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楼为何因老乡的一句话再也没回去?

如题所述

刘亚楼为何因老乡的一句话再也没回去

阔别家乡三十年,率军取得强渡乌江,飞夺泸定桥光辉战绩的开国上将刘亚楼为何因为老乡的一句话再也没回去过?这老乡究竟说了什么,又和他有着什么关系?刘亚楼将军的一生又经历了什么?在朝鲜战争时,中国的空军击落了三百余架战机,这可让美国人吃了一惊。之前还对航空事业一窍不通的中国竟然在这方面突飞猛进,这可着实让美国人搞不懂了。而中国空军事业得到了如此快的进步,都得益于将刘亚楼的努力。

刘亚楼于1910年出生在福建省的一个小山村里,在1929年加入共产党后,刘亚楼从班长一步步走到了开国少将的职位,在这过程中刘亚楼为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这期间,他参加了大大小小的战争,走过长征路,参加过反围剿,更是强渡过乌江,进行了抗美援朝。在他的革命生涯中是丰厚的一生,也是硕果累累的一生。而他在学习中更是勤奋刻苦。

1939年,刘亚楼在苏联的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天资聪颖的她很快就突破了语言的困难,完美的掌握了俄语。甚至在学院毕业后,刘亚楼到苏联红军实习中,还被授予了少将的职位,参与了苏联卫国战争。在斯大林格勒提出的反攻作战计划后,苏联高层很快就锁定了头脑聪颖的刘亚楼,并且希望他加入苏联的国籍。可对于刘亚楼来说,身份和地位并不是他要追求的,他的志向在救中国于水火之中。很快,刘亚楼随苏军回国,参加了中国东北的抗战。

周恩来曾对刘亚楼进行评价“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在解放战争期间,刘亚楼担任了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和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校长。在这里的他,制定了多条有效的作战计划,并且将他在苏联所学的知识,悉数都教授给了学生。不仅培养了参谋人员的业务能力还为战时测绘军用地图培养了专业人才。

建国后,刘亚楼受毛主席任命,不仅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还先后组建了七所航空学校。在建设空军时,刘亚楼还定制了“一域多层四四制”的航空部队的战术原则,并且提出了“稳步前进,完成计划,提高质量,保证安全”的飞行训练方针。也正是在刘亚楼的正确指导下,在朝鲜战场上,中国空军打出了漂亮的成绩,更是从无到有,创造了让人难以置信的奇迹。尽管拥有了硕果累累的一生,但是,在刘亚栋的心里仍旧有一些负担和愧疚,所以,他久久没有回到自己的家乡。

终于在建国后,刘亚楼回到了自己阔别已久的家乡。离开家乡的时候,他带着一腔热血,回到家乡时,虽然事业有成,却并没有建功立业的兴奋和喜悦。因为和他一同参加抗战的26位年轻人,早已抛头颅,洒热血,战死在了战场上。就这样,他怀着复杂的心情回到了乡里。

刘亚楼回乡的消息一下就在村里传开,村里的百姓很是激动,不仅是迎接这位抗战名将,更是带着自己的期盼,期盼着自己的儿子,自己的丈夫可以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当刘亚楼站到村口正和村民热情的打着招呼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拄着拐杖,步履蹒跚的老人走到他的身边问道:马头,我家的文贵没有回来吗?这时的刘亚楼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了。不禁泪流满面的对着老人说“婶啊,文贵在和着毛主席过草地的时候牺牲了,他让我告诉你,他没给你丢脸,他是好样的。”

一将成名白骨枯,将军的眼泪里蕴含着复杂的心情,是对父老乡亲无尽的愧对,可是战争是残酷的,没有不死人的。荣誉与痛苦并存,不能面对,只能深深的藏在内心里。老人得次消息后,落寞的回了家。而后来接连打探自己孩子的乡亲,也都得到了相同的答案。在跟随刘亚楼投身革命事业的26位年轻人,除了刘亚楼无一生还。倍感愧疚的刘亚楼登门拜访向烈士亲属致歉,后来的他也再也没有再返乡探亲,反而是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空军的建设中。鞠躬尽瘁一生的刘亚楼,也在1965年,因过度劳累患上肝癌,与世长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