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这个名称来源于什么朝代?到底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最早是西周的时候,代表帝王的女儿。

一、“公主”这个称呼的由来。

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在古代的时候,帝王的女儿长大也需要结婚,那么身为大boss的女儿,结婚的主持人肯定不能马虎,随便拉一个人就行。往往都是国家的有爵位的公的人物来主持,慢慢就简称为公主,而随着时间流逝,大家就直接指代帝王的女儿为公主。


还有公主的名称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西周有很多诸侯国,从这点也不难理解为何帝王的女儿被称为公主。

二、朝代的更换,公主级别越来越多。

随着社会的发展,朝代的不断更换,公主这个称呼跟着改变。在汉朝的时候,公主不单单是帝王的女儿,还出现公主嫁人之后生下女儿,就变成郡公主、县公主、翁主等等之分。同样不同级别的称呼,代表公主身份的尊贵程度,还有帝王看到谁家女儿非常出色,也会下令奖赏公主称呼,简单说就变成帝王的干女儿。


到了唐朝的时候,他们喜欢在公主前面加称呼,比如太平公主、安乐公主......而这些称呼都是帝王加上去,代表得宠,要是帝王真的非常喜欢这个女儿,可能小公主才1岁就有封号,那是真真的千金。

等到清朝的时候,他们不把帝王的女儿叫公主,反而是叫格格。也许有小伙伴会想,公主这个称呼没有了吗?不是的,在清朝早期的时候,公主这个称呼是指帝王的女儿,而格格代表是大臣、王爷的女儿,同样是身份尊贵的象征,后来帝王的女儿就变成格格了。加之我们看电视剧看都是王爷的女儿,就以为大清帝王的女儿都是叫格格。


总而言之,公主这个称呼慢慢发展下去,变化多端,不变的都是指帝王的女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