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宋史·范应铃传》

如题所述

原文:
范应铃,字旂叟,丰城人。方娠,大父梦双日照庭,应铃生。稍长,厉志于学,丞相周必大见其文,嘉赏之。开禧元年,举进士,调永新尉。县当龙泉、茶陵溪峒之冲,寇甫平,喜乱者诈为惊扰,应铃廉得主名,捽而治之。县十三乡,寇扰者不时,安抚使移司兼郡,初奏弛八乡民租二年,诏下如章。既而复催以检核之数,应铃力争,不从。即诣郡自言,反覆数四,帅声色俱厉,庆铃从容曰:「某非徒为八乡贫民,乃深为州家耳!民贫迫之急,将以不肖之心应之,租不可得而祸未易弭也。」帅色动,令免下户。既出令,复征之,应铃叹曰:「是使我重失信于民也。」又力争之,讫得请,民大感悦。有大姓与转运使有连,家僮恣横厉民,应铃笞而系之狱。郡吏庭辱令,应铃执吏囚之,以状闻。
调衡州录事,总领闻应铃名,辟为属。改知崇仁县,始至,明约束,信期会,正纪纲,晓谕吏民,使知所趋避。然后罢乡吏之供需,校版籍之欺敝,不数月省簿成,即以其簿及苗税则例上之总领所,自此赋役均矣。夙兴,冠裳听讼,发擿如神,故事无不依期结正,虽负者亦无不心服。真德秀扁其堂曰「对越」。将代,整治如始至。岁杪,与百姓休息,阁债负,蠲租税,释囚系,恤生瘗死,崇孝劝睦,仁民厚俗之事,悉举以行,形之榜揭,见者嗟叹。调提辖文思院,干办诸军审计,添差通判抚州,以言者罢,与祠。丁内艰,服除,通判蕲州。
时江右峒寇为乱,吉州八邑,七被残毁,差知吉州,应铃慨然曰:「此岂臣子辞难时耶?」即奉亲以行。下车,首以练兵、足食为先务,然后去冗吏,核军籍,汰老弱,以次罢行。应铃洞究财计本末,每鄙榷酤兴利,蕲五邑悉改为户。吉,舟车之会,且屯大军,六万户,人劝之榷,应铃曰:「理财正辞,吾纵不能禁百姓群饮,其可诱之利其赢耶?」永新禾山群盗啸聚,数日间应者以千数。应铃察过客赵希邵有才略,檄之摄邑,调郡兵,结隅保,分道捣其巢穴,禽之,诛其为首者七人,一乡以定。赣叛卒朱先贼杀主帅,应铃曰:「此非小变也。」密遣谍以厚赏捕之。部使者劾其轻发,镌一官。闲居六年,养亲读书,泊如也。起广西提点刑狱,力辞,逾年乃拜命。既至,多所平反,丁钱蠹民,力奏免之。
召为金部郎官,入见,首言:「今以朝行暮改之规模,欲变累年上玩下慢之积习;以悠悠内治之敝政,欲图一旦赫赫外攘之大功。」又曰:「公论不出于君子,而参以逢君之小人;纪纲不正于朝廷,而牵于弄权之阉寺。」言皆谠直,识者韪之。迁尚左郎官,寻为浙东提点刑狱,力丐便养,改直秘阁、江西提举常平,并诡挟三万户,风采凛然。
丁外艰,服除,迁军器监兼尚左郎官,召见,奏曰:「国事大且急者,储贰为先。陛下不断自宸衷,徒眩惑于左右近习之言,转移于宫庭嫔御之见,失今不图,奸臣乘夜半,片纸或从中出,忠义之士束手无策矣。」帝为之动容。属盐法屡变,商贾之赢,上夺于朝廷之自鬻,下夺于都郡之拘留;九江、豫章扼其襟喉,江右贫民终岁食淡,商与民俱困矣。应铃力陈四害,愿用祖宗入粟易盐之法。
授直宝谟阁,湖南转运判官兼安抚司。峒獠蒋、何三族聚千余人,执县令,杀王官,帅宪招捕,逾年不至,应铃曰:「招之适以长寇,亟捕之可也。」即调飞虎等军会隅总讨之,应铃亲临誓师,号令明壮,士卒鼓勇以前,禽蒋时选父子及AT渠五人诛之,胁从者使之安业,未一月全师而归。授直焕章阁,上疏谢事,不允;擢大理少卿,再请又不允。一旦籍府库,核簿书,处决官事已,遂及家务,纤悉不遗。僚属劝以清心省事,曰:「生死,数也,平生学力,正在今日。」帅别之杰问疾,应铃整冠肃入,言论如平常,之杰退,悠然而逝。
