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步关 键期,妈妈们都给宝宝买了什么鞋子呀?

学步关 键期,妈妈们都给宝宝买了什么鞋子呀?

学步期的鞋也细分为:步前鞋和学步鞋。

步前鞋

步前鞋是指宝宝刚刚开始尝试站立和挪动步子。对于这个时期的宝宝,刚刚开始站起来学着行走,在这个阶段要锻炼宝宝的小腿肌肉,平衡感和身体重心。国外的儿科医生认为宝宝在室内光着脚,能够增加足底抓地感,使宝宝的平衡能力更好,在宝宝会走路之后也不容易摔倒。

光着脚走能让宝宝接触到不同材质的地面,刺激宝宝的感官发育,发展平衡能力。但前提是要保护好宝宝的脚,这时候就需要步前鞋来保护宝宝的脚不受伤。

选步前鞋要注意这几点:

1.鞋底柔软的;

步前鞋应选择鞋底薄、柔软度更高的鞋,有利于宝宝的小脚感知地面。

2.鞋头宽阔,上翘自然,且幅度不大;

宝宝的脚前半部分偏大一些,宽阔一些的鞋头不会挤脚,让宝宝的脚趾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上翘幅度适当,防止宝宝在学习行走时,重心向前而摔倒。

3.鞋后跟有一定的硬度;

鞋后跟有一定的硬度才能更好的保护宝宝的脚踝,防止扭伤。

4.闻起来没有味道的鞋;

有的劣质鞋材质含有有害化学物质,闻起来有难闻气味,危害宝宝的健康。

5.鞋子内里做工平整,没有明显线头;

宝宝的脚比较柔嫩,内里平整的鞋舒适,还不容易磨脚。

6.防滑性好;

这一点太重要了!小宝宝本来走路就不稳,家里又多是平滑的瓷砖地板。如果鞋子防滑鞋不好,很容易摔倒。我家宝宝也因为鞋底不防滑而摔倒过。

市面上步前鞋和学步鞋都定义为学步鞋,但实际上小尺码的一段鞋子,一般是根据宝宝步前阶段来设计的,不过在选购的时候还是要留意一下。

学步鞋

学步鞋是宝宝可以独立行走但由于宝宝的脚部骨骼发育的还不成熟,足弓弧度也尚未形成,还走不太稳的时期。

这个年龄段,宝宝的脚几乎是扁平的。因为足弓被厚厚的脂肪盖住了,要到3岁左右脂肪消失,足弓才会变得明显。

图片来自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
选学步鞋要注意这几点:

1.鞋底的前1/3容易弯曲,后2/3稍硬不容易弯折;

在行走时,脚底的弯曲部位在前脚掌的跖趾关节部位,也就是我们踮起脚后跟时脚前掌的着力点。因此学步鞋的这个部分应容易弯折,但后半部分要有一定的硬度以承托和保护宝宝的脚。

2.鞋头宽阔,上翘自然,且幅度不大;

宝宝的脚前半部分偏大一些,宽阔一些的鞋头不会挤脚,让宝宝的脚趾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上翘幅度适当,防止宝宝在学习行走时,重心向前而摔倒。

3.鞋后跟有一定的硬度;

鞋后跟有一定的硬度才能更好的保护宝宝的脚踝,防止扭伤。

4.鞋子无异味;

有的劣质鞋材质含有有害化学物质,闻起来有难闻气味,危害宝宝的健康。

5.鞋子内里做工平整,没有多余线头;

宝宝的脚比较柔嫩,内里平整的鞋舒适,还不容易磨脚。

6.防滑性好;

宝宝走路尚不够稳,鞋子防滑很重要。

7.鞋内部前掌部分,用手按按不能太柔软。

8.对拧鞋子,鞋不易扭曲变形。

给宝宝买鞋的尺码问题:

春秋天买大1cm;
夏天买大0.5cm;
冬天买大1.5cm;
春秋天宝宝要穿上稍厚的袜子也会占去一定的鞋内空间,稍微大一点宝宝穿着舒适,不会挤脚。

夏天宝宝最多穿个薄袜甚至不穿袜子,因此鞋子不宜过大。

冬天穿加厚袜子,鞋子也要稍大一点。

我们买鞋的时候会发现宝宝鞋子都会标明内长,就是鞋子内部的尺寸。

如果脚长13cm,又是夏季,那么就买内长13.5cm的鞋比较好。

家长千万不要为了省钱而贪大尺码的鞋,鞋子过大宝宝穿着很累不说,还可能导致宝宝容易摔倒、X型腿、O型腿、足外翻等问题。

当初我也因为贪大给宝宝鞋买大了不少,结果发现宝宝穿着走路很费劲,只能又重新买了,大的鞋只能搁置。

宝宝的鞋子本就应该随着脚的增长更换的,不要有一双鞋子穿半年的想法,一般三个月左右就应该考虑换鞋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9-07
我儿子1岁,给他在基诺浦天猫旗舰店上买了一双云霓自然款,左右脚不一样的设计很特别哦,宝宝穿上之后喜欢的不得了,配色很高级,也很好搭配衣服,穿上立马变成小潮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