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私法案例分析:1999年7月,中国公民甲被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顺风公司聘为外派船员......

1999年7月,中国公民甲被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顺风公司聘为外派船员,双方签订了外派船员合同书。合同书规定,外派船员自离开中国国境时起,在外轮工作期间因公致伤、致残和生病、死亡,均按照中国国家劳动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顺风公司和南京大力拆船公司签订了雇佣船员合同,同年7月25日,甲即被外派受雇于大力公司下属的巴拿马籍“爱灵顿”轮工作。期限为2年。大力公司依据和顺分公司签订的雇佣船员合同第21条“关于船员受雇期间的人身、行李安全办好保赔协会的保险,其条件相等于《香港雇员赔偿条例》第282章”的规定,对包括甲在内的受雇船员在南京保险公司投保了人身保障和赔偿险。
甲受雇后,即随船工作。1999年11月28日,爱灵顿轮在土耳其汉杰港卸货,甲在机舱固紧舵机底座螺丝时,左手食指被砸伤,中止也受伤。经当地医院简单处理后,于同年12月1日被送回北京。经国内医院治疗,终因伤势过重,受伤的左手食指被截掉一节。住院期间,甲共支付了医疗费用人民币12万元。出院时经法医鉴定,其左手食指第一节短缺,近掌指骨关节僵固,指关节大部分能活动。鉴定费人民币100元。甲出院后,多次找大力公司解决伤害赔偿之事,均被拒绝。甲遂于2000年7月1日向南京海事法院起诉,认为顺风公司与大力公司签订的雇佣船员合同第21条规定,是顺风公司为了船员利益而争取到的传动对此种雇主责任的承诺,故要求大力公司支付2184美元的保险赔偿金,赔偿其工资损失4500元和医疗费12万元。
问:
1、根据本案上述案情,我国法院在审理时应如何定性?
2、在适用法律上,我国法院可援用相关规定是什么?为什么?
3、在本案中,能够适用《香港雇员赔偿条例》?为什么?

[正确答案]
(1)本案可以识别为涉外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本案中的涉外因素是侵权行为的事实发生在外国领域,且原告在外籍轮船上工作。
(2)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46条第1款的规定: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适用侵权行为地的法律。 当事人双方国籍相同本或者在同一个国家有住所的, 也可以适用当事人本国法或者住所地法律。 在本案中, 侵权行为发生地是土耳其, 似乎应适用土耳其法律。 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87条的解释: 侵权行为地的法律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和侵权结果发生地法律。 如果两者不一致时,人民法院可以选择适用。 本案中, 甲回国治疗时被确诊为截肢, 并因此而支付治疗费, 可以被认定为侵权结果发生地。 这种结果发生在中国境内, 因此可以适用中国法律。 另外, 本案中,双方当事人的国籍相同,并在中国有住所,也可以适用中国法律。
(3)不能适用于本案。本案属于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问题,不是合同上的责任。并且甲只是合同一方为履行合同所提供的劳务人员, 其所发生的人身损害赔偿法律关系与该合同法律关系无关, 主张人身损害赔偿的权利主体只能是受害人本人, 海达公司不能代替。 所以,本案中不存在适用“香港雇员赔偿条例”的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