应铃开明磊落,守正不阿,别白是非,见义必为,不以得失利害动其心。书馈不交上官,荐举不徇权门,当官而行,无敢挠以非义。所至无留讼,无滞狱,绳吏不少贷,亦未尝没其赀,曰:「彼之货以悖入,官又从而悖入之,可乎?」进修洁,案奸赃,振树风声,闻者兴起。家居时,人有不平,不走官府,而走应铃之门;为不善者,辄相戒曰:「无使范公闻之。」读书明大义,尤喜《左氏春秋》,所着有《西堂杂着》十卷,断讼语曰《对越集》四十九卷。徐鹿卿曰:「应铃经术似儿宽,决狱似隽不疑,治民似龚遂,风采似范滂,理财似刘晏,而正大过之。」人以为名言。
翻译:
范应铃字旃叟,丰城人。其母怀孕时,伯父梦见两个太阳照耀门庭,这时应铃诞生。稍稍长大,专心于读书,丞相周必大看了他的文章,赞赏不已。开禧元年,考中进士,调任永新县尉。县地处龙泉、茶陵溪峒少数民族聚居地要冲,强盗刚平定,作乱的人突然袭击,范应铃查访到主谋的姓名,揪出并惩罚他。县有十三乡,强盗侵扰常常发生,安抚使移司兼州,起初上奏缓征八乡百姓田赋二年,下诏书同意。以后又催缴检査税租的数量,范应铃力争,不答应。就赴州自己陈述,反复地说,帅守声色很严厉,范应铃镇定地说:我并不仅是为八乡贫穷百姓,而是也替大人考虑!百姓穷困,用小人之心对付,田租不能收取而祸事却不容易平息。帅守动容,下令免除下等民户田租。命令发布以后,又征收,范应铃叹息道:这是让我再次失信于百姓。又力争,终于同意他的请求,百姓很感动高兴。有大户与转运使有交情,家僮放纵横暴欺压百姓,迤1#鞭挞之后把他关进牢里。州小吏当庭羞辱县令,范应铃抓住他关了起来,把情况上报。
调任衡州録事,总帅听说范应铃的名声,征召为部下。改为崇仁县知县,刚到,帮助规矩, 明确定期聚集,整顿纪律,开导官民,让他们知道进退。然后免去乡吏的供给,核査户籍的舞弊,没过几个月户籍造好,就将户名册速同田赋规定上交帅府,从此赋税劳役公平。早起,戴帽穿衣听理诉讼,判决如神,所以全都按期结案, 即使败诉的人也没有不心服的。真德秀题写他的堂匾叫作对越。将换任,治理跟刚来时一样。年末,让&姓休整,停止还债,免除租税,释放犯人,救济活人埋葬死者,崇扬孝道劝勉和睦, 仁爱百姓淳化风俗,全部奉行,公布告示,看到的人都感叹。调提辖文思院,干办诸军审计,添差通判抚州,因有人反对而作罢,授祠禄官。遭母丧,服丧期满,通判蕲州。
当时江右峒寇作乱,宜递八县,七县被烧毁,差遣为直迥知州,范应铃慷慨激昂地说: 现在难道是臣子临难推辞的时候吗?马上侍候着父亲一起动身。到任,首先把训练军队、备足粮草作为急事,然后裁掉冗官,覆核军队名册, 淘汰老弱,依次实行。范应铃深入了解财政情况,鄙夷靠专宝酒获利,瑭五县全都改成户。宜,水陆交汇,而且屯驻着大军,有六万户,有人劝说他榷酒,范应铃说:管理财政名正言顺, 我纵使做不到禁止百姓聚合酗酒,难道可以引诱他们而谋取那宝酒之利吗?永新禾山众强盗号召聚集,几天之内响应的有上千人。范应铃发现过路客人赵希邵有才能和谋略,传书让他代理县事,调拨州军,组成掎角互保之势,分路攻击他们的老窝,抓获他们,杀了其中带头的七人,一乡得以安定。赣叛兵朱先杀害主帅,范应铃道: 这不是小乱。暗中用重贪派间谍抓到了他。监司弹劾他轻举妄动,削一官。闲居在家六年,侍奉父亲读书学习,恬淡自得。起用为广西提点刑狱,极力推辞,过了一年方领命。到任之后,纠正了许多错案,人头税侵害百姓,坚持上奏加以免除。
召为金部郎官,进见,首先说:如今朝令夕改,想要改变长期上下玩忽怠慢的积习;以内部治理的败政,想要媒取一旦抵御外族的大功。 又道:公正之论不是从正人君子那里出来,而是掺杂了逢迎皇帝的小人;纲纪不是在朝廷制定确立,而是被玩弄权术的太监操纵。所说的都很正直,有见识的人认为说得对。升任尚左郎官,随即为逝塞提点刑狱,一再请求给予方便奉养父亲,改为直秘阁、江西提举常平,査核出隐瞒的三万户,很有威风。
