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解蒙牛的吗?可以说说蒙牛名称来历吗?

如题所述

牛根生,1958年1月出生于呼和浩特,蒙牛集团创始人,老牛基金会创始人、名誉会长。

1978年,20岁的牛根生进入了养牛场工作,5年后牛根生进入了伊利,从一名洗瓶工干起,随后逐步升任车间主任,1992年起担任伊利的经营副总裁,1998年,牛根生被伊利董事会免职。免职并没有理由,功高盖主成了唯一的解析。

当时牛根生可没有这么轻松。离开了伊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这一年他四十三岁,去了人才市场,四十岁以上的年龄在这里已经不被考虑。牛根生人如其名,身材魁梧,声音洪亮,不是轻言失败的人。

牛根生在乳品行业素有“乳业怪才”之称,有着十多年乳品行业经营管理经验。和他一起被免职的还有几位伊利的中层干部,他们聚在一起,决心重新干起乳业这一行。企业最难解决的人才问题却是牛根生最早解决,也是最容易解决的问题。

牛根生说:“也许是我在伊利就喜欢给下属发钱,名声在外。”原来,牛根生在伊利集团时,当时他的最高年薪达到108万元人民币,他常拿出来和大家一齐分享。大家都觉得把钱交给牛根生放心。

当初和牛根生一起创业、现任蒙牛集团冰淇淋公司总经理的孙玉斌说:“牛总出来没有拉过我们一个人,总是教育我们在伊利好好工作。为什么在当时那种条件下,我们还要跟着他干呢?我们一直在他的培养下,学到了很多东西,也认为他有能力重新做好一家企业。”

当时几个人手中都有一些伊利的原始股票,他们把这些股票卖掉,凑了100多万元。他们花了200元租了一单间办公室,在这里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成立了,牛根生兼任董事长和总裁。然而区区100万显然不够。

牛根生过去的老下属听说这个情况,纷纷投资蒙牛。在这些人的带动下,他们的亲戚、朋友、所有业务关系都开始把钱投给牛根生。这些人之所以敢把钱交给牛根生,是因为他们相信他的能力。本刊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许多当年的股东觉得牛根生一定能做起一个大企业。

然而事情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当时蒙牛在非常简陋的办公室里,一些创业伙伴及他们的朋友、家属、业务伙伴送来一笔笔现金。突然有人向国家有关部门告发,说这里有一个非法集资窝点。结果有关部门一查,发现有700多万元人民币,没想到这样不起眼的地方居然藏了这么多钱,准备要按非法集资处理,蒙牛通过各方面做了大量澄清工作,但还是在很长时间里被监控。

出师不利,但这才刚刚开始。三个月后,蒙牛从租来的办公楼搬到了呼市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园。园区周围一片黄土,只有一块地还闲着,但有几棵老头树,总面积大约7平方公里,约几千立方米的木材。这种老头树利用价值虽然不大,但又不能砍掉,否则就是毁林,问题非常严重。当时蒙牛为建厂房,这片林子不得不砍掉,有人告到国家林业局,一时满城风雨。

谈起这件事,牛根生非常感激和林格尔县县长,“当时县长对我们说:”你们自己干,如果来抓人,我去坐牢,你们把企业干好。你们一年把企业干好了,我一年就能出来;你们两年把企业干好了,我两年就能出来。“县长是希望我们把企业干好了,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种上更多有价值的树木。”如今的蒙牛厂区到处可见四季果木,“春天见花,夏天见叶,秋天见果”,牛根生觉得这才对得起县长当年的信任。

牛根生回忆往事,用了“不堪回首”四个字,他说:“企业新生时,每走一步都非常艰难。”1999年1月,蒙牛乳业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本金100万,基本上都是牛根生和他妻子卖伊利股票的钱。“当时在呼和浩特的一个居民区里租了一间小平房作为办公室,一共只有53平米,月租金200多元。蒙牛乳业成立的时候,仅仅在内蒙,以伊利为首的乳品企业就有数百家。和蒙牛乳业同在呼和浩特市的伊利集团那个时候已经上市多年,有完整的冰品、液态奶和奶粉生产销售体系,当年的纯利润达到八千多万元。

