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郑”是明朝的国姓?

比如说三宝太监郑和,其郑便是皇上所赐的国姓,为什么其国姓不是朱?

大明朝的国姓一直是朱,皇帝的赐姓也都是朱,从来没有郑为国姓来赐姓的事情。这里造成误解的原因主要是郑和也就是马三保,确实是皇帝赐姓的郑,而郑成功人家本来就姓郑,皇帝的赐姓是朱。

下西洋的郑和、收复台湾的郑成功。凑巧这两位都姓郑,也是名气最响的两个,所以很多人都误以为大明朝皇帝明明姓朱,为啥郑就成了国姓。

郑姓,在古代和朕相似,有犯尊卑忌讳,皇上赐姓,代表是国家赐给的你姓氏,所以叫国姓。

扩展资料:

大明朝的国姓一直是朱,皇帝的赐姓也都是朱,从来没有郑为国姓来赐姓的事情。这里造成误解的原因主要是郑和也就是马三保,确实是皇帝赐姓的郑,而郑成功人家本来就姓郑,皇帝的赐姓是朱。

整个大明朝,赐姓次数最多的皇帝,当然是开国皇帝朱元璋。很多跟着他打仗的将军、手下,都被赐姓朱。还有就是靖难之役当上皇帝的明成祖朱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国姓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7

不是这样的。

在明朝,皇帝家的姓是“朱姓”,在古代封建社会,皇帝家的姓才被成为国姓。明朝的国姓是朱姓。源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皇帝赐姓给谁,不代表其原来的姓氏就是国姓了,国姓只有皇帝一家。三宝太监郑和,虽然姓氏被皇帝赐为“郑”,但并不是说郑姓就是国姓了,何况,三宝太监郑和与郑成功两者没有直接联系,所处的年代也很远。与皇帝同姓才能称之为国姓的,比如郑成功,被赐姓朱,与皇帝家是一个姓,所以才有国姓爷的说法。

扩展资料:

三宝太监郑和,原来的姓氏是马,名和,小名三宝, 又作三保,马和在帮助明成祖朱棣夺取皇位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而且还有战功,在永乐二年(1404年)正月初一,朱棣以赐姓授职的方式表达他对有功之臣封赏与恩宠时,马和被赐姓"郑",从此便改称为"郑和"。同时,升迁为内官监太监,相当于正四品官员。史称三宝太监 。

郑成功(1624年8月27日-1662年6月23日),名森,表字明俨、大木,幼名福松,为东宁王朝的开国君王。郑成功原为中国南明政权的大将军,因蒙南明绍宗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世称“国姓爷”、“郑赐姓”、“郑国姓”、“朱成功”,又因蒙南明昭宗封延平王,称“郑延平”。尊称“延平郡王”、“开台尊王”、“开台圣王”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郑和

百度百科--郑成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1

明朝的国姓不是“郑”,而是“朱”。

古代封建社会,皇帝的姓被称为国姓。

明朝开国皇帝是朱元璋,其子孙后代为明朝历代皇帝,故明朝的国姓是“朱”。

皇帝赐姓给谁,不代表其原来的姓氏就是国姓,国姓只有皇帝一家。

三宝太监郑和,原姓马,被明成祖赐郑姓。因为郑和在“靖难之役”中才华出众,战功显赫,永乐二年(1404)年正月初一,明成祖上朝嘉奖“靖难之役”的有功之臣,朱棣回忆起当年郑和在郑村坝(今北京大兴县)的英勇顽强,表现十分突出,便亲笔书写了一个斗大的“郑”字赐给马和为姓,并封郑和为内官监太监(四品大员)。皇帝亲自赐姓,在当时被视为臣子的最大荣耀,马和由此改姓郑和。

三宝太监郑和,虽然姓氏被皇帝赐为“郑”,但不代表郑姓是国姓。

明朝与皇帝同姓才能称之为国姓的只有郑成功,被明绍宗隆武皇帝赐姓朱,所以才有国姓爷的说法。

扩展资料

明朝(1368-1644年 )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国祚二百七十六年。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因明朝的皇帝姓朱,故又称朱明。明初定都于应天府,1421年迁都至顺天府 ,而在应天府设立南直隶。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开创了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和弘治中兴等盛世,国力达到全盛,疆域辽阔。

中后期由于政治腐败和天灾 导致国力下降,爆发大规模民变。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朱由检于煤山自缢。

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政权,随后满清趁乱入关,击败李自成农民军和南明政权,1662年永历帝朱由榔被杀,南明覆亡。

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明郑结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郑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0
  1、“郑”不是明朝的国姓,明朝的国姓是“朱”。
  明朝(1368-1644年 )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国祚二百七十六年。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因明朝的皇帝姓朱,故又称朱明。明初定都于应天府,1421年迁都至顺天府 ,而在应天府设立南直隶。明朝前期国力强盛,开创了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和弘治中兴等盛世,国力达到全盛,疆域辽阔。中后期由于政治腐败和天灾 导致国力下降,爆发大规模民变。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朱由检于煤山自缢。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政权,随后满清趁乱入关,击败李自成农民军和南明政权,1662年永历帝朱由榔被杀,南明覆亡。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明郑结束。

  2、郑和,原姓马,被明成祖赐郑姓的由来。是因为郑和在“靖难之役”中才华出众,战功显赫,永乐二年(1404)年正月初一,明成祖上朝嘉奖“靖难之役”的有功之臣,朱棣回忆起当年郑和在郑村坝(今北京大兴县)的英勇顽强,表现十分突出,便亲笔书写了一个斗大的“郑”字赐给马和为姓,并封郑和为内官监太监(四品大员)。皇帝亲自赐姓,在当时被视为臣子的最大荣耀,马和由此改姓郑和。

  3、郑成功 ,祖籍中国福建南安人,是一位民族英雄。但出生于日本九州平户,母为日本田川氏,原名郑森,字明俨,号大木。后由南明唐王隆武帝赐国姓朱,名成功,故又称国姓爷。
第4个回答  2012-01-19
明朝皇上姓朱,自然国姓就是朱
至于郑,那是因为在朱棣靖难(也就是造反)的时候,与南军(朝廷的部队)统帅李景隆所帅五十万大军于郑坝村相遇。朱棣身边的宦官三宝建议以精锐部队冲击李景隆的中军。此举虽未成功,但这个宦官在朱棣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靖难成功之后赐姓“郑”。此后,郑和的手下就称呼他为“国姓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