是先有正体,然后才有对正体的草写,而草写又促使原来的正体向新的正体演变。但是新的正体是在原来正体的基础上并吸收草体的可取之处(如笔画、字形等)而形成的。我认为它的源头应是原来的正体,而不是草体,譬如说,楷书的源头应是八分隶书。但章草的确起到演变的催化作用。

致于说《急就章》中有不少笔画与楷书的笔画“相似之处甚多……而且相当数量的楷书的前身就是汉代草书。”

这是事实。但八分隶书中也同样有不少永字八法中的笔画,。再就结构来说,八分隶书结体严谨、规范,演进到楷书也十分自然。因此,我认为楷书的源头应是八分隶书。而楷书的形成也的确承袭和借鉴了章草中不少合理元素,这是不可忽视和否定的。

关于楷书与今草、狂草的关系,我认为,楷书是母体,而行书、今草和狂草是对楷书的不同程度和不同形式的草写。任何草体都是对该正体的草写,绝没有没有正体的抽象草体。皮之不存,毛之焉附。我认为,行书严格地说,应属于草体,因为它是对楷书的初步简捷,例如:“红”
楷写为九笔,而写成行书“ ”
则是二笔,既简又速,并且“易为易知”,完全合乎草书的特点,只不过是对楷书草写的初级形式,而今草为中级形式,狂草为高级形式。它们是楷体的一胎三子。

六,关于篆书与隶书、章草与楷书的关系,张士东先生提出了完全与上不同的看法。他在《书法导报》2007年7月18日第七版上发表《汉字字体到底怎样演变的》,他说:他经过10多年对汉字的演变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发现“隶书是小篆变成的”
这个经典的结论是“毫无根据的结论”。“
说它‘毫无根据’是因为千百年来,还没有一个人拿出过任何一个字甚至一个部首的依据来证明(验证)过:小篆到底是怎样向隶书演变的,二者间的过渡字形是什么样子的”。他说,有人认为“‘隶书是草篆变成的,楷书是草隶变成的’。还是没有任何一个人拿出过一个字或一个部首的依据来加以验证。经不起验证的结论绝不可能是正确的结论”。

他说:“按现存的文字资料并按时序分别推出其渐变过程中的每个细节,从而发现无论小篆还是草篆与隶书之间根本不存在任何有关‘隶变’
的中间环节;相反,凡隶书与小篆和草篆不合者,似乎都能在甲骨文和西周金文中找到非常吻合的依据和继承关系。尤为重要的是,在按时序排比大批字体演变过程的图表中发现一个普遍规律:即整个汉字字体演变的过程完全体现了一个不断归整化、规范化和方块化的渐变过程”。

他用了8幅四体(大小篆书、隶书、楷书、草书)齐全的图表来证明汉字字体到底是怎样演变的全过程。这8幅图表包括“天——由西周金文演变为西汉隶书,再由西汉隶书演变为西汉草书”、“
草字头——由西周金文演变为战国后期的隶书,再由此演变为西汉草书”、“ 门——由西周金文演变为战国后期秦隶,又由此演变为西汉草书”、
“西——由西周金文演变为战国后期秦隶,再由西汉隶书演变为唐代草书(前期资料缺)”、“ 走字旁——由西周金文演变为战国后期秦隶,再由西汉隶书演变为草书”、“
女——由西周金文演变为战国后期秦隶,再演变为西汉草书”、“ 邑,右包耳——由西周金文演变为战国后期秦隶,再由西汉隶书演变为西汉草书”、“
皮——由西周金文演变为战国后期秦隶,再由西汉隶书演变为西汉章草,再由章草演变为晋唐草书(今草)”

由此8图表说明:隶书的源头是西周金文,而非小篆;战国后期的秦隶(即所谓的先秦古隶)来源于西周金文,;西汉草书源于隶书;而楷书是由隶书演化而成,而非章草;草书起源于西汉;任何一种草书都是该正体的草写,,
如:章草是八分隶书的草体、今草与狂草是楷书的草体。正如张先生说的:“‘正体’
始终是文字的主体”。再由西周金文的演变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金文的演变分为两个途径:一条是由金文演变为篆书,(包括大篆和小篆。秦篆以前的字体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都属大篆性质)小篆是秦朝的主要实用字体,西汉初期还在使用,随着隶书的实用逐渐普及,小篆则逐渐退出实用的舞台。另一条则是由金文演变为隶书,而隶书又有两条演变途径,即:正体则由八分隶至楷书;草体则由章草至今草、狂草。

他还认为:

草书是从隶书中分化而出的,所谓“草——行——楷” 的草书“正体化” 之说,实是无迹可寻。

战国后期的隶书非常成熟。因此所谓“秦文的草体” 发展成章草,章草又发展成隶、楷两体的说法与史实相距实在太远。

我认为他虽是一家之言,但说的有根有据,很有说服力。当然可供我们参考、比较,深入研讨,看谁说的有道理。希望大家多发表意见

七,草书的发展及其高潮

草书起源于西汉,而章草成熟于西汉,兴盛于东汉。其代表书家有西汉的史游,东汉的杜度(操)、崔瑗,东汉末的张芝(尤善章草,又创今草,而成为草书的第一位“草圣”)

晋代 西晋以章草为主,著名书家有索靖、陆机等。

东晋以今草为主,代表人物有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二人。王羲之开创了妍美流便的楷书新体,又为行草书创立了最高准则,被誉为“书圣”。

王献之打破其父王羲之一字一断的格局,而创立了字字相连的连绵草(即大草)。

南北朝及隋朝著名的书草家有羊欣、智永禅师(王羲之的七世孙)

唐代草书有著名的三巨头:即孙过庭、怀 素、草圣张旭。孙过庭是“二王” 草;张旭、怀素把狂草推向颠峰。另有贺知章、高闲等。

宋代的草书大家是黄庭坚,他在狂草上另辟蹊径。

元代有赵子昂、鲜于枢、康里夔夔。

明代初期有宋克的章草;中期的祝允明、王宠;明末有张瑞图、董其昌、邢侗、米万钟、徐谓等

清代有傅山、王铎等(王铎的草书倍受日本青睐,有“后王” 胜“前王” 之赞誉。后王指的是王铎,前王指的是王羲之)

民国有于右任等。

解放后有毛泽东、草圣林散之等。

关于草书发展的几个高峰,李木教先生在2009年2月18日《书法导报》第三版上发表《当代草书创作浅议》一文中说:“草书的发展,撇开文字沿革等实用因素,就草书的艺术发展而言,汉到魏晋是第一个高峰,以张芝和‘二王’
为标志;唐代是一个高峰,有颠张醉素;两宋是黄庭坚一个人的时代;明中叶到清初,则出现了中国草书发展群星璀璨、波澜壮阔的高峰,从董其昌、祝允明到王铎、傅山、黄道周、张瑞图等草书巨擘不胜枚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