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谁被称为医圣

医圣是谁,为什么被称为医圣

东汉的张仲景,名副其实的“医圣”,最主要的成就不是因为其高超的医术,而是他写的一部中医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本著作《伤寒杂病论》,这本书从东汉到现代社会几乎是每一位中医的必修课,在近两千年的时间里中医就是靠着这本中医“百科全书”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另外张仲景确立了中医辨证治疗手法,使得毫无用处的封建迷信的治疗方法直接剔除出中医体系,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草纲目》也是在《伤寒杂病论》的基础上写出来的,这已经获得了中医界的普遍认可。
张仲景也因为其高超的医术和医德赢得了当时普通百姓的高度赞扬,中华传统美食“饺子”就是张仲景发明的,最开始的饺子称为娇耳因为形状像耳朵,主要是由发汗、补阳的中药材和羊肉做的,目的是治疗耳朵冻伤的穷人。
“对症下药”这一成语也是形容张仲景的,其原意是针对相同的症状要了解致病的不同原因,从而针对性的治疗,但治疗方法不限于医药,也可以是别的方法,只要能够治病,不局限于手段。
张仲景凭借多年对民间常见疾病的研究,用其高超的医术救治了无数的平民百姓,更创作了不朽医学著作,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典故,称其为医圣毫不为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1-04
医圣生平简介:张仲景,名机,东汉南阳郡涅阳人(今河南省邓县穰东镇),约生于 公元150年,卒于219年。

  东汉末年,屡起大疫。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系统地总结了汉代 以前的医学精华,根据自己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著《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后世医学者称张仲景为"医圣",奉"伤寒"、"金匮"为医经(唐宋以后将《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从魏晋及今,一千六百多年来,一直是学习中医必读的经典著作。中医"四大经典",张仲景一人就完成了两部。他所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灿烂明珠,从而使中华民族的医学独具特色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自隋唐以后,张仲景的著作远播海外,在世界医学界享有盛誉。从晋朝到现在,中外学者整理、注释、研究、发挥《伤寒论》、《金匮要略》而成书的已超过一千七百余家,这在世界史上亦属罕见。张仲景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史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学说哺育了世代名医,至今依然是"道经千载更光辉"。

  据史料记载,张仲景天赋聪颖,勤奋好学,少年时"学医于同郡张伯祖,尽得其传"。他善于思索,逐步掌握了朴素的辨证方法。汉灵帝时,仲景被举为孝廉。继之出任长沙郡太守。他虽然身居要职,但淡于利禄,鄙视荣势,憎恶官场角逐。当时,正值灵帝后期的大疫流行,目睹村村举衰,户户号泣的惨痛局面,张仲景深切关注民众的安危,他冲破了封建等级制森的清规戒律,择定每月初一、十五两日在大堂上为民诊治疑难疾病,从而传为千 古美谈,后来的药房多冠以"××堂",就是为了纪念张仲景大堂诊病的业绩!

  在东汉末朝政日非,民不聊生之际,特别是在张仲景的家乡中原疫疬暴行的情况下,他毅然辞去太守之职,跃出宦海,返回故里,呕心沥血,深研医学,获得了卓越的成就。明代《李濂医史》称:"仲景之术精于伯祖,起病之验,虽鬼神莫能知之,真一世之神医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1-04
张仲景,历史书里有说
第3个回答  2014-01-04
张仲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