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传》观后感

如题所述

分别看完《佛陀传》的书籍和电视剧  ,一开始看书时 ,看到名字都不知道这是谁跟谁  ,然后去看电视剧 ,特别感谢群里的伙伴发来的链接  ,里面有国语配好的《佛陀传》 。看完之后再来看书  ,看到这里面说的名字和故事有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框架和认知了。

佛陀本名是乔达摩悉达多 ,出生于蓝毗尼园,是净饭王、摩耶夫人的在行祭祀礼后获得的孩子,是一位王储殿下,后面由摩耶夫人的妹妹波提夫人抚养成人。等候他出生多年的仙人预测悉达多是获得至上正觉之人,会成为一名苦行僧;而他的父亲净饭王不希望这件事情发生,建了新城,把年老病死的人们都送去了新城,避免一切能够让悉达多感受到世间痛苦的事物。

少年时期,接受婆罗门的传统教育,学习吠陀经典和五明,后面和善觉王的女儿耶输陀罗结婚生子。他的婆罗门导师是乔陈如大师,因为中间有人挑唆,让净饭王以为乔陈如大师教悉达多冥想 会让悉达多走上苦行的道具 便让他走了。我记得悉达多哭着让导师不要离去他,如果要离开,就带着他一起,乔陈如大师说 你要经历过一些该经历的事情才能够明白,那时候我自会找你。

等到悉达多历经七年的修行 ,已成佛陀之时 ,乔陈如是陪着他的 ,随后波提夫人的儿子难陀一直跟随着兄长悉达多  。净饭王临死之前在悉达多的建议下把释迦族的冠冕王位交给了摩柯男 小他是悉达多的堂弟 经过了考验  ,并且承诺在摩柯男未能接管国中事情之前 不离开迦比罗卫。做完了这些 ,净饭王得以安息冥目 。

佛陀在传道授业的路上 ,所踏的国土皆有人成为他的比丘和比丘尼,自发地跟随听从僧团的戒律。我印象最深的是,佛陀面对那些恶语伤人的人,都是以祝福相送,并且通过自己的实践去告知他们,成为比丘和比丘尼不是隔绝外界,断开和人们的联系,戒色守戒律不是要墨守成规,而是看透本心,守住自我内心平和。

我印象中最深的一群人 是提婆达多一家人  斛饭王是净饭王的弟弟,祥光夫人是净饭王的弟媳,提婆达多是他们的儿子。斛饭王和祥光夫人这一辈子都给提婆达多争夺释迦族的王位,给悉达多设置重重陷阱;到了年老的快要进极乐世界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业力是如此重,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财富、权利都无法填补内心深深的罪恶感和空虚感,醒悟的时刻,保护了耶输陀罗能够安全到达悉达多在的竹林,祥光夫人动手狠甩提婆达多耳光,第一次不是为了提婆达多打人,并且警告自己的儿子。在祥光夫人临终前,那时候提婆达多为了分裂僧团成了比丘,祥光夫人忏悔了自己的罪恶,并且请求提婆达多要去求的悉达多的宽恕,最大的罪是把仇恨嫉妒的种子植根于提婆达多的心中,这也是最后使提婆达多致命的一点。

佛陀这一生,有爱他的理解他的并且忠心于他的耶输陀罗,独自一人抚养好他们的孩子罗喉罗;有爱他的体贴他懂他疼他的波提夫人,为了能够遵守和姐姐摩耶夫人之间的约定,把自己的亲生儿子送到了其他地方,只为不分心把爱给悉达多;有疼爱他的父亲净饭王,为了能够让悉达多有一个快乐无忧的童年甚至一生,去做了任何人都反对的事情 宁愿被人们骂也要把年老多病的人送去新城,他的爱是自私的,因为他不想自己的儿子成为苦行僧,这是一个父亲正常的想法,后面悉达多离家去修行归来,却是满身欣慰迎接儿子并且一同徒步走到宫殿,即为儿子的作为感到自豪,又为儿子不能继承王位而忧伤,终究还是应了仙人的预言。即使那些曾经对悉达多行过恶的人,比如提婆达多、拘萨国的国王等,在佛陀的心里面,他们都是值得被爱的人,因为嫉妒、愤怒、仇恨蒙蔽了双眼,迷失了心性。

从乔达摩悉达多王储殿下成为受万众朝拜的至上觉者佛陀,我也慢慢理解了为什么佛教能够流传至今,从古印度传到我们国家任意地方,不论种族不论贫富,都有权利受教,因为他的教是会让人清晰明了,并且自愿自发地诚心跟随聆听教诲。心烦的有烦恼的时候,多看看《佛陀》《圣经》,会发现感觉很不一样,从小接触书籍从最初的婆罗门到现在的佛陀,至少不会让自己一直处于迷途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