而1999年蒙牛乳业刚创业的时候,没有奶源,没有厂房,没有市场,可以说是一无所有”但是,牛根生有人。牛根生的蒙牛乳业的大旗一扯天下英雄归心,得知此消息还在伊利工作的老部下放下高官厚禄开始一批批地投奔而来,总计有几百人,无怨无悔跟他从零开始打江山,但是在乳业江湖的利益格局基本形成的时候,蒙牛乳业的生存空间饱受挤压,或明或暗的算计来自各个角落。

有竞争对手开始希望将蒙牛乳业这个初生婴儿扼杀在摇篮中,蒙牛乳业经历了广告牌被砸、牛奶被倒等等事件。面对竞争对手的明刀暗箭,牛根生选择了以退为进的策略。

当时的伊利总裁郑俊怀对于牛根生的能力有深刻了解,所以伊利也是对蒙牛乳业打压得最厉害。但是牛根生对于曾经狠狠地抛弃了他的伊利,在任何场合都表现出了满怀尊敬。蒙牛乳业在刚开始的时候很谦虚,打出的广告口号是:向伊利学习为民族企业争气。当时蒙牛乳业对外宣传是内蒙古第二大乳业品牌,第一是伊利。

牛根生在不同的场合提及伊利,言辞中总是充满对伊利的眷恋和对老领导郑俊怀的敬意。牛根生的做法逐步赢得的更多的同情与支持。对于自己当时为什么要这样做,牛根生地解析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只有这种方式才能活下来,同时还能长大。”面对竞争对手想要置之死地的策略,牛根生坦言:“如果不还手是掐不死的。只要一还手掐死的可能性是特别大的。

当时挨打和挨骂是为了将来不挨打不挨骂,为了自己能够生存出、发展好,最后能够不挨打不挨骂。当你打了好几年,打的和骂的过程都经历了以后,就要学会怎么样不打能赢,怎么样不战能胜。”

弱小总是容易受人欺,为了谋求快速壮大的机会,牛根生想到了借力资本高手。2002年6月,摩根士丹利、鼎晖投资、英联投资三家国际机构入股蒙牛乳业。

但是打着“锄强扶弱”口号的摩根斯坦利等三家投行除了带给蒙牛乳业总计6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以外,还给牛根生套上枷锁:未来三年,如果蒙牛乳业每年每股盈利复合增长率低于50%,以牛根生为首的蒙牛乳业的管理层要向以摩根士丹利为首的三家外资股东赔上7800万股蒙牛乳业的股票,或者以等值现金代价支付;如果管理层可以完成上述指标,三家外资股东会将7800万股蒙牛乳业的股票赠予以牛根生为首的蒙牛乳业管理团队。

在强敌环视的制造行业里每年获得50%,这在很多业界人士的眼中是一个天方夜谈,这是没有胜算的赌博,看来牛氏军团打下来的江山只能让别人去享用了。但是在强敌环侍的时候,只有“快鱼”才能生存,否则就只能被“大鱼”吃掉。牛根生同意了国际投行的条件,决定破斧沉薪,背水一战。

有了资金支持的蒙牛乳业就像插上了翅膀,在竞争对手的枪林弹雨中,蒙牛乳业迅速成长,从2001年到2004年,蒙牛乳业销售收入从7.24亿元、16.68亿元和40.715亿元人民币跃升至72.138亿元。“蒙牛乳业速度”在中国企业界引人注目CCTV2003“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对牛根生的颁奖辞写道:“他是一头牛,却跑出了火箭的速度。

”百年蒙牛“是牛根生的一个终极目标。乳业强则农业强,农业强则国家兴。怎么样才能延续一百年呢?牛老根清楚,他自己肯定活不了一百岁,目前团队的所有成员也都活不了一百岁。那么怎样才能使”百年蒙牛“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或者是梦想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8
1998年上半年,身为伊利生产经营副总裁的牛根生突然感觉到了不对劲,自己在伊利做了16年,但最近在使用资源方面却感到了某种不顺畅,就是调动很小的一部分资金,也有众多部门来掣肘。最极端的时候,牛根生买把扫帚都要打报告审批。

