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外语这个学科的,国与国之间是怎么交往的呢?

如题所述

一般都是找那些跨境贸易的商人做通译。

《后汉书·和帝纪论》:“都护西指,则通译四万。

《明史·职官志三》:“置译字生、通事,通译语言文字。”

夏仁虎 《旧京琐记·宫闱》:“时宫中恒有外使眷属入觐,以通译官皆男子,甚不便。”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海外二奇人》:“后盲于目,不能复治生产,流庽 隩门 为通译以自给。”

其实古代也是有所谓的翻译的,因为古代两国之间有生意人往来,久而久之就习惯了当地的语言,然后就可以服务于一些客商,还有一些是外国的传教士,他们在来到我国的时候也会学习一些我国的语言,然后这样其实就可以相互交流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10
1.古人的沟通方式分为平民商贸沟通和军事沟通、政府沟通。在人类文明之初,两个文明之间的交流一般是先从边境的平民生活或者争斗中的接触和交流开始,然后再到一定规模的商业交往,互相都对对方的文化和语言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最后才是政府层面的正式外交活动。但军队和政府可能会跳过平民商贸沟通环节,直接以征服和占领开始。但征服和占领后,仍然要通过平民商贸沟通完成有效治理。
2.平民和商人之间的交流,并不需要具有非常高的文学素养,已不需要经过学校里从语法到词汇的系统学习。互相理解对方语言是在交流中就可以逐渐掌握的事情。就算在现代,各种小的外贸商人各种“黑”在国外的偷渡者,可以通过手势、动作完成简单沟通。举个简单的例子,饿了,可以通过嗅觉,找到小吃摊或找到正在做饭的居民,用手指作出吃饭的样子,在用手指作出付钱的样子,并用手指作出付钱的金额,如伸出五个手指头,再拿出五个铜钱,对方可以摆手,表示不行,再拿出了五个银币,对方点头后收款。就可以不用语言,但是也流畅地完成了一笔交易。而后用会指着食物,做各种各种手势,表达一种“这个东西叫什么的意思”。对方会意之后,会说出一个词汇,而你就会模仿着他的发音重复一遍,对了,对方会点点头竖起一个大拇指,错了,对方会再放慢速度再重复一遍,你再重复一遍,直到你的发音对了,停止这个过程。这样,你就知道那个食物在那个国家里的语言怎么说了。可以更进一步,觉得那个食物很好吃,想夸奖一下对方,你就会发出你刚学会的那个食物的读音,然后兴高采烈地竖一下大拇指。对方会意,就会再说出一个词,你立刻就会理解,那个词是“好吃”的意思,然后你就把那个食物和好的词连在一起重复一遍。这时,对方却摇摇头,重新说了一遍,你发现,那个发音是 “好吃”“另外一个发音”“那个食物”。这时,你就会知道,这个国家里的语言,形容一个东西“好吃”的时候,语言表达是“好”“一个特定发音”“那个东西”。而不是直接“那个东西”“好吃”。然后,你知道了,表达其他的意思时候,都会加上那个发音。你虽然没有“助词”这个概念,但是你直接理解“助词”在这种语言里的作用。你这么用这个词的时候,使用这种语言的人也就能明白你表达的意思。所以在这种用手势和表情的交流中,配合上对方的语言解释,你就能渐渐地掌握那种语言的表达。而不用非要从语法词汇的角度来“学会”那种语言。当然这种手势交流的效率是肯定没有将两种语言系统的从词汇语法角度分析对比之后再进行学习高的。而且在这种手势交流中很可能导致误解,比如英国人问印度人给他们吃的这种黄色的有强烈辛辣味道的食物叫什么的时候,印度人回答说是“这是加了香料的菜品”,结果英国人误以为,“加了香料的菜品”是一道具体菜品的名字,结果,印度的所有用到香料的菜品到英语就都成了“Curry”,成了代表印度的“咖喱”。同样的,葡萄牙人比划着问濠镜的渔民这里是哪里的时候,渔民以为问的是身后的建筑是什么,回答说“妈祖庙”,结果“Macau”就成了濠镜在国外的称呼,就成了现在的“澳门”。但是这种交流和语言学习是可以保证让一个根本不理解这种语言,甚至没有其他语言交流能力的人学会一种语言的。而这种人渐渐多起来,就会成为两国交流之间最初的“翻译”。平民商贸交流的下一个阶段就是文字交流,但古代很多落后地区没有文字。要借用文字、创造文字。所以日本发明了平假名、片假名,朝鲜直接使用汉字。欧洲在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基础上发明了希腊文字、罗马文字。而后文字翻译就出现了。
3.只要有交流的需要,各种人群都可以迅速掌握对方语言。当然很多语言在交流中处于劣势,最后被抛弃。例如,很多印第安语言被遗弃,最后还变成了战争中的加密语言,风语者就反映了这种状况。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12-10

有啊,清代就有培养翻译人才的机构“同文馆”,是官办培养通晓英文、法文、俄文等人才的地方。

有史料记载:我国古代,翻译官最早出现于周朝,当时的翻译官不是将外文翻译成中文,而是翻译北方民族语言。《礼记·王制》记载是这样的:“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北方曰译。”

第3个回答  2021-12-10
古代中国和少数民族的交流很多,历史上有名的历史大融合时期就有好几次,虽然没有外语学科,但是人们为了获取各自的物品,比如北方少数民族为了获取中原的铁器、丝绸等,中原为了或许少数民族的马匹等,会自主学习对方的语言,久而久之就学会了。
第4个回答  2021-12-10
其实古代虽然没有特设外语这个学科,但是各国之间的交往还是跟现在一样的。
因为经商、旅行、任职等的原因,人还是需要语言上的沟通的,开始的时候或者通过向导、当地有熟悉与外界沟通的人,互相往来多了,从比划手势到学习对方的语言,就跟现在一样的。
所以唐僧能经过那么多的地方到达取经的地方,这当中就有不少的语言沟通了。张骞出使西域、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都一样有外语的沟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