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谈谈目前我国学前儿童家教育面临什么样的问题?

如题所述

(一)教育内容不合理

由于人们长期以来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观念认识上的偏差,所以我国目前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内容上,采取重养育而轻教育,重知识灌输而轻道德培养,导致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出现了学前儿童缺少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缺少诚信教育,缺少做人的基本规范教育等教育欠缺和空白。主要有以下表现 :

第一, 许多家长对幼儿家庭教育的认识仍存在很大的片面性,他们把幼儿家庭教育与智力教育等同。把学习生字、计算、背诗、学习外语当作幼儿教育的主要课程,而疏忽了对幼儿的品德、意志、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从而给幼儿的人生带来严重的影响。

第二,很多家长在幼儿的家庭教育中,重视儿童知识的学习,但同时忽略了道德教育, 容易使儿童性格自私,不重视社会公德,不懂得承担责任、与同龄儿童的交流出现人际关系障碍。如现在的二孩政策, 使很多符合条件的家庭想要生育第二个子女,但这件事往往受到来自于第一个子女的阻碍 ,这是儿童道德教育缺失和自私的一种表现 。

(二)过分溺爱孩子

现在的家长,对学前儿童普遍的娇生惯养,特别是目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有很大一部分来 自于实际看护和照顾儿童的祖父母,隔代教育更加过分地娇宠和溺爱孩子。家长这样无原则的娇惯,很容易使幼儿产生任性的、骄横的、不讲道理的不良习惯,并在心理上加以强化。同时,对幼儿的保护过度,过分的溺爱、娇宠,会使幼儿失自我生活的能力,也不利于培养幼儿克服困难和处理实际事务的能力。 虽然家长的爱是催化幼儿智慧萌芽的阳光,是幼儿形成良好品质的土壤, 但如果家长对幼儿的爱超过了限度,则容易形成孩子不健康的个性。当儿童被过分溺爱,家长忽略其犯下的错误而过度包容,就会使儿童的心里产生巨大的变化,比如以 自我为中心,不接受家长的引导,不承认错误和推卸责任,不允许让自己不满意的事发生,使得日后其他环节的教育更加艰难 。

(三)代替代劳,劳动教育薄弱

培养学前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和劳动习惯,是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不仅可以使幼儿增强体质,掌握基本的生活知识和技能,促进身体发育,还能促进幼儿的智力的发育、思想进步以及意志的发展,是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但在现实生活中,家长首先对孩子的弱小产生过度的保护意识,认为孩子并没有能力完成独立进行简单的劳动,因此孩子的一切劳动都由家长代替,人穿衣吃饭的简单的事情, 很多孩子也没有机会独立完成, 天长 日久, 致使孩子形成一种错误的认知, 认为自己的分内事由家长代劳是理所当然, 这样的孩子在接触社会后往往会逃避劳动 , 推卸责任, 害怕工作和任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2-28
一、全面发展与发展特长:
1、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全面发展和发展特长的矛盾,是家长必须认真对待并妥善解决的问题
2、木桶理论认为,木桶是由多快木板组成,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所有木板的共同长度和质量,孩子各个方面如体力、认知、语言、情感、社会性、审美等类似一个木桶,学前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应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孩子各方面都得到增长,全面提高幼儿的能力和水平.
3、在学前阶段,由于孩子的兴趣爱好非常的广泛而又不稳定,因此,家长只能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创造条件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使孩子的个性得到发展。
二、针对孩子的不同个性因材施教:
1、在孩子的个性发展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遗传的作用越来越小,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就越来越大,个性差异也越来越明显。
2、孩子的个性特征不同,教育和训练也应因人而异,做到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因材施教。
3、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必须承认、正规、了解孩子的个性特征。发挥孩子的不同优势,使优良个性发展,不良个性纠正,应当根据孩子的个性倾向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势利导,促使发展。
总之:学前儿童家长要全面关心孩子,使孩子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使孩子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把子女培养造就成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2-31
一、全面发展与发展特长:
1、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全面发展和发展特长的矛盾,是家长必须认真对待并妥善解决的问题
2、木桶理论认为,木桶是由多快木板组成,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所有木板的共同长度和质量,孩子各个方面如体力、认知、语言、情感、社会性、审美等类似一个木桶,学前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应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孩子各方面都得到增长,全面提高幼儿的能力和水平.
3、在学前阶段,由于孩子的兴趣爱好非常的广泛而又不稳定,因此,家长只能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创造条件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使孩子的个性得到发展。
二、针对孩子的不同个性因材施教:
1、在孩子的个性发展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遗传的作用越来越小,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就越来越大,个性差异也越来越明显。
2、孩子的个性特征不同,教育和训练也应因人而异,做到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因材施教。
3、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必须承认、正规、了解孩子的个性特征。发挥孩子的不同优势,使优良个性发展,不良个性纠正,应当根据孩子的个性倾向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势利导,促使发展。
总之:学前儿童家长要全面关心孩子,使孩子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使孩子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把子女培养造就成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