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正常体温37度,但为何气温37度时会感觉到很热?

如题所述

人体的正常体温在36~37℃之间(也会高于37℃),如果温度低于人体的正常体温,人体的新陈代谢会变慢,低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人出现休克、危及生命;当人的体温超过37℃时,会被判定为低烧或高烧,同样也会导致人体出现一些问题,严重者会危及生命,但需要注意的是,正常体温、体感温度、气温之间三者并不相同。

什么是正常体温?

在前文中提到了“正常体温”这个概念,人体的正常体温在“36~37℃”之间,虽然有些人的体温会超过37℃,这是个别现象,体温会随着人类自身变化、外部环境变化而变化。

影响体温变化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性别、年龄、运动量、情绪等等,但这种变化一般会保持在正常温度区间内,如果人体处于“非正常体温”状态下,比如南、北极或患病等,会导致人体体温超出正常范围区间,低于36℃或高于37℃,导致人体的新陈代谢降低或加速。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甘肃白银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事故”,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天气变化较大”,导致部分参赛选手的体温低于36℃。

综上,我们可以把“维持人体生命正常运行”的温度,称为“正常体温”,人体体温保持这个状态,可以更好地进行新陈代谢,是将物质转化为热能的最佳温度。此外,人身体上不同的部位,体温也是不同的,比如人体的直肠温度要高于37℃,而腋下的温度介于正常体温区间,患病时测量的体温多为“腋下”。

什么是体感温度?

体感温度比较特殊,它没有固定标准,只是根据人体皮肤感知状态、外界环境的变化,结合自然因素,比如气温、水汽压、湿度、风速等,综合评定确定出一个“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在天气预报中听到的“体感温度”,就是这么产生的。

简单点说,体温度指的就是人体感受外界冷暖的程度,当所处的环境(温度)让人体感到舒适时,就是“最佳体感温度”,当外界环境较冷或较热时,人体会感觉到不适,在气象学里,人们用“风寒指数”和“酷热指数”来衡量“不适程度”。

此外,最佳体感温度是针对人类族群设定标准,但这个标准并非一成不变,受个体因素、外界环境变化而变化,同样的温度,有些人会感觉到舒适,但有些人会感觉到不适。

气温37℃时,人会感觉到很热?

排除地理和个体因素,人体最佳体感温度为18~28℃,冬季温度略高、夏季温度略低,当人体处于这类温度的环境中时,既不会感觉太热、也不会感觉太冷。但这并非人体感受温度的极限,人体在干燥的环境下可以耐受超过100℃的高温,依靠保暖衣物同样可以在低于0℃的环境里生存、活动。

不过有一点要搞清楚,人体保持正常体温是为了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但不代表人体就喜欢处于37℃左右的环境里,要知道人体皮肤表面存在大量的汗腺、皮脂腺,当外界温度升高时,人体内的新陈代谢会加速,皮肤会出现“呼吸现象”,排出大量的汗液或皮脂,通过这种方式调节人体梯恩,当气温到达37℃时,虽然没有超过人体正常体温温度,但却会加快人的新陈代谢,让人感到非常的热。

此外,体感温度与气温是两回事,体感温度≠气温,受气温、湿度在空气中的占比影响,比如夏天的阴雨天气,虽然气温较高,但因为空气湿度占比较大,体感温度要低于气温。所以,哪怕人体的正常体温在36~37℃之间,也不代表人喜欢呆在37℃的环境里,因为这明显超出了“人体最佳体感温度”范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14
是因为人体内部最热的气温只有37度,但是我们的手和脚或者是皮肤接触的温度一般都是20多度,所以到了37度的时候会感觉到特别热。
第2个回答  2021-12-14
虽然人体的正常温度是37度,但是外界的气温37度和人体内部的温度37度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外界的温度到达37度的时候就会感觉非常热。
第3个回答  2021-12-14
因为人体内部的体温是37度,体表温度可能会稍低一些。如果外界温度达到了37度,已经算高温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