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七八十年代有汉字简写吗?

如题所述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起初仅作为信息的载体,一种记录和传递信息的工具,到后来逐渐演变出书法这一支流(原谅我将书法称为支流,因为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意义要远小于其信息记录和传递工具的自然属性),历经了数千年的传承和发展。以发展的眼光来看,汉字和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领域一样,处于不断演变的过程中,而且同样有着自内而外和从外到内两种演变途径。

成规模、成系统的汉字最早在殷商时期出现,即甲骨文,后在西周时演化为大篆,具有笔画繁多、书写困难的特点。经过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国家各自封闭式的发展,汉字又演变出数种异化的字体,几乎变成了“文字乱码”,后来在秦初李斯等人大量整理、规范、简化工作之后,才在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全国统一的文字——小篆。小篆虽比大篆简化了许多,但仍然不便书写,于是在汉初开始出现隶书。这种由篆到隶大幅度的简化或许激发了人们的创新热情,以致隶书之后很快出现了草书(一般称为章草,不同于现代的草书写法)。后来在两晋时期和隋末唐初又经历了两次大的演变,先后形成了行书和楷书(实际上,行、楷在汉代已出现,但其规范、健全而成完整的体系则分别在两晋和隋唐时期),两者都可看做是对隶书的再次简化。后来在宋代时经过诸多书法家的创新,发展出真草(即行草),很快又简化为草书(一般称为今草,流传至今,不同于章草)。至此,汉字基本上形成了行、楷、草三大影响力最大的书体,此后各朝各代的书法家都是在这个大框架内进行发展和创新。清灭以后,中华大地上数十年都缺乏一个强有力的政权,由于军阀混战,各个地方的管理既封闭又混乱,以致复古和创新并存,汉字又出现了异化的发展,直到建国后的繁化简工作,才又一次完成了汉字的整理和规范。

这里要特别强调一点:元、清两朝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疆域的政权,而两朝推行的蒙文和满文教育也是汉文化史上仅有的两次从外到内的文字演化(现在的英语教育不能算,因为其并未有过完全取代汉字的目的和努力,所以也没有真正影响汉字的发展),不过后来在汉文化自然产生的抵抗之下而未能成功,这种深厚文化底蕴受到冲击而产生的抵抗遍布社会的各个领域,导致的结果是,元政权由于自身无法适应这种抵抗而在短短九十年后就被推翻,清政权在完全融入汉文化后,以汉人的文化和思维治国三百年。

从汉字的发展历史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汉字本身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几千年的时间里,它时刻处于演变和发展之中;二、汉字的演化进程是:甲骨文——大篆——小篆——隶——章草——行——楷——今草……并且整体呈现出不断简化的趋势;三、汉字的演变,基本上是由内而外的文化内部改革,仅有的两次从外到内的冲击也没能成功;四、汉字本身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适应力,其演化过程与政治稳定程度、经济发展程度、文化创新程度有着巨大关联。

结合汉字发展的特点,再来讨论建国后繁化简这一历史事件,就能相对比较理性和客观了。

首先,从汉字发展的历史来看,简化是一个大的趋势,其过程有些类似于汉族服饰的简化。早在1909年,陆费逵就发表了题为《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的文章,第一次公开倡导使用简体字,后来,钱玄同、胡怀琛、刘复等学者也相继发表相关的论文,发起了汉字简化运动,影响不断扩大,国民党政府教育部甚至在1935年公布了《第一批简体字表》,只是之后受到抗日战争爆发的影响,推广才没能继续,不过大量学者在抗战时期避入陕北红色地区,继续相关的研究,从而使得汉字简化运动没有因此而中断。可以说,建国之后开始的大规模汉字简化工作只是之前汉字简化运动的继承和发展,并没有违背汉字的演变规律。

