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午时三刻是现在几点

如题所述

古代午时三刻是现在的十二时四十五分。

中国古代早期常定都西安(东经108度54分),后改为北京(东经116度43分),两地时差约45分钟,但仍以西安阳气最盛时行刑。即北京地区午时三刻正为西安地区午正。中国古代长期实行百刻制(清以后改为1日96刻),即每刻14分24秒,午正三刻约当日12点45分。

扩展资料

古代时辰:

古时一天分12个时辰,采用地支作为时辰名称,兼有古代的习惯称法。依次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子时:23:00 – 01:00;

子初:23:00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子正:00:00;

丑时:01:00 – 03:00;

丑初:01:00鸡鸣又名荒鸡;

丑正:02:00;

寅时:03:00 – 05:00;

寅初:03:00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寅正:04:00;

卯时:05:00 – 07:00;

卯初:05:00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升起的时间;

卯正:06:00;

辰时:07:00 – 09:00;

辰初:07:00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即吃早饭时间;

辰正:08:00;

巳时:09:00 – 11:00;

巳初:09:00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

巳正:10:00;

午时:11:00 – 13:00;

午初:11:00又名日正、中午等;

午正:12:00;

未时:13:00 – 15:00;

未初:13:00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

未正:14:00;

申时:15:00 – 17:00;

申初:15:00又名日铺、夕食等;

申正:16:00;

酉时:17:00 – 19:00;

酉初:17:00又名日落、日沉、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

酉正:18:00;

戌时:19:00 – 21:00;

戌初:19:00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落山,天将黑未黑,又称黄昏;

戌正:20:00;

亥时:21:00 – 23:00;

亥初:21:00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定即人静;

亥正:22:00;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午时三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0
午初时三刻是11:45,午正时三刻是12:45,古代说的午时三刻问斩,说的是现在的12:45分,古都长安在此时,人影最短,古人认为此时阳气最盛,防止犯人死后变成厉鬼害人,但明清时期,定都北京,人影最短是在12:00左右,就将午初时三刻定为问斩时辰,即11:45分
第2个回答  2014-08-01
午时三刻是指如今的中午12点45分 午时是11~13时 一刻为15分,故三刻为45分 ...... 在字典里的午时三刻只说了它是指12点,却没说几分 于是再去找了找答案 看到以下解释 : 古代一昼夜划为十二个时辰,又划为一百刻。 (「刻」原来指的就是计时的滴漏桶上的刻痕) (一昼夜滴完一桶,划分为一百刻) 「时」和「刻」实际上是两套计时系统单位,换算比较麻烦, 平均每个时辰合八又三分之一刻。 「午时」一般约合今天的中午十一点至十三点之间, 午时三刻是将近正午十二点,太阳挂在天空中央,是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候。 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 (以24小时制回答)午时三刻大约是11点45分。 以一日一百刻来计算的话可知午时三刻是11点43分12秒。 (一刻为14分钟24秒,大约为15分钟。)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0-02
错了,午时三刻是11:45。
午时是11点到13点。
12:45是午时七刻了。
第4个回答  2014-08-01
  大约是12点半左右,午时是11点到下午1点,一个时辰分为四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