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为几级?各有什么症状?怎么治疗?

如题所述

心力衰竭的分级及其症状和治疗方法
心力衰竭,通常称为心衰,是指心脏因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无法有效泵出血液,导致静脉系统淤血和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一种病症。其核心症状为肺淤血和腔静脉淤血。心衰可分为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两种类型。
急性心力衰竭
急性心衰是指左心功能突然下降,导致心排血量急剧减少、肺循环压力升高和周围循环阻力增加等症状。患者可能出现急性肺淤血、肺水肿,甚至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衰可能是慢性心衰加重的结果,也可能由心血管疾病突然发作引起。治疗急性心衰需要紧急抢救措施。
慢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衰是指持续存在的心力衰竭状态,病情可能稳定、恶化或失代偿。慢性心衰的症状和体征包括气促、液体潴留等,且患者已有结构性心脏病的基础。
心力衰竭的分级方式包括:
1. ESC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分级
Killip分级用于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衰程度,分为四级,级别越高,死亡风险越高。
Forrester分级是基于急性心肌梗死发展而来,同样分为四级,死亡风险随级别增加而升高。
“临床严重性”分级是根据末梢循环和肺部听诊进行评估,分为四级,适用于慢性心衰患者。
2. ACC/AHA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
该指南将心衰分为A、B、C、D四个阶段,每个阶段代表不同的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策略。
3. ESC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修订
特别提出了舒张性心衰的诊断标准,关注于左室舒张功能的异常。
治疗心衰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的调整以及必要时的手术治疗。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心衰分级来制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