从某种意义上说,牛根生是当年伊利的第一功臣,伊利80%以上的营业额来自老牛主管的各个事业部。除了业绩,牛根生在伊利员工当中的威望,并不比郑俊怀差,人们对牛根生的信服来源于他的为人之道和人格魅力:一个普通工人得了重病,牛根生第一个捐款,一下子就是1万元;有段时间,通勤车司机有事,牛根生代劳,一个新工人不认识牛根生,一个劲地向别人夸奖牛根生:"新来的胖司机态度真好,让他停哪就停哪";因为业绩突出而奖了一笔钱可以买好车,牛根生折合成4辆面包车,分给自己的直接部下;100多万的年薪,牛根生基本上都分给了自己的员工。

牛根生找到郑俊怀反映问题,第一次感到老大哥眼神里传递出的"陌生感"和"不信任感",牛根生似乎明白了什么。如果仅仅是威望和不俗的业绩,倒也不至于让郑俊怀最终和牛根生"反目成仇"。记者经过多方走访之后,最终从几位既了解伊利又了解蒙牛的老员工那里得到了真相,郑俊怀决定和牛根生"决裂"的导火索在于企业发展战略的分歧。记者提到这一点的时候,牛根生对此没有异议。

郑俊怀的战略思想是稳中求升,而牛根生的战略思想却是大胆挺进,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和资源让伊利"超常规成长"。但是,郑俊怀担心,如果伊利按照牛根生的战略思想发展,自己就会对伊利失控,这是他绝对不允许发生的。这时候,郑俊怀已经下决心让牛根生出局。当牛根生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他已经很难在伊利施展他的抱负了。

牛根生一共向郑俊怀递交了三次辞呈。第一次和第二次,郑俊怀都说了一些挽留的话:"没有这个意思啊,你误会了!"牛根生只好收回了辞呈。但牛根生发现自己的环境不仅没有改变,而且越来越恶劣。牛根生第三次递交辞呈是在伊利的一次董事会上。牛根生将辞呈放到郑俊怀的面前,第一次将辞职的事情摆到了桌面上。牛根生对郑俊怀说:"郑大哥,如果你想让我离开,我现在就正式辞职,至少不能因为我个人影响企业的发展。"郑俊怀脸色有些难看,但还是说:"我并没有这个意思啊!"牛根生接过话,说了一句:"那我就收回这个辞呈!"当牛根生伸手去拿自己的辞呈时,郑俊怀迅速地用手紧紧摁住了辞呈,对牛根生说:"你先回避一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0-18
13
蒙牛
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简称蒙牛乳业或蒙牛),成立于1999年8月,总部设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园区,是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乳制品行业龙头企业。[2][3][4]蒙牛是中国领先的乳制品供应商,专注于研发生产适合国人健康的乳制品,全球乳业10强。蒙牛乳业成立以来,已形成了拥有液态奶、冰淇淋、奶粉奶酪等多品的产品矩阵系列,拥有特仑苏、纯甄、优益C、未来星、冠益乳、酸酸乳等产品。

截至2017年12月,蒙牛根据市场潜力及产品策略布局产能,在全国建立了38个生产基地,新西兰海外1个基地,年产能合922万吨。2017年,蒙牛实现收入601.56亿元。高端UHT奶、低温酸奶份额保持领先。[5]

2009年7月,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企业中粮集团入股蒙牛,成为蒙牛第一大股东。中粮的加入,推动了蒙牛“食品安全更趋国际化,战略资源配置更趋全球化,原料到产品更趋一体化”进程。[6]2017年7月12日,全球最大的专注于农业与食品相关产业的商业机构之一荷兰合作银行发布了2017年“全球乳业20强”榜单,蒙牛乳业连续9年再度入榜,跃居榜单前10强,排名上升一位。

2018年3月27日,蒙牛发布了2017年业绩报,总收入为人民币601.556亿元,比2016年的537.793亿元增长11.9%;净利润20.478亿元。[7]2019年8月28日,蒙牛乳业在港发布2019年中期业绩公告。期内,蒙牛实现销售收入398.572亿元,同比增长15.6%,实现净利润20.769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液态奶收入同比增长14.4%,增幅远超行业水平
选自百度百科
第3个回答  2020-10-18
好像在哪看过,说蒙牛之所以叫蒙牛,是将牛的坚韧、奉献,作为企业的经营理念,是对真善美的向往。也希望能够将孺子牛的精神发扬光大。意思就是,蒙古最牛的乳业,根在草原,拥有无限生机。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