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躬耕地学术界早有定论,为何总有人胡编乱造?

如题所述

 那年新《三国》热播,观众褒贬不一,鲜花与板砖并举。南阳、襄樊的网友和关注者们更是为影片中的一句台词, 脾气爆长,争得不可开交,从而把诸葛亮躬耕地之争推向了新的高潮。

 新《三国》第32集有这样一场戏:徐庶离开新野时,刘备执手相送,依依难舍。徐庶倍感主公厚待,策马复返,向刘备举荐诸葛亮:“襄阳城外三十里,有一片山野名叫隆中,住着一位当代奇才……此人姓诸葛,字孔明,因住卧龙岗上,又号卧龙先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是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的自述。过了一千多年,有人竟 一下子把卧龙先生隐居的南阳卧龙岗南迁100多公里,搬出河南,落户湖北襄阳。

据汉代史专家郑先兴教授考证,关于诸葛亮的躬耕地在历史上已经争论了1500多年,这躬耕地之争,据说已争了1500多年,“襄阳说”和“南阳说”各执己见,互不相让。到嘉靖年间,南阳卧龙岗上香火已是及其旺盛,这很让襄阳人眼热垂涎。于是就把官司打到了翰林院,后被明世宗皇帝钦定南阳卧龙岗为祭拜诸葛亮之所,那算是最早的公案。而清朝中叶(1846年后),南阳与襄阳躬耕地的争论才真正拉开帷幕。

  湖北人顾嘉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起在南阳任知府,前后二十多年,到六十多岁才携眷归故里。南阳老百姓爱戴他,他对南阳有很深的感情。但他毕竟是湖北人,对于躬耕地,要照顾到湖北老家的脸面,所以就写了幅“打哈哈”的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如果说最早之争是为名,后来更重要的是为利。如果没有利益的驱使为动力,何以能把这口水之战旷日持久地进行了上千年。特别是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现代,贴上名人标签就有了名人效应,便可财源滚滚,岂有不争之理!

 说躬耕地在南阳,南阳人自有理由。最理直气壮而又振振有词的根据就是前出师表那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南阳人认为:当年诸葛亮上奏给天子的文件中早已说的一清二楚,而且世人皆知,是不争的事实,你襄阳人还争个球!这不无聊吗?

 襄阳人反驳:《出师表》里是有“躬耕于南阳”之说。但昔南阳非今南阳。“躬耕于南阳”的“南阳”指的是襄阳,因为当时襄阳属南阳郡。现在的南阳当时不叫南阳,叫宛城。还说,古今地名差异很大,同名不一定同地。比如开封古时叫东京,你总不能和日本的东京拉在一起吧。何况当时宛城是曹操统治之下的地盘,刘备不要命了,敢往敌占区三顾茅庐?

襄阳人还考证了诸葛亮的社会关系, 说诸葛亮的大姐、二姐都嫁给了湖北人。诸葛亮的老婆也是沔南名士黄承彦的女儿。诸葛亮最崇拜的老师庞德公住在襄阳城南岘山,诸葛亮的好友徐庶、崔州平、孟公威等也住在襄阳城西的檀溪。说这都是诸葛亮在襄阳生活了十几年所建立的关系网, 从而佐证南阳就是襄阳。

南阳人搬出了《后汉书·郡国四》,其载:南阳郡,三十七城------。有宛、有新野----。南郡,十七城,襄阳、枝江----。南阳人还以襄人之茅攻襄人之盾:最早提出“隆中说”的襄人习凿齿在《襄阳记》中也说:“秦兼天下,自汉以南为南郡,汉以北为南阳郡”。你襄阳现今屹立在汉水南岸的隆中当时叫“阿头山”。从《三国志》以前的史料中根本查不到隆中这个地名,同样也找不到阿头山属南阳郡管的任何文字记载。 新《三国》中徐庶说襄阳城外三十里,有一片山野名叫隆中,简直成了一句极其“穿帮”的笑话。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7页“三国鼎立”部分内容中,表述为“诸葛亮在隆中隐居不出,人称‘卧龙先生’”“刘备三次到隆中拜会诸葛亮”、“史称这次谈话为‘隆中对’”,并在注释中表述为“隆中,在今襄樊西”,同时配以“古隆中”石牌坊照片。这些表述遭到南阳人抗议,说这是罔顾史实,无视存在千年至今的历史争论,既不利于正常的史学探求,更违背了独立、公正、开放、包容的学术精神。如若放任自流,势必谬种流传,误人深矣!


参考文献:马景新,千年之争躬耕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8
因为他们想利用名人效应打造当地的旅游文化,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所以会牵强附会地胡编乱造。
第2个回答  2020-09-16
这些表述遭到南阳人抗议,说这是罔顾史实,无视存在千年至今的历史争论,既不利于正常的史学探求,更违背了独立、公正、开放、包容的学术精神。如若放任自流,势必谬种流传,误人深矣
第3个回答  2020-09-21
因为很多人都是为了吸引流量,想通过胡编乱造来赚钱,所以我们要警惕这些人。
相似回答