其次,民国时期持续了数十年的军阀混战,加上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全国一直处于事实上的分裂状态,互相之间缺乏文化上的交流,这就使得汉字在各自封闭、狭小的空间内独立发展,虽然有政府统一发行的书籍、报刊的统一写法,但是,连学者和知识分子之中都出现了复古、创新等不同的汉字书写流派,更何况各个地区的民间封闭式发展?此外,由于常年战乱,军队和百姓都经常处于迁徙的路途中,从这一时期的很多书信里可以看出,日常的记录和书信交流往往是匆匆下笔、匆匆收笔,这也导致了大量简体字的出现和异化。这种类似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字混乱状态固然有利于书法作为艺术的创新和发展,但在建国后九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依然保持这种状态,则显然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自古以来大乱之后就需要大治,因此此时进行汉字的整理和规范就是很有必要的。

再者,汉字简化的一个重要驱动力就是“使书写处于约易”(见1932年民国政府教育部编订的《国音常用字汇》)。建国后经统计,1949年全国文盲率达到了80%,在中华大地上一片断壁残垣急需建设的情况下,解决教育培养人才成了政府必须严肃考虑的紧迫问题,进而,加快汉字简化规范工作以减少学习、书写、阅读难度也就自然而然成了被采取的措施。1951年,政府公布了《第一批简体字表》,收字555个,之后多次进行修改和完善,直到1964年文改委(即1952年成立的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出版了《简化字总表》,共规范2238字,开始推广使用并延续至今。此外,为了更加利于汉字的学习,在此期间,文改委还研究、整理和公布了汉语拼音的符号系统(1958年公布,采用拉丁文符号)。从建国到现在,仅仅过去了60多年,中国的人口素质就完成了巨大的提升,文盲率从1949年的超过80%降低至2010年的8.72%。这其中固然有改革教育体制、加大教育投入的缘故,但不能否认,简体字和汉语拼音的推广和使用,对于提升13亿人口的文化素质,是有着巨大积极作用的。

最后,还有一点需要明确,今天我们使用的简体字,并非是建国初期繁化简工作“造”出来的。从汉字的发展史可以知道,草书从隶书之后就出现了,并且,在行书、楷书出现之后,历代草书书法家不断地对行、楷进行简化,期间又与自身独立发展的成果相结合,使得许多单字的草书写法与其他写法大相径庭,后来由于书写简单的要求,草书影响越来越大,广泛地被应用于日常书写之中。而建国后的繁化简工作,就是基于对草书的整理和规范,比如“书”、“尽”、“鱼”、“马”等字就分别来源于“书”、“尽”、“鱼”、“马”等字的草书写法,这种取字方式覆盖了全部简体字的80%以上,剩下的字由学者讨论并结合隶、行、楷体和当时民间一些广泛使用的写法来确定。因此,这项工作只可说是对汉字的整理和规范,与李斯等人对于篆书的统一工作具有相同的作用,是汉字由内而外的自然演变,并不能说是对汉字从外到内的推倒重来,至于“对中华文化的阉割”这种言论,提出者如果不是完全对中国书法无知,那就是别有用心了。目前在香港、台湾、东南亚等部分国家和地区,虽然依然沿用繁体字,但相比古代和近代汉字,也发生了变化,甚至消失了一些旧字,产生了一些新字,这些同样都属于由内而外的自然演变,符合汉字的发展规律。

建国后的繁化简工作对汉字本身来说,并不是一种重启,而是一种文明的延续,后来陆续公布的第二、第三批简体字,就是因为修改过多不利于文化的传承而很快被废除。在这件事情上,老一辈领导人的“所取”和“所舍”,都是站在民族和文化的高度来抉择的,具体实施时虽有小处的修剪和割舍,却并没有破坏中华文化的主体,相反,它为继承和发扬中华文明的精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承载者,其底蕴之深,文化之厚,使其作为世界上极少数仅存的象形文字,历经数千年不灭,而中华书法的或英姿隽迈,或苍劲古朴,或行云流水,或雄健洒脱,则数千年来让无数书者魂牵梦萦。曾经有人说英文的教育会使汉字消亡,后来又有人说信息时代的到来会让中华书法灭绝,可是直到今天,汉字依然在演变和发展,甚至走出了这块它赖以生存的大陆,在全世界流传开来,不断展现着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而且它必将与华夏文明的血脉紧紧相连,永远傲然挺立于世界的东方。

摘自百度网友,谢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1-05
现在通用的简化字是七十年代未推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