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特别喜欢存钱,一个月不存就感觉像犯罪一样,是不是一种病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5
我也是,有这种心态,我每月工资除了给妈妈零用钱(其实她有退休金的,就给1000零花)买2000基金定投,一半生活开销控制在3000以内,这样几乎每个月能存5000左右。我也觉得自己很变态但是就是改不掉,从小穷,单亲家庭长大的,总觉得花钱有负罪感,有一个月试着不存钱,大手大脚的,买衣服化妆品保养品办了健身卡,结果都没怎么用,健身房也没怎么去!现在很焦虑,快结婚了这种病态将来怎么和另一个家庭相处!很纠结!

我觉得像我这种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来说,存钱真的很有必要!我来说说我的亲身经历吧!我的父母没有工作,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因为某种原因我父母只生了我一个女儿,从小我就知道,赡养父母是我一个人的责任,我也知道他们会老,人老了必然会有病痛,我怕他们有事时而我没有钱,所以,自我工作以来,我一直有存钱的习惯……直到去年突然间我爸出了车祸,没多久我妈又查出了癌症,双亲同时住院,我爸的住院费用是我垫付的,虽说以后保险公司会赔,但现在也还没赔,我妈虽说有农村医保,但也不是全报,自己也要出,当时我特感激我自己,感激我一直以来都有存钱的习惯,能在需要时拿得出来,要不然,我上哪找钱交医院,怎样对得起自己的双亲?所以,我觉得存钱不但不是病态,而是非常的必要!不喜勿喷,谢谢

不是啊,我觉得拿我个人来说跟小时候的成长环境有关,以及现在的家庭有关,小时候家里一直就是我爸一个人挣钱养活我们三,家里经济不是很好,我妈舍不得给我买东西衣服,更别说贵的了,实打实的穷养,特别自卑,有了自己的家庭以后现在因为限购买不了房子,钱呢只能说够花,所以在钱方面我特别没安全感,归根结底还是家庭经济不好导致的,但是呢我又特别能花钱,我每个月会存点,就是比较少,我又戒不掉不买东西的习惯,纠结啊,所以如果我不工作没有收入来源,我是超级没安全感的,真的当一个女孩子,尤其是有家底经历好的,多半这方面的经济安全感还是好的,毕竟有底气才有安全感

一个人特别喜欢存钱,一个月不存就感觉像犯罪一样,是不是病态。回答肯定不是病态,只是你太缺乏安全感了,性格太执拗了。

“一个人特别喜欢存钱,不存钱就感觉像犯罪一样”,你这个情况让我想起孟非主持的一个综艺目,“节目里有个妈妈向孟非告状,说她女儿一有钱就买房子,买那又破又小又便宜的房子,还全是贷款买房,因为房子太多了,每个月都记不住那天要还房贷,让她妈妈帮忙记,她妈妈也怕忘记了,就希望孟非劝劝她女儿不要再买房子了。当镜头对着那漂亮的女儿时:她自己也没有办法,她省吃俭用,每天都在计算存款和房租,当存款和房租加到一起够一个首付时,她就满城的找最便宜的房子,把它买下来(房子还没有限购)”。

看到这个节目,看到观众哈哈大笑时,谁能想到几年的时间,那个女儿的房子翻了两三倍不止,一个二十几岁的小姑娘,年纪轻轻的就实现了财务自由。这正应了唐寅 《桃花庵歌》里的一句话:“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所以一个人喜欢存钱,喜欢节俭,这不是病态,这是中国人民的优良传统。

如果你省吃俭用,把钱全部存着,你看一眼卡里的数字就觉得快乐,那你就该存钱。如果把钱存着,看到喜欢的衣服不买,喜欢的饰品不买,觉得不快乐,你就该花钱。挣钱的目的是为了自己在这个世界里生活的更舒服,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况且你每个月有为自己定下存款目标,也不是一无所有,为什么要为这个苦恼?你只看到别人比你少花了多少,却没看到别人隔着橱窗的目光。每个人对生活的态度不一样,自己认为快乐的方式就是最正确的生活。人生短暂几十年,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该闹闹。