遭父丧,服丧期满,升为军器监兼尚左郎官,皇帝召见,奏对说:国事中重要而且紧迫的,首先是立皇太子。陛下不是从自己的意愿决定,受身旁亲信的言语迷惑,受后宫嫔妃宫女影响勦摇,现在不立太子,奸臣趁着一天夜襄,― 张纸或许就从宫中传出,忠义之士毫无办法了。 皇帝被他的话触动。适值盐法屡次变更,商人的赢利,上被朝廷専责强取,下被都州截留抢夺; 九江、豫章控制了要害,贫穷百姓终年缺盐,商人和百姓都艰难。范应铃一再申诉四害, 希望采用以前的交粮换盐的办法。
授任直宝谟阁、邈直转运判官兼安抚司。峒獠蒋、何三族聚合一千多人,拘捕县令,杀害官吏,安!司提点刑狱司招抚捕捉,过了一年没有来,范应铃说:招降他们正好助长强盗气焰,可以迅速把他们抓捕。便调遣飞虎等军会合于边地一侧统一讨伐。范应铃亲自来到军中告诚将士,号令分明,士兵击鼓英勇前进,活捉苈时选父子和元凶五人杀掉,被迫跟从的让他们安于本业,不到一个月全师而还。授直焕章阁,上疏辞谢,不准许;擢升大理少卿,又推辞仍不准。检查官库,核对簿籍,处理公事完毕,就着手家中事务,都不遗漏。部下劝说他宽心省事, 回答说:生死,是命,一辈子所学所用,就在今天。帅臣别之杰来探病,范应铃端正帽子庄重地进屋,别之杰告退,超然逝世。
范应铃光明磊落,坚持正义不徇私阿附,辨明是非,见正义之事一定去做,不因利害得失动摇其决心。书信往来不巴结长官,推荐保举不顺从权势,任职行事,没人敢以不正当的理由反对。所到之处没有积压诉讼,没有积懕案件,纠举胥吏一点不宽容,但也不曾没收他们财物, 说:他们的财货是用不正当手段得来的,官府又跟着不正当地收进来,行吗?提拔品行髙尚的,纠察违法贪污者,摒兴树立好的风气,听到的人受到鼓舞。闲居在家时,人有不平,不去官府,却到范应铃家门;做壤事的人,往往互相警告说:不要让范公听见。讃书通晓大义,尤其喜爱《左氏春秋》,着有《西堂杂着》十卷,判案之辞称《对越集》四十九卷。徐鹿卿说:逭应铃学间像倪宽,判案像隽不疑,治理百姓像鎏遂,风度像范滂,管理财政像刘垒,但正大光明又超过他们。人们认为是名言。
范应铃
【约公元一二一八年前后在世】字旗叟,丰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十一年前后在世。厉志于学,尤喜左氏春秋。丞相周必大见其文,嘉赏之。开禧元年,(公元一二o五年)举进士,调永新尉。累迁金部郎官。入见,所言皆谠直,识者韪之。历直宝谟阁,湖南转运判官,兼安抚司。值峒獠倡乱,帅宪招捕,逾年未平;应铃未一月平之,擢大理少卿。应铃当官而行,无敢挠以非义。居家时,人有不善,相戒无使范公闻之。其为人敬惮如此。卒,谥清敏。应铃著有西堂杂著十卷,对越集四十九卷,均《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2-13
范应铃   
[约公元一二一八年前后在世]字旂叟,丰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十一年前后在世。厉志于学,尤喜左氏春秋。丞相周必大见其文,嘉赏之。开禧元年,(公元一二O五年)举进士,调永新尉。累迁金部郎官。入见,所言皆谠直,识者韪之。历直宝谟阁,湖南转运判官,兼安抚司。值峒獠倡乱,帅宪招捕,逾年未平;应铃未一月平之,擢大理少卿。应铃当官而行,无敢挠以非义。居家时,人有不善,相戒无使范公闻之。其为人敬惮如此。卒,谥清敏。应铃著有西堂杂著十卷,对越集四十九卷,均《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
谢谢采纳哦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