这不是病态,而是缺少安全感。卡里有积蓄,让你心里有安全感。

我觉得这并不是坏事,计划规划好自己的收入开支,并能每个月存下钱,说明有一定的理财水平,这可比大手大脚花钱好多了,是吧。要对自己建设起一个自信心,这个行为是值得肯定的。

当然,如果这个月没有存下一分钱,这时候,自己的心态变得烦躁不安了的话,正如你描述的,用犯罪来形容,这时候需要调节下自己的心里,这种想法是不可取的,你采取了负面的想法来描述,试着用正面积极的想法来调节,这个月没存下钱也没事,以前存下了,而且钱留着到头来还不是为了自己花。

总之,让自己整个人生往积极阳光方向走,相信自己,可不能犯罪病态来否定自己哦

向你学习。

我和你正好相反,只要有点钱,就要给花了,觉着还有点钱,就想买这个,想买那个,到头来,一分钱也存不住,一年到头下来,就剩下最后一个月的工资回家过年了,过完年就是负债。

有计划的存钱,该花的花,不该花的钱不花,合理计划,每个月有存钱,这个不算病态。

我曾经计划过每月存多少钱,但是屡次都失败了,坚持不下去,发了工资先给自己买东西,这个习惯很不好,加上工资低,物价高,钱不经花,根本存不下钱。

人的大脑,有一块成为愉悦反射区的地方。这块区域受到刺激,就会释放内啡肽,就会使人愉悦。每个人的这块愉悦反射区对不容的刺激是不同的。比如说,有的人看到花,这个区域就有所反应,就会让这个人感到愉悦;而又的人看大钱,这块区域就会有反应,然后这个人也会快乐。

所以说,你就是这个区域对钱敏感的人,

当今 社会 的生存准则是,只要你的行为没有伤害到其他人的利益,一切都是自由的。不要把什么都归结到病态。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要成为自由的人,首先就不能被自己的欲望给控制,如果有一天你觉得这个行为不好,你可以轻易的拜托这种行为,那才是真正自由的人。

存钱是获取安全感的方式,受过苦的人都喜欢存钱,因为老百姓的生活很多时候不可预知的,老百姓不仅工作收入没有保障,就连教育和医疗也是无法预见的开支;正因为对明天的信心不足,今天你工作,明天就可以要你下岗,也许一场大病洗劫一空,所以只能用存钱的方式避免将来的危机。可买可不买的就不买,一直忍着不花,

90后的都是超前消费,我是70后的思想老化,我个人认为,不存钱,房子谁给你买?不存钱,病了谁来救?不存钱,老了谁来养?老百姓至少明白一点,那就是:有钱才是硬道理。

每月定期存钱,我认为这不是病态,古话说得好,“月月有存粮,明年不饿荒”。
首先,国人对钱财方面,都相对保守,这与中国一直以来作为劳耕农作、靠天吃饭的生存习惯有关,大家都保持着宽裕时节进行节省存粮,闹荒时候才能生存下去的习惯。

从现在 社会 大环境还是医疗环境,甚至是就业环境,特别是年纪偏大,又没有一定技术的人群,在 社会 上普遍都存在着非常不乐观的现状,如果目前每个月有收入的前提之下,进行一些存钱的习惯,积少成多,若干年以后说不定还有一些存款救急,无形中也增加了自己在困难时期,个人还是家庭的抗压能力。俗话说得好,有技旁身,温饱可保;有钱旁身,人心不慌。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也说不定就遇到了急用钱的时候,平时月光族,目前国内 社会 福利,也远远达不到发达国家的“有病可治,老有所依”的程度,平时没有存钱的习惯,是活在完全没有安全感可言的,所以,平时力所能及的存钱,不但不是病态,而是必须的。

但是也不能因为存钱而存钱,平时对自己的生活还是家庭要做一些合理规划,合理存钱,合理用钱,不能做所谓的“守财奴”,日常该用的钱还是要用的,比如老人、小孩的身体 健康 开支,小孩的教育开支等,以及在经济能承受的前提之下,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这些,都是要及时而